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期“‘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会议综述
2023年5月21日,北京大学哲学系与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于北大燕南园三松堂举办了第二期“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本次工作坊的主题为“名与秩序”。
会议伊始,在北大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郑开教授的介绍与引导下,与会学者一起参观了“三松堂”冯友兰故居。参观结束后,北大哲学系人文讲席教授陈鼓应先生致辞。之后,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戴卡琳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梁剑教授、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苟东锋副教授分别进行了报告。中山大学(珠海)邓联合教授、北京大学程乐松教授、武汉大学廖璨璨副教授也参与了工作坊的讨论。
与会学者参观冯友兰故居
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的戴卡琳教授
会议的首场报告为比利时鲁汶大学汉学系的戴卡琳教授带来的“解冻‘正名’的现代观念:从康有为到胡适”。“解冻”源于汉娜·阿伦特的思考方式,代表的是将旧有概念在思考中重新融化、解构,以此寻求新的视角和理解。康有为与胡适“正名”话语“冻结”的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康有为开始建构较为系统的“正名”理论,但尚未将“正名”放在中西比较的视野中。胡适则在中西比较中强调“正名”对中国历史中曾发挥过的巨大影响。戴卡琳教授提出通过解冻正名的观念,我们可以从新的角度探索正名的含义和影响。
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王博教授分享了北大哲学系师生整理燕南园五十七号院的经历。冯友兰故居不仅保存了冯友兰以及北大众多前辈的痕迹,而且保存了关于冯友兰先生的珍贵资料,是深入了解冯友兰生平和学术成果的重要场所。王博教授阐述了“名”的两幅面孔,分别是明与暗,主与宾,有名与无名。“明”是明白、阐明,明确某个事物在群或者关系中间的位置以及角色。“暗”指名会形成对于物本身的遮蔽。以名为“主”,是指名可以组织万物,赋予事物条理。而以名为“宾”,则是让事物本身成为主角,认识到名与物之间存在差距。最后,有名和无名代表的是两种秩序精神,前者基于物的普遍性和统一性,后者基于物的差异性和多样性。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刘梁剑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刘梁剑教授以汉语言哲学为进路,解读了小词“或”的意蕴。他提出,“或”在作为存在量词和析取联结词时有两种不同的用法。基于对“或”作为存在用法的分析,揭示了渡鸦悖论错误地等同了两个不同的命题。基于对“或”的析取用法的分析,刘教授对戴维森的基于逻辑确立的意志软弱的三要素提出了新的修正,纳入时间因素,重构为知“或”、去“惑”、起“行”三环节。刘教授指出不仅要注重概念词的考察,还要出“实”入“虚”,尤其关注小词(particles)如何在逻辑上发挥重要作用。
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郑开教授在其主题报告《依乎“形”还是由于“象”——早期中国哲学赋名原则和思考方式的一个方面》中,深入探讨了依据“形”和“象”两种命名原则。他强调,尽管“形”的命名法则简明且准确,然而“象”的命名方式则复杂且富含深意。借助《周易》的解析,郑教授阐述了“象”的命名方式如何引发追寻言外之意。同时,他通过诗经中的“兴”概念,解释了诗人如何从外物(景)引发的意象(情)中,将外在的象升华为内在的精神意象,催生出复杂深邃的审美体验。最后郑开教授讨论了名家与道家的命名原则。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曹峰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的曹峰教授在其主题报告《通过训诂谈“名学”:魏际昌的“名学”研究》中指出,魏际昌的研究在二十世纪的名学研究中独树一帜。魏际昌通过音形义的训诂来阐述名学,这一方法提供了全新视角来理解名学。魏际昌认为孔子重视“正字书”的训诂学,强调语言文字的精确性,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孔子名学中的政治和伦理意义被持续深化,而他的训诂基础工作却被忽视。与二十世纪的学风完全相反,魏际昌并没有过度关注公孙龙子、惠施等名家。在魏际昌这里,“名学”等同于“小学”,就是通过训诂来解释定义语言文字,并为促进各自学说的宣扬而发挥表述功能的学问。最后,曹峰教授对魏际昌名学研究的不足之处进行了评述。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苟东锋副教授
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的苟东锋副教授对“名”的感觉基础与“德里达问题”进行了讨论。他讨论了关于汉语的语言基础是视觉还是听觉的争论,评述了葛立珍的视听平衡与贡华南的味觉平衡理论的价值与缺陷。苟东锋副教授提出了上古语言文化对待“语音特权”的不同方式,分别是在视觉立场直接以形名对抗“语音特权”的形名一系;以“文”回应“语音特权”,将触觉主义与视听平衡相融合的儒家一系;超越“文”,批判“语音特权”的道家一系。最后苟教授分析了不同时代中国哲学的“底本”,且以“新名学”为新时代中国哲学的底本。
会议最后,戴卡琳教授在闭幕式上分享了她在研究中国哲学中的两大收获。首先,她认为在讨论概念时有讨论价值和讨论内容两种方式。西方学者倾向于探讨价值,而中国学者更关注内容的深入研究。其次,她强调了在学术讨论中保持友谊的重要性,即使在辩论过程中发生误解,也要保持交流。
本次会议深化了参与者对“名与秩序”的研究与交流,展示了多样化的研究视角和方法,为中国哲学的深度研究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与会师生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