科学技术哲学

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考生



致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考生

 

20256月更新)

 

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010108)专业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每年的招生计划与报考条件等以本校研究生院发布的招生简章和招生目录为准。

 

一、专业简介

科学技术哲学是哲学二级学科,是对科学技术进行综合研究的文理交叉学科,目前形成了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和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两大研究分支。其中,科学技术的哲学研究包括科学哲学、技术哲学、数学哲学、自然哲学等分支学科,科学技术的社会研究包括科技伦理科学文化、科学传播、科学与公共政策等分支领域。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研究生,将来可以进一步深造,从事相关专业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也可以在政府部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工商企业、新闻出版单位从事与科技伦理、科学文化、科技传播、科技政策、科技管理关的实际工作。

北京大学哲学系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科学的社会研究两个研究方向。

 

二、基本要求

科学技术哲学作为文理交叉学科,要求本专业的研究生具有文理综合背景。有志于在本专业攻读硕士学位的学生,如果是理(工农医)科本科生,则要求有一定的人文(文史哲)或社会科学(政经法)的基础和修养;如果是文科本科生,则要求一定的理科知识储备。所有的学生,都要求对科学人文类著作有或多或少的涉猎,对科学的人文意义有或多或少的体会。上述基本要求将在面试时考察

 

三、推荐免试

本专业接受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

凡符合北京大学规定的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条件的理(工农医)科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理科生),以及哲学、历史、文学、新闻传播、管理等专业的文科应届毕业生(以下简称文科生),均可申请本专业推荐免试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的申请和考核时间通常为每年9月。相关信息请关注哲学系发布的通知。

 

四、入学考试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科目2026年开始调整为:政治、外语(为英语、法语、德语、日语、俄语中的任何一种,通常为英语)数学(三)、科学史科学哲学。

由于各高校均未设置科学技术哲学、科学技术史等跨学科本科专业,所以我们自2015年起指定科学史参考书目为:麦克莱伦等著,《世界科学技术通史》(原名《世界史上的科学技术》),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科学哲学参考书目为:A. F. 查尔默斯著,鲁旭东译,《科学究竟是什么?》(除去第12-14章的内容),商务印书馆

无论是理科类学生,还是文科类学生,在参加入学考试之前均有必要精读上述书目。以上书目仅作为参考,考试命题的内容范围不限于参考书目,对相关专业著作更广泛的阅读将有利于获得优异的成绩。

 

五、研究方向与导师选择

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细分研究方向众多。现任研究生导师的主要研究领域有:物理学哲学、生物学哲学、人工智能哲学、人工智能与赛博空间伦理、生命伦理、科学思想史、科学社会史、科学与宗教、博物学文化、科学文化、公众理解科学、公众参与科学决策、科学与公共政策、创新管理与科技政策等。新生在经过一学期的必修课学习和与导师深入交流之后,于第一学期末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并通过双向选择确定导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