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系庆·综述】“宗教学名家”系列讲座——卢国龙:重玄学的思想启示



穿条纹衣服的人在微笑

描述已自动生成

主讲人: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卢国龙研究员

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程乐松教授

 2022年11月18日周五晚7点,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宗教学名家」系列讲座再次开坛。本次讲座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卢国龙研究员主讲,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程乐松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卢国龙研究员对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的邀约表示感谢,祝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迎来建系110周年。在本次讲座中,藉由钩沉重玄学发展的历史脉络和思想主题,卢国龙研究员指陈了不同时期的重玄学学者在学术建构上的方向与现实历史社会秩序的互动,说明了历代的重玄学学者如何在对「道」的探索与界说当中,规避独断论的思想陷阱。

 源自《道德经》的首章,「道」作为道家哲学与道教思想的核心,彰显了先哲们对「合理性」的思考。然而,一方面,「道」的意涵使其须涵盖万事万物之理,另一方面,这种变化万千之理却又无穷无尽——这两者间的张力使得人们对「道」尝试性的界说很容易落入独断论的窠臼,然而,对「道」的理解又事关中华文明的目标与方向。在道教哲学的谱系和中国哲学的发展线索中,对于规避对「道」的独断,重玄学学者对「道」的言说,在方法论的意义上提供了很强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在勾勒重玄学中「道」的观念史之前,卢国龙研究员论说了自己对道教史本身的理解:他指出,所谓道教史的开展,乃是「道」史和「教」史二者的结合,亦即逻辑与历史的结合:前者反映了不同时代的学者对「道」的认知,后者则在历史事件和人物网络中提供了更为丰厚的政治、社会层面的背景——因此,想要较为全面地认识道教史,需同时诉诸这两个维度。实际上,重玄学发展的历史背景,确乎构成了重玄学学者对「道」的言说之规避独断论的一个重要动因。

 卢国龙研究员指出,两汉时期学者们对「道」的理解语出典谟训诰,事关彝伦攸叙,表现了他们对「王政」与社会伦理的结构的追索。而伴随着两汉经学的模式化,这一言说方式渐趋僵化,复之以汉魏时期政治格局的动荡,对于如何以文化的方式整合社会的现实秩序,学者们展开了新的尝试。以何晏、王弼为代表的正始士人首唱「贵无」之说,此后郭象、裴頠复作「崇有」之论,但八王之乱以后的政治格局则使学者们看到,历史的出路既不存在于有无之际,亦不落于自然与名教之间。然则,随着佛教在中土的流布,般若学「缘起性空」的思想为学者们对「道」的探寻提供了方法论意义上的刺激,也为之打开了新的理论空间:有无二者的相互依存使得任何一方都不能成为另外一方的前提,而「非有非无」的遮诠模式则为学者们对「道」的诠说提供了新的道路——由于并不正面指陈何者为「道」,这种表述方式无疑为「道」的意涵保留了更多的可能性。自南北朝以降,学者们也沿着这条道路,在这一时期杂而多端的道教思潮当中,尝试建构和整合道教自身的思想文化,并将诸多的宗派纳入到了一个更为开放、宏阔的体系当中。实际上,从陆修静的「三洞」直至北周时的《无上秘要》中,我们都可以看到这种充满开放性的整合模式;卢国龙研究员特别地主张,这种整合模式也与重玄论「道」的开放思路相合。

卢国龙研究员

 接下来,卢国龙研究员则高屋建瓴地介绍了唐初乃至唐五代时期重玄学的发展脉络:武德、贞观之际,「道体论」的问题是重玄学的关切所在——在「非有非无」的「道」的天网之下,万事万物在其中都有发挥作用的空间;然而,倘若将「道」执为「非有非无」,本是遮诠的「非有非无」反倒成为了一种限制,因此,对「道」的理解亦需从这种执着中摆脱。

 而在高宗、武后的时期,「道性论」则逐渐取代了「道体论」,成为了学者们的关切所在。倘若说「道体论」的核心在于对本体论话题的思辨,「道性论」则将这种本体论的关切延伸到了「道」与社会文明的关系当中——学者们意在寻求这二者间更高层次的统一性,而为社会文明的建构、世人的安身立命提供鹄的与仪则;否则,孤悬的本体则全然只是自然的客观性,而对人类社会构成一种他力。

 在玄宗时代,道家的形而上之道何以与儒家的礼乐制度相结合,则成为了主政者最为关切的话题;从玄宗的诏书和策问题目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他念念于「道」能否与社会制度相结合,构成对社会文明的规范。出于这种现实政治层面的考量,玄宗的《道德经注疏》则完全摆脱了以有无论「道」的思路,而目之为「妙本」,以其可以作为一切合理性的终极根源。然而,纵使玄宗对「道」本身的理解仍然保持着开放,但他皇帝的身份无疑使他的解释在当时成为了绝对的权威,因而终结了学者们在这一领域上展开新探讨的可能性;此后,安史之乱带来的社会动荡更使得学者们不再有思考这一问题的从容。

 时至中晚唐五代,学者们一方面开始以短小的经论总结东晋以来重玄思想的展开,对其加以概括和提炼;另一方面,他们的关切也逐渐从对「道性」的思考转移到了自身的修行体会当中,即如何在修行中体贴与受用「道」。这种「道体」「道性」与生命体验的再连接也使得重玄学和唐五代的内丹之道有了紧密的结合。

 针对重玄发展的思想脉络中「道」意涵的演变,卢国龙研究员指出,虽然「道」是源自老学的范畴,庄子的哲学则为之提供了最根本的问题关切,即自我与万物的必然性间的联系。倘若修持以得到为鹄的,那么在体贴道体的过程中,人能否具有发展自我的空间,抑或只能随同于天网恢恢的规定?在这种问题视阈下,以非有非无的思路释庄论道,无疑为万物提供了更大的自由空间。

 此后,来自华中师范大学的王闯副教授对卢老师的讲座予以的高度的评价,并就重玄学本身的思想发展在社会历史线索中的机缘与卢老师展开了探讨。

程乐松教授

 最后,主持人程乐松教授发表了他对这场讲座的见解。程教授指出,在《中国重玄学》《道教哲学》和《宋儒微言》等一系列作品中,卢老师建立了道教的观念基础、思考方式与其实践形态的连接,又将道教的这些观念和思想纳入到了中国哲学史的线索中加以考虑,并提供了丰富而深刻的见地。在本场讲座中,卢老师以「道」的内涵与外延的冲突与对应为纲,以草蛇灰线的线索,勾勒出两汉至于北宋前期「道」的观念的发展,以及学者们的表述。程教授指出,卢老师的讲座为我们深入浅出地呈现出「道体」「道性」与「体道」的往还间重玄学思想关切的嬗变,以及「道」的观念最核心的发展线索。本次讲座观众累计数量达到2.7万人次,讲座在提问环节的热烈互动中顺利结束。

 

供稿:黄清扬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