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张翼星教授讣告



北京大学哲学系张翼星教授因病于2024年10月28日晚上23点17分在北医三院逝世,享年91岁。

张翼星,男,汉族,中共党员,1933年8月22日出生于湖南省平江县南乡甲山。1950年在长沙市解放中学就读期间加入新民主主义青年团。1951年3月高中肄业后参加革命工作,担任湖南省长沙市人民政府人事局教育科代理科长,并于1953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4年9月考入北大哲学系,1960年7月毕业留校任教。1960年9月至1979年5月任助教,1979年6月任讲师,1985年10月任副教授,1992年8月晋升为教授,1999年8月退休。

张翼星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辩证法思想和国外马克思主义等方面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北京大学学报》《现代哲学》《学术月刊》《理论月刊》《国外社会科学》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张翼星教授的专著、译著主要有《为卢卡奇申辩》《列宁哲学思想的历史命运》《理论视角的重大转移》《黑格尔—种新解说》《列宁—关于列宁思想统一性的研究》《辩证法内部对话》等,与赵修义等合编《守道1957:1957年中国哲学史座谈会实录与反思》,与王东教授、孙承叔教授合著的《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哲学问题探索—改革之路的哲学沉思》曾获北京大学文科科研成果一等奖、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与黄枬森先生在哲学系资料编译室共同研究列宁《哲学笔记》,参与写作长达50万字的《〈哲学笔记〉注释),后于1981年公开出版,这项成果填补了国内外《哲学笔记》研究的空白,张翼星教授对此做出重要贡献。此外,他曾参与编写《马克思主义哲学史》《马克思主义原理》,并主持哲学社会科学“七五”规划国家重点科研项目“列宁与当代哲学问题”、国家教委“八五”规划科研项目“‘西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观”。

在学术研究之余,张翼星教授积极投身北京大学创建世界一流大学的改革实践和理论探索之中。1994年文科综合试验班成立后,他自愿连续担任五届班主任、教研组副组长,主编《育才之路新足迹:北京大学首届文科综合试验班》,为北大人文基础学科的人才培养和通识教育建设付出了大量心血,并荣获北京大学教学优秀奖和北京大学优秀班主任奖;1999年退休后,他参加了北大老教授教学调研组,并长期担任组长。在此期间,他深入教学一线,通过听课等形式对全校本科生的教学进行调研,发现问题、提出建议,并出版《大学之所以为大——高等教育纵横谈》一书,从更深层次上论述大学教育的本质特点、探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

张翼星教授理想信念坚定、教学技术精湛、学术成果丰硕。他的逝世,不仅是北京大学的重大损失,也是中国哲学界的重大损失,他的崇高品格和卓越贡献,将永远铭刻在我们心中!

张翼星教授千古!

 

为沉痛悼念张翼星教授,兹定于2024年11月1日上午9∶30在昌平殡仪馆久念告别室举行遗体告别仪式。请参加告别仪式的师友于11月1日上午8∶00从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大石头处乘车前往,或自行前往。

欲发挽联、唁电、纪念文章的单位或个人请与北京大学哲学系办公室联系。

电话: 010-62751670(李老师);010-62753727(贾老师)

邮箱: fengl.liu@pku.edu.cn ; (刘老师)

           lishh@pku.edu.cn   (李老师)

 

 

                                                                                         北京大学哲学系

                                                                                         2024年10月29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