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献身哲学创新的一代学术大师——纪念黄枬森先生诞辰100周年

 

2021年11月29日,是中国著名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黄枬森先生百年诞辰的日子。我们在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的日子里,又来缅怀黄先生的学术风范。黄先生的百年确实是和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联系在一起:黄枬森先生是中国共产党造就的,享誉中外的、一代新中国哲学大师;他继承了从李大钊到冯定的北大学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传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和人学学科的开创者。他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和历史、人学、文化理论等研究领域作出了开拓性的重要贡献,是国家“五个一工程奖”、中国人民大学吴玉章奖、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北京大学哲学教育终身成就奖获得者,成为改革开放新时期,21世纪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在学术界的一面旗帜!

为深切缅怀黄枬森先生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理论创新方面的重要业绩与思想风范,北京大学哲学系将联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以及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中国人学学会、中国马克思恩格斯研究会、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等单位,原定于2021年 11月21日共同举办“纪念黄枬森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当代中国哲学创新——黄枬森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出版座谈会,因疫情防控要求,会议延期,特发此文,以示纪念。

黄枬森先生(1921.11—2013.1)

黄枬森先生1921年出生于四川富顺。1942~1948年先后就读于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和哲学系、北京大学哲学系。1948年入学北京大学读研究生,1950年留校任教至去世。他早年受到“童子功”式的国学训练,接受父辈的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熏陶;中学时代开始接受新学、西学,打开世界眼光;从十六七岁开始,在抗日战争期间,于蜀光中学读书时开始接受艾思奇《大众哲学》的思想启蒙,萌发了学习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把握宇宙人生奥秘的远大理想。1947、1948年,他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时,接近中国共产党地下组织,开始系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黄枬森先生的人生态度、人生理想,沐浴着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的阳光。他和新中国一起,也曾走过曲折道路,经历过曲折多磨的历史命运;他曾被错误地开除出党,下放劳动,被取消讲课资格。但可贵的是,他虽历尽沧桑,却还依旧保持坚定信念,誓为共产主义奋斗终生。正是在资料室的十年磨难,反而使他做下了大学问,在改革开放新时期“破土而出”,成为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哲学教育家,一身而三任焉。

从1943年到2013年,黄枬森先生七十年如一日,献身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习、研究、教学事业,主要成果凝聚为四大哲学创新:

(一)开拓马列经典文献研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

黄枬森先生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对列宁《哲学笔记》《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等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著作的研究就独树一帜,领衔编纂列宁《<哲学笔记>注释》(1981),独立创作《<哲学笔记>和辩证法》(1984),为新时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科学世界观,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奠定了重要经典文本研究基础。1980年,联合国内一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倡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任首届会长。他带头开创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这门新学科,先后主编并推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稿》(1980)、三卷本(1987)、八卷本(1996)、一卷浓缩本精品教材(1998),旨在拨乱反正、正本清源,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其中最著名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1996),这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领域的标志性成果。

(二)首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体系创新论

作为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家,黄枬森先生在理论上坚持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强调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致力于创建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理论体系。20世纪80年代,他曾是国家教委和国家“七五”规划重点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体系改革研究”负责人之一,1993年,他和肖前先生等一起主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发表《哲学的足迹》(1987)、《哲学的科学之路》(2005)等论文和专著。2002年,他主持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坚持、发展和创新研究”,带头倡导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创新论。他以“十年磨一剑”的精神,带领50来人的学术团队,在2011年推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研究》四部全书,并亲自主编第一卷《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当代构建》,创造性地提出了被称为“一总六分”(即世界观、历史观、人学、认识论、价值观、方法论)的新的原理结构。

(三)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守正创新论

黄枬森先生带头倡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创新,从1996年起,在75岁高龄之后,主持“九五”国家规划重点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组织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老中青学者几十人的学术群体,开展比较系统深入的中国文化现代化研究。他发表了《文化的基本问题与中国文化现代化》等一组论文。1999年11月,出版了由黄枬森、龚书铎、陈先达主编,上述学术群体集体完成的、44万字的学术专著《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研究》。这是专门系统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第一部专著,2000年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他所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型文化观,主旨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这种新型文化观,是沿着两条基本线索展开的:一是在社会有机体中,“经济—政治—文化”的三者辩证关系;二是在中国文化现代化过程中,“中—西—马”三个文化传统之间的辩证关系。

(四)构建系统的人学理论体系

黄枬森先生是中国人学研究的首倡者之一,他带头创立人学,创建北大人学研究中心。1996年,他联合一批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共同发起筹备成立中国人学学会, 2002年任中国人学学会首任名誉会长。他与夏甄陶、陈志尚一起主编了《人学词典》(1991),并主编《人学原理》(2000),任《人学理论与历史》编委会主任(2005),推出《人学理论与历史》三卷本,发表专题文集《人学的足迹》(1999)、《人学的科学之路》(2011)等论著。黄枬森先生关于人学的一系列思想观点是具有原创性贡献的,提出了许多具有开创性的真知灼见,一是对人性和人的本质的界定;二是尝试构建系统的人学学说和理论体系;三是探索并提出了有关人的发展的规律,为我国人学学说、人学理论体系的建构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理论基础,在中国人学界树立了一面旗帜。

黄枬森先生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化”的理论主张与学术成果,为我们党和国家赢得了广泛国际声誉:1983年5月,他在巴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次登上重要的国际学术论坛;1987年,苏联的权威学术期刊上发文称,在中国黄枬森等人开创了一个研究列宁辩证法哲学思想的学派;21世纪在德国马克思故乡,黄枬森等人开创的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学术思想也引起国际关注……

温润如玉、待人以宽是黄枬森先生的高尚品德。他对学术的严谨求实是学界有目共睹的,他待人平易宽容也是接触过他的人共同的感受。黄先生待人以宽,不仅是在日常生活中,更在学术探索上。他从未因坚持自己的学术立场而压制其他观点,他主张真正的学术争鸣,正因此他能团结各方面学术力量,主持完成卷帙浩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八卷本的工作,这项成果获得国家社会科学研究最高奖。他对学生的学术研究道路也同样采取了宽容的态度,鼓励其探索新领域,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而不会一味地要求学生沿着他的学术方向走。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黄枬森先生的为师之道。从1950年起,他历任北京大学哲学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资深教授;1981年至1987年,任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1981年始任博士生导师;1981年至1996年,任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1983年至2000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召集人,培养和造就了大批哲学专业人才和理论工作者,可谓桃李满天下。他讲课的最大特点,就是能把玄秘深奥、枯燥乏味的哲学讲得通俗、生动、朴实,有如阅读一本常识书,总能吸引各色各样的学生与听众。他认为,最应该向学生传授的不是具体的知识,而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严谨的治学态度、大胆的创新精神、正确的人生追求。在他的身上,体现着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这种人格魅力既有中国传统关于为师者传道、授业、解惑理念的历史积淀,也有今天我们所提倡的教书育人、求真务实、淡泊名利、宽厚谦让、甘为人梯的师德精神风范。

追求真理、永无止息是黄枬森先生的学术品格。黄先生是一个工作没有止息的人,只要他身体能够胜任,他的事业就永无停止,而他的人生观、价值观从来都是君子荡荡,真正体现了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美德。黄先生晚年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思考一直萦绕于心。2012年3月2日下午,第29期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论坛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会议室举行,主题是“马克思哲学观与当代新问题”,邀请黄枬森先生主讲马克思哲学观,这次讲座黄先生以91岁高龄作了两个小时的系统发言,条分缕析地阐述了他长期思考的几个哲学基础问题,同时他也把自己70多年的学术经历,特别是从上世纪5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的这一段学术经历仔细回顾了一下。黄先生总结道,哲学观是关于哲学的系统理论,主要解决三个问题:第一,哲学的本质是什么?第二,哲学的定位。主要是哲学在精神世界、主观世界,在人类认识活动中以及在现代科学体系中的定位;第三,哲学的作用。哲学对社会发展、认识和科学、意识形态、日常生活以及面对实践活动的作用。他强调要通过解决哲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来建设哲学,特别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次讲座黄先生做了非常充分细致的案头准备工作,似乎在拼尽力气,在他有生之年用他的亲身经历澄清学术史实。他当时已患癌近10年,身体健康指标均在下滑,长时间讲课几乎未喝水,他的病情使他外出活动不敢多喝水,怕带来去卫生间的不便。这是他生命中的最后一堂课,他在公开场合给我们留下了学术嘱托,这就是要依据历史和事实把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一门科学来建设和发展。

黄枬森先生是中国共产党与新中国自己造就的新一代马克思主义学术大师,生前受到我们党和国家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1996年,被评为北京大学优秀党员标兵;2001年,他被评为北京大学师德模范,并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他还先后受到江泽民、胡锦涛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2012年10月,黄枬森获北大哲学系终身学术成就奖;2012年底,他生前最后一次活动、最后一次讲话,就是在北大党委组织的座谈会上,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作了45分钟的长篇发言。2013年1月24日,黄枬森先生遽归道山,真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90多年的漫漫旅途,黄枬森先生探索真理矢志不渝,可谓“书山跋涉分真假,哲海浮沉辨是非”。他是本着科学求实的态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解重大学术问题的,他的观点是他长期深入思考的结果,这正是他在中国哲坛长生不老、倍受尊敬的缘由。黄枬森先生以其毕生精力在知识和信仰的交汇处始终如一地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无怨无悔,这在今天的燕园弥足珍贵,为后辈学人树立了崇高的典范。

他是一面镜子,由此映现出改革开放4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70年、中国共产党100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轨迹和哲学足迹;

他是一面旗帜,在哲学科学的学术层面,努力把党性、人民性与实事求是的科学性、学术性,有机地熔为一炉,使学术思想富于个性、创造性,而又尽可能地鲜明具体体现21世纪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方向与根本路径;

他是一个标杆,有助于我们老中青三代人,找到学习的榜样、人格境界的典范、做人做事做学问的理想目标……

 

延伸阅读:《当代中国哲学创新——黄枬森先生百年诞辰纪念文集》出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