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会议回顾 | 阿拉伯哲学青年工作坊:多元文明视域下的伊本·西那(阿维森纳)

2024年5月25日-26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基督教与宗教学原理教研室主办的阿拉伯哲学青年工作坊顺利召开了以“多元文明视域下的伊本·西那(阿维森纳)”为主题的学术会议。会议于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院举行,来自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十位青年学者围绕会议主题深入开展了学术交流。

开幕式由会议召集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蔡震宇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李四龙教授、吴天岳教授、沙宗平副教授致开幕辞。李四龙教授分别从伊本·西那的哲学、医学贡献和多元文明交流互鉴的视角出发,点明了会议的重要意义。吴天岳教授对青年工作坊的交流形式做出了高度认可,并从中世纪哲学的角度肯定了伊本·西那的突出地位。沙宗平副教授谈到了阿拉伯哲学传播到中国后的交流成果,指出了伊本·西那研究中古希腊哲学和宗教经典的两条解读路径。沙教授还对各位青年学者表达了殷切期待,希望阿拉伯哲学研究能够在区域国别研究、一带一路研究的支持下取得更多进展,同时将中国伊斯兰文化的宝贵思想发扬出去。开幕致辞结束后,与会成员进行合影留念。

本次会议共分为三场。第一场由贵州大学哲学学院讲师陈刚主持,南京大学哲学系准聘副教授刘鑫华中科技大学哲学学院讲师归伶昌做主题报告。

刘鑫老师报告题为On Proofs for the Existence of God: Aristotle, Avicenna, and Tomas Aquinas,她将亚里士多德、阿维森纳与托马斯·阿奎那的上帝存在证明进行了比较分析,并提出一种新解释,认为阿奎那的五路证明更像亚里士多德的宇宙论证明而非阿维森纳的形而上学证明。通过这种比较分析,刘鑫老师认为哲学家和神学家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证明上帝的存在不仅是因为他们遵循不同的认识论原则,更根本的是他们构建了不同的形而上学框架,在不同的框架下上帝作为最高存在得到了不同的阐明。这一研究的重要意义在于,上帝存在主题连接了哲学和神学,也清地反映了希腊哲学、阿拉伯亚里士多德主义和拉丁经院哲学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

归伶昌老师以《<论原因>中本质和存在的创造及阿维森纳和阿奎那的接受》为题进行报告。报告首先以阿奎那对“存在”与“本质”的经典区分为探究轴心,指出《论原因》不仅引入了“创世”概念,而且其中包含了“存在”与“存在形式(本质)”的区分。归伶昌老师通过回顾阿维森纳和阿奎那对这一区分的不同解读,勾勒出中世纪阿拉伯和拉丁世界的两种不同的接受倾向:要么接受个体的存在和本质都是至高的“一”通过第一灵智赐予的,要么采取进一步的一神论转变,即宣称“唯一者”直接赐予创世的存在。该研究旨在说明《论原因》书与中世纪,特别是与阿维森纳和阿奎那哲学的密切关联,同时展示了中世纪哲学文明过渡、融合与交流的特质。

会议第二场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青年副研究员贺腾主持,山东大学人文社科青岛研究院哲学所、犹太教与跨宗教研究中心教授董修元柏林洪堡大学助理研究员马睿智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教蔡震宇分别做主题报告。

董修元老师报告题为《迈蒙尼德是一个阿维森纳主义者吗?》。该报告从两方面探讨了这一问题。一方面追踪迈蒙尼德著作中的阿维森纳影响印记:在神之存在论证中迈蒙尼德使用了阿维森纳基于必然存在者与可能存在者区分的形而上学论证,在先知论-理智完善论中他引入理智直观的概念,在通往人类理智最终完善的精神训练步骤上也与阿维森纳的相关论述契合。另一方面考察迈蒙尼德对前辈阿拉伯亚里士多德主义哲学家的评价,这方面的关键文本《致伊本·提本书信》存在异文,反映出迈蒙尼德及其影响下的犹太亚里士多德主义者对阿维森纳哲学遗产的微妙态度和对阿维罗伊所代表的西部学派的认同。

马睿智老师以光明经文的哲学解释:从阿维森纳到法赫伦丁·拉齐为题,聚焦于“真主是诸天与大地的光明”(Qurʾān, 24:35)一句所可能蕴含的真主与光之间的同一性关系,依托阿维森纳的《指示与诠明》、伪阿维森纳的《光明经文注释》、安萨里的《光龛》、法赫伦丁·拉齐的《古兰经巨注》以及毛拉·萨德拉的《光明经文注释》中的节选文本,着重呈现穆斯林哲学家们对“光明经文”在解释进路与问题意识等方面相比于经注传统的独特性。如阿维森纳在逍遥学派的立场上强调光作为透明体的现实性,其物质性、物体性和偶然性也意味着不可把超越性的真主等同于光本身。该研究借助“光明经文”这一案例展示了哲学与宗教经典在中世纪伊斯兰传统的深度融合。

蔡震宇老师以毛拉·萨德拉存在的分析——指向一种伊本·西存在论的诠释为题,首先介绍了当代分析哲学中在保留量词的基础上重新引入作为一阶性质的存在的新迈农主义,并梳理了伊本·西学界对其存在-本质关系理论的一种近似迈农主义解读的路径随后,蔡震宇老师以一类无限倒退论证和加强版本的先后性论证来指出其严重的理论困难,并通过考察“存在”在语义、逻辑和形上学三种语境中的呈现考察若干关键文本,解释了近似迈农主义解读产生的原因。与性质存在论相对,蔡震宇老师主张阿维森纳-萨德拉路径在弗雷格-罗素和迈农主义之外呈现了一种实在存在论的路径:存在不是实在中的什么,存在即是实在本身。

会议第三场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博士后尹智鹤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张天一、南开大学哲学院讲师王伟分别做主题报告。

张天一老师以《伊本·西那和苏赫拉瓦尔迪论飞人实验》为题,首先概述伊本·西那“飞人实验”的构造与发展,并引出了该实验背后的关键认识论现象“原初自我意识”,它事实上参与并构建了“我”,亦是“我”的一切知行活动的基础。照明学派创始人苏赫拉瓦尔迪借助“纯净自我”式的苏菲神秘主义经验以存在论的方式对“飞人实验”进行了再解读。通过“存在的系统歧义性”或言“存在的强弱完缺等级性”来区分自我意识与存在,并意图利用“飞人实验”来摒弃伊本·西那框架下的“本质与存在区分”。张天一老师最后主张苏赫拉瓦尔迪才更有可能是阿拉伯存在主义形上学的创建者。

王伟老师以伊本·西的“东方哲学”及其在后期阿拉伯哲学中的不同解读为题,首先介绍了伊本·西自己如何讨论所谓的“东方哲学”、“东方问题”或“东方原理”,并梳理了现代学者如何解读“东方哲学”这一概念。王伟老师随后比较几位后伊本·西哲学家对“东方哲学”的不同理解:从伊本·图斐利的哲学寓言《哈义·本·叶格赞》到法赫伦丁·拉齐的经院哲学,再到从赫尔墨斯出发向西、向东两脉传统并汇聚至苏赫拉瓦尔迪的照明学派等都体现出对伊本·西形上学的批判吸收,使得后期阿拉伯哲学呈现为在伊本·西和安萨里双重影响下交织出的一种多元“东方化”。

最后,各位青年学者表达了参与此次工作坊感想与体会在国内已多年未举办有关阿拉伯哲学相关会议的背景下,此次会议的成功召开令人无限感慨。会议议程虽聚焦于伊本·西但并不限于阿拉伯-伊斯兰,拉丁、犹太传统也得到了同样的尊重,这是在杰出哲人的思想遗产中感悟“文明互鉴”的生动实践。此外,不同的哲学研究路径彼此交流、碰撞,更有古代医学与哲学的可能链接。各位学者表达了将工作坊这一形式固定、延续下来的希望,并祝愿大家不仅作为学术共同体,更作为友爱共同体而茁壮成长。

 

撰稿:成佳雯、孔祥诚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