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22学年第一学期哲学会饮活动期中报告
21-22学年第一学期上半学期的哲学会饮活动已成功举办。本学期活动得到了老师同学们的大力支持。相较于之前的活动,本学期的哲学会饮有更多主讲人参与,老师同学们的报名人数也在增长。在本系教师和博士后之外,报名者中有三位同学被选为学生主讲人。我们也有幸请到了艺术学院的彭峰院长作为首位外系主讲人。以下是哲学会饮各次活动的报告:
本学期哲学会饮的第一次活动于9月22日成功举行。尚新建老师做了题为“问诊‘历史主义’”的报告。尚老师用“历史主义”这一概念概括了注重哲学史研究的特色和传统。在报告中,他根据哲学的性质和当代哲学的发展趋势,评析了这一传统的利弊得失,从而澄清了哲学与哲学史之间关系。在问答环节中,尚老师和赵敦华、安乐哲、程炜、王希佳等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学期第二次活动于10月13日成功举行。丁一峰老师做了题为“谦虚难题”报告。丁老师指出,怀疑某些信念是错误的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是有些经典的信念理论认为,必然地,我们相信我们所相信的所有都是真的。丁老师之前就此提出了一种信念的形式语义和更弱的信念逻辑。丁老师介绍了Jeremy Goodman对他的批评:这一信念逻辑应该更弱,因为在该形式语义下,保持谦虚(也即相信,而不只是怀疑,有某个我们相信的事情其实是错的)的代价是不一致。丁老师进一步展示了为何在这些信念理论中保持谦虚是困难的,并提出了一些关于这种困难的想法。包括叶闯、钟盛阳在内的诸多老师和同学,和丁老师在问答环节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本学期哲学会饮的第三次活动于10月20日成功举行。彭峰老师报告了他题为“‘之间’与‘双重性’:对绘画审美的一种跨文化阐释”的研究。彭老师指出,我们在绘画中欣赏的,一般是绘画的媒介或者对象,比如实物、虚构物、内在情感、抽象观念或其他对象。但根据中国传统美学的“之间”以及西方美学的“双重性”概念,我们在绘画中体验的,既非对象也非媒介,而是两者的关系。因此彭老师主张,我们对图像的理解、评价和审美,很可能源自我们对媒介和对象的意识的协作,也来自于我们身体和心灵的游戏。在讨论环节中,彭老师和安乐哲、王小赛、Julius Schoenherr、Philippe Met、朱效民等各位老师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本学期哲学会饮的第四次活动于10月27日成功举行。孙安妮同学做了题为“残障是否使人的境况变得更糟糕?”的报告。孙同学指出,一些残疾研究学者认为,残障并不会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得更糟糕。她介绍了Elizabeth Barnes的“单纯差异观点”。该观点认为,就一个人的整体福祉而言,残障是一个中性特征。这一观点得到了残障的社会模式的支持,与残障的医学模式不同,它强调是社会因素导致残疾人处于不利地位。孙同学介绍了对Barnes的观点的两个批评。最后,她提供了一种基于能力的对残障的理解,并将其作为一种替代模式,来捍卫关于残障的单纯差异观点。在讨论环节中,王彦晶老师和Julius Schoenherr老师提出了相应的问题,并和孙安妮同学进行了热烈的讨论。
上半学期的哲学会饮活动目前进展顺利。在老师同学们的支持下,我们将继续努力组织下半学期的哲学会饮活动。
组织人:刘畅
Sebastian Sunday Grève
行政支持:刘枫林
2021年12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