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届汉语哲学论坛:语言秩序与思想秩序”会议综述
2023年1月7—8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浙江大学哲学学院、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承办的“第六届汉语哲学论坛”在福建省泉州市成功召开。
与会者全体合影
论坛开幕式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常旭旻副教授主持。华侨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丽霞教授致辞。王校长介绍了华侨大学坚持“会通中外,并育德才”理念,代表学校向各位主办方对华侨大学及其哲学社会科学发展的长期支持与帮助表示感谢。王校长强调,正如党的二十大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自立,要立足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要发扬中华文明的包容开放精神。汉语哲学论坛已成功举办了五届,议题逐渐丰富,学者不断增加,社会影响力也持续上升。汉语哲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打开了新视野,提出了新问题,对于持续扩大中华文明传播力和影响力有着重要意义。
论坛召集人、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韩水法教授在开幕式上对华侨大学及与会专家表示了感谢,并从三个点对汉语哲学论坛进行了回顾与展望。第一点是本届汉语哲学论坛的举办。本届汉语哲学论坛原定于2022年3月,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成立时举行,由于疫情原因两度推迟。本届论坛在疫情刚进入常态化时能够举办现场会议,可能是疫情以来人文学科的第一个全国性的现场会议,殊为不易,在此感谢华侨大学的支持和贡献。第二点是论坛报告议题的变化。汉语哲学作为一个专业的研究领域,其发展方向应当是趋向具体的论题。相比往届,本届论坛的报告主题已经进展到了从形而上学、认知、逻辑学和语言学等视角出发对汉语哲学问题的更深入、更具体的研究。第三点是汉语哲学研究者范围的扩大。当前汉语哲学的研究者不仅包括北京大学汉语哲学研究中心的同仁,还吸引了包括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台湾大学以及柏林洪堡大学等海内外顶尖高校大批认真做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的加入。
下一届汉语哲学论坛承办方,浙江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俊教授向本次会议承办方表达了衷心谢意,感谢承办方将第六届汉语哲学论坛办成一个引领今年繁忙的学术活动和学术热点的第一场活动。王教授指出,汉语哲学论坛作为一个非常具体的、有生命力的活动,其本身已经成为了哲学界有传统的公共事件。这是一种以问题为指向的、自身带有不同使命感的一种哲学公共讨论,也是一个论坛本身的意义。最后,王教授感谢了北京大学以及其他同仁的支持与关注,宣布下一届汉语哲学论坛计划于2023年7月在浙江台州举办,并向与会者发出了邀请。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白彤东教授在致辞中对此次线下会议的成功举办表示了祝贺,并表示非常高兴参加汉语哲学论坛,了解汉语哲学研究。白教授强调,汉语哲学作为一门契合时代发展精神的新学科具有极其开阔的视野和前景,相信在学界广大同仁的支持和参与下在现有基础上一定会获得取得更多优秀的思想成果。
王丽霞
韩水法
王俊
白彤东
常旭旻
第一场学术报告由台湾大学哲学系苑举正教授主持。北京师范大学哲学思维与发展战略研究中心韩震教授以《从思想文化术语看中国语言文化的发展传承》为题探讨了语言变化对人类文明文化的反映和传承。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韩林合教授在《康德论意义与意指——弗雷格意义与意指之区分的来源》的报告中阐述了弗雷格对“Bedeutung”和“Sinn”的区分引发的意义问题争论,并讨论了康德的相关区分与弗雷格的区分的联系和区别。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的《翻译——奇怪的再现》当中以具体的翻译材料为案例,论述了语言意义在跨语际传播会出现翻译不确定性情况的原因。
苑举正
韩震
韩林合
单继刚
第二场学术报告由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常旭旻副教授主持。台湾大学哲学系苑举正教授在题为《翻译卢梭:呈现现代哲学最关键的重点》的报告中通过卢梭的汉译术语体现出的差异指出,汉语哲学的价值不在汉语而在哲学。厦门大学哲学系朱菁教授以《从常识与哲学的关系看汉语哲学》为题,着重梳理了常识与哲学的关系,并通过展示对中国分析哲学学者的社会调查表明了中西方分析哲学学者在哲学立场和方法上存在着较大差异。浙江大学哲学院王俊教授在题为《中国的外国哲学研究与汉语哲学建构》的报告中,由文化多元和全球化的视角出发,认为并不存在某种哲学或者文化的中心论,西方哲学自身宣称的普遍性并非真正的普遍性,而当下的哲学研究,还是应当以“做哲学”为旨归。
朱菁
第三场学术报告为海外学者专场,由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白彤东教授主持。日本青山学院大学陈继东教授在题为《外来概念的哲学是否中国固有:近代中国知识人的困惑》的发言中指出,中国传统思想在享受与哲学相等的普遍性的同时,又不得不忍受“哲学”概念的宰割剖析,正是这种境遇构成了近代中国知识人由“哲学”到“中国哲学”的困惑。北京大学哲学系项舒晨老师做了题为”QING, WEN, AND DAO: THE NON-REPRESENTATIONALIST CHINESE THEORY OF LITERATURE”的报告;报告通过对“情”、“文”和“道”三个重要的中国古代思想概念的分析讨论了非表现主义的中国文学理论在当今汉语哲学中的处境。柏林洪堡大学Michael Beany教授和Xiaolan Liang博士做了题为”Logic, ‘logic’, ‘luójí’, and 邏輯: Zhang Shizhao and the translation of ‘logic’ into Chinese”的报告;报告指出章士钊的著名文章《论翻译中的名称含义》在建立现在标准的“logic ”中文翻译方面的关键作用,讨论了其历史背景,并分析和评估了他为提供音译而非意译所提出的论点。
海外学者连线屏幕
第四场学术报告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科林副教授主持。厦门大学哲学系的张会永教授在题为《道德语言的规范性》的报告中指出,康德所主张的先天认知不仅不与道德常识相冲突,还给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提供了更加哲学的说明和辩护。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詹文杰研究员以《语言决定论的贫困——关于汉语哲学的几点思考》为题探讨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认为两者未必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因果关系,而是只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厦门大学哲学系特任副研究员陈永宝做了题为《汉语哲学知识的普遍性何以可能?》的报告,以朱熹与笛卡尔为案例,探讨了如何将中国哲学知识论放置在汉语哲学语境下进行研究。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方博在《德语作为哲学语言》的报告中指出,十八、十九世纪德国的现实秩序与思想秩序的脱节,使得某些德语概念无法精确地表达哲学家试图在思想中建构的法与国家的秩序,不应夸大某些德语概念在哲学表达中的歧义性的思想意义。
李科林
张会永
詹文杰
陈永宝
方博
第五场学术报告由厦门大学哲学系系主任朱菁教授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白彤东教授做了题为”Between and Beyond Consequentialism and Deontology: Reflections on Menscius’s Moral Philosophy”的报告,指出了孟子义利之辨的重要性,并认为真正复杂的结果论解读和非康德式的义务论解读都是更有理由的。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科林副教授在《〈林泉高致〉的“三远”》中探讨了书中提出的“三远”之说,并认为这在当今关于士人绘画的讨论与认识中仍然表现出理论的重塑力和思想的启发性。中山大学哲学系(珠海)秦际明副教授以《现代中国哲学的文化使命与汉语哲学文化机制》为题讨论了哲学能否承担现代中国社会文化塑造之责任,认为哲学反映文化的底层逻辑,不过并不塑造现实的文化内容,汉语哲学如何协调其哲学观念与社会文化需要之间的关系,是我们所应期待的。厦门大学哲学系刘平华博士在《老子的元认知思想:以“道”为中心》的报告中阐述了老子的元认知思想,认为这是以“道”为中心的是“关于直觉认知的认知”,而不是“关于理性认知的认知”。
秦际明
刘平华
第六场学术报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詹文杰研究员主持。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徐波副教授在题为《汉语哲学的另一维度:从熊十力的“实体”到牟宗三的“超越”》的报告中,针对学界对牟宗三误读的批评,通过区分牟宗三使用“超越”的五种不同意涵,阐述了对于“超越”概念的引申和误读的界限。并指出,从汉语哲学的视域看,牟宗三的“超越”概念吸收了佛学天台宗“即生死而涅槃”,从“既超越又内在” 到“即超越而内在”,体现了用汉语讲哲学的亲切性和美感。北京大学哲学系程乐松教授在题为《言语的虚置:“名”与先秦思想的秩序预设》的报告中指出,如果“名“可以被视为理想的秩序性预设与实际经验中的动态秩序的桥梁,那么正名的辨说就是被虚置在两种秩序之间的言语,在正说与巧辞之间凸显了人的理解和行为对于“名”的决定性作用,也以动态的方式实现了“名”兼顾理想秩序与动态秩序的功能。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以《上古汉语神灵系统》为题的报告通过追溯上古汉语神灵系统探讨了汉语-思想秩序的形成及其形而上学的意义。他在这个基础上,阐述了余英时等人为什么会对上古汉语的天人关系产生了若干重要的误解,比如,错误地解释了“绝地天通”的环境条件、事件和作用。
徐波
程乐松
在各场主题报告过程中,与会学者围绕语言与思想的关系、西方哲学术语汉译、汉语与哲学表达方式的多元性、西方哲学是否具有普遍性以及汉语哲学在论题和方法上的开放性等焦点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并提出西方哲学自身的普遍性诉求并不能涵盖不同语言、不同文化的思考多元性以及哲学自身普遍性的达成,汉语与西方语言的差异,并未限制汉语对哲学思考与表达的丰富性与开放性,汉语哲学依托汉语思考、表达,对于摆脱西方哲学中心论、真正具有文化开放性和思想包容性的未来哲学发展大有可为。
会议现场
闭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所长单继刚研究员主持。韩震教授在致辞中表示,相比此前的汉语哲学论坛,本次论坛的议题更具体,更具思想启发性,讨论之热烈也表明本次论坛报告的集中和深入。单继刚研究员表示本次论坛报告议题之丰富,不但展现了汉语哲学话题的多元,也在哲学学科内部实现了外哲、中哲乃至马哲以及美学等更多二级学科的交叉与跨界。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程乐松教授对本次论坛的成功召开表示了祝贺,认为汉语哲学不只是论域有所扩展,也已经成为一种哲学思考与表达方式的更新。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副院长常旭旻副教授对诸多与会学者、论坛各主办方在新冠疫情管理转换之际,积极参与本次线下论坛,给予华侨大学中华文化传播工作的大力支持表示了感谢,表示华侨大学哲学学科今后还将努力参与并支持汉语哲学事业的持续发展。最后,论坛召集人、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展望了汉语哲学论坛未来的研究方向,并对论坛的各方参与者再次表达了感谢。
(撰稿 隋婷婷 方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