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哲学世界的趋势和前沿”暑期研习班会谈纪要
2021年8月12日至13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和郑州大学哲学学院老子学院联合主办的“‘当代哲学世界的趋势和前沿’——2021暑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研习班”以腾讯会议的线上形式顺利举行。
研习班为期两天,共安排十场学术报告,先后由哲学界知名学者王博教授、吴向东教授、韩水法教授、吴根友教授、邹诗鹏教授、姚新中教授、乔清举教授、唐正东教授、刘森林教授、陈声柏教授十位教授授课。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郑州大学等高校和科研机构的近300名研究生和青年教师聆听、学习。
8月12日上午,开班仪式及报告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兼职特聘教授王中江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主任仰海峰教授致开幕辞。在开幕辞中,仰海峰教授指出,现代性世界变动不居,充满着极大的不确定性与风险,这对哲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用三句话阐释了此次研习班的主题:其一,哲学是一种乡愁。在我国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变过程中,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生活经历,因而对世界的理解与把握也大不相同。但是,通过对经典文献的深入考察,我们能够寻求诸多共鸣,进而达成共同的理解社会的方式。其二,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它植根于我们对当下生活及精神的把握。其三,哲学是高卢的雄鸡,能够唤起未来,而这也正是哲学所担负的探索的方向。因此,当今的哲学研究,离不开对经典文献的理解,离不开对现实生活的把握,更离不开对世界发展趋势及前沿的探索,也正是在此意义上,哲学激发了我们的思考,让我们更好地立足当下,从过去面向未来,并对世界做出合理解释。仰老师指出,回归本土的哲学建构具有重要意义。以马哲研究为例,中国的马哲研究有着自身的演化逻辑。一方面,它吸收了当今最新的理论研究成果;另一方面,它也从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中总结了经验,中国哲学、西方哲学也遵循着相似的理路。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只有以厚实的实践为基,才能有一以贯之的逻辑。本次研习班的课程安排涵盖了中、西、马三大学科,实际上也为三大学科的交流与碰撞提供了开阔的空间。尽管三大学科探讨问题的路径与话语方式不尽相同,但大家关注的问题都是相似或一致的,哲学追踪前沿,但其宗旨乃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过去和现在。
研习班第一场报告由北京大学哲学系王博教授以“什么是道家的‘无’”为主题开讲。讲座共分成两大部分,第一大部分是作为一个大的传统的道家是怎么论述“无”的问题的,第二大部分是学术界围绕这个问题的相关讨论及王老师自己的思考。其中,在第一部分下面,王博教授又分别从“万物之宗”、“观物之法”、“治道之无”和“心性之归”四个层面对道家“无”的问题进行了细致而独到的阐释。在这些内容的基础上,王老师在第二大部分简明提出了当今学术界以汤用彤先生体用论框架和西学语境下本体论问题相比附存在的问题,引导我们思考本体论的框架是否适合描述道家“无”的哲学,或者说,如果我们依然可以用形上学描述存在根基的话,这种形上学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形上学。王老师的结论是道家“无”的问题不是本体论的问题,而是秩序问,因此这种立足于对秩序根基的反思而形成的一种形上学,或许可以用中国语境下的秩序形上学来命名。
研习班第二场报告是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吴向东教授的报告,主题是“科斯嘉德论自我构成”。吴教授介绍了克里斯蒂娜·科斯嘉德(Christine M. Korsgaard)并谈及该题目的缘起。“行动的本质”、“行动的功能”、“人的行动的特殊性”、“灵魂的统一与构成模式”、“坏行动、完整性与互动”这五个方面,是科斯嘉德自我构成理论的核心论点。该理论处理的是三个密切相关的主题:行动的本质、人格或者实践同一性的构成、实践理性原则的规范性。依据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和康德,科斯嘉德提出行动的功能是构成行动性,并因此构成行动者的同一性。人作为理性存在者,意识到并因此掌控着行动的原则,一个好的行动是把它的行动者构成为他自己活动的自律的和有效力的原因。这些属性分别对应于康德实践理性的两种命令。遵从定言命令使我们自律,遵从假言命令使我们有效力。在决定将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的同时,也决定着自己的同一性。科斯嘉德实际上发展了一种行动和互动的理论,以及如果我们要有完整性互动必须采取的形式的理论,而这种完整性对于行动者而言是至关重要的。科斯嘉德由之前的规范性来源问题研究推进到行动的本质问题研究,提出了很多有力的、鲜明的观点。在其核心思路和观点背后是她的建构主义立场,这种建构主义并非纯粹康德式的,而是表现为颇具个人特色的构成主义,以及她把道德哲学与哲学人类学相结合的努力。尽管其观点和立场也引发了一些质疑和异议,但是这一研究成果有力推动了规范性、行动性、人的问题以及康德道德哲学的研究,对价值哲学的基础理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8月12日下午的三场报告活动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魏长领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哲学系韩水法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韩教授从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传统人文主义的核心、人的性质的变化、人文主义的未来关切、人文主义的新维度五个方面切入,对人工智能时代下人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引出三重问题——继续回答人是什么、从理论上回应性质变化之后的人是什么、解释性质变化前后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传统人文主义的反思,现今的人类演化已经进入了一个根本的关节点。迄今为止的人文主义都以既有的人——从智人出现以来生物性质未经历过改变的人——为对象,而现在,现代智人的生物性质正在面临改变,而我们所要分析和讨论的正是这样视域中的人文主义。由人的性质变化引发了诸多的恐惧心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人工智能时代下人文主义特征如下:开放的态度,要消除和避免把特定时代的人的性质永恒化和固定化的困境;关注时代的社会规范和秩序的升级,尤其是一些常被忽略的方法论要点;人们仍需要持续地学习,不能仍旧停留在早期启蒙的观念中。未来已来,因而持续探索人类自身和外在世界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人们必不可少的积极选择。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吴根友教授的报告主题是“依道而‘看’与人的能在”。吴教授从尊“道”贵“德”、“以道观之”、“依道而看”与人的能在三方面展开,系统阐释了道家的人生哲学及其现代启示意义。道家思想内容丰富,核心以“道”、“德”二字贯穿。其实质性内容而言,“道”就是生生不息、无边无际、不断产生万物、并以自身固有的法则运动着而又规定着万物的无限的、运动着的宇宙本身。道家之“德”总是与“道”合起来讲,要以合乎人物情理的方式,给他人、万物以好处而又不居功自傲。其次,“以道观之”是道家的人生哲学方法论。道家之“道”并不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客观规律,也不是主观心灵的产物,它是无限运动着的宇宙本身,也是我们生于其中的存在,这要求要有一种不同于世俗的看问题的方法与视角。老子提出“道法自然”、“上善若水”,庄子有以物观之、以俗观之、以差观之、以功观之、以趣观之。从“道”的角度审视万物,则所有现象都能得到正解。如果所有之物都能呈现自身的价值,那么人的多方面的价值需求便可从物之固有物性中寻找。这样,人类的需求便可与物性相得益彰。人作为必死的存在者,按照人之为人的内在尺度去创造属于自己的生活,“依道而看”,在真实的社会关系中实现自己的“能在”,这将是人之为人的“天命”,不服从“天命”的召唤则是真正地枉费人生。生活在因缘和合的真实世界里,若每个人都能从“道”的角度来看待世界、筹划自己的人生,那么生活中便总会充满着真实的、无限的、发展自己禀性的可能性与空间,而这便是人的“能在”的充分体现,也是道家人生哲学在现代社会所有的启示意义。
复旦大学哲学学院邹诗鹏教授的报告主题为“当代西方激进理论的演进及其定位问题”。邹诗鹏教授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终结”讲起,先介绍了经典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流传统,继而讲解了六八运动的要旨与阿尔都塞的主要哲学思想。当代西方激进理论的兴起,六八运动后西马分化的多种路径,以及“当代激进理论地图”,引出了阿尔都塞的“后裔”们(德勒兹、加达利、阿甘本、齐泽克等)的理论主题。当代西方激进理论的兴起不仅昭示了西方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分化与终结,更是对传统的新的突破,且此时的哲学发展一度表现出跨学科、原创性及其自由创造、想象力“爆棚”等特点。自此,德法之争告一段段落,且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法兰西都作为世界人文中心而存在。当代激进理论实则是斯宾诺莎主义的复兴,阿尔都塞及其“后裔”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展开了此项工作。回到马克思学说产生的激进主义,实质上形成了一种理论史的自觉认知与定位,在其中还能发现一条马克思主义主流传统与激进主义界分的线索,因此不能以“回复”简化当代激进政治理论,而是应该直面并认识当下时代的激进主义。邹诗鹏教授指出,对“西马”传统进行研究是必要的,今天的“西马”研究者应掌握思想史与理论史相结合的学术研究方法。
8月13日上午的两场报告活动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杨伟涛教授主持。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学院姚新中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儒学、古希腊哲学与希伯来传统的智慧观”。姚教授指出,儒学、古希腊哲学、希伯来传统是世界最重要的三种思想资源,包含信仰、哲学、心理、经验,对当今世界十分重要。为满足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需要,应重视跨文明的文化比较研究。当今社会呼唤传统的复兴,因此作为现代性的对立面的传统不应被抛弃。作为儒学的四德之一、五常之一、古希腊四主德之一、希伯来传统的“女神”,“智慧”在形式上由思维方式、经验传统和经典文献组成,在内容上包括知识、技能、道德、信念和信仰,在本质上具有智性、德性和神性三种品格,展现为求真的理智活动、求善的道德活动和求永恒的精神活动。“智慧”的三种品格之间是互补而非排他、是趋同而非趋异的关系,需要兼顾感性、理性和精神三者的圆融,而只有三者合一才能真正超越人自身的有限性,实现理想的人格。姚新中教授指出,在更宏观的视阈下,智慧观的侧重点不同也会影响文明的形态。而不同文明形态之间既存在张力和差异,也具有和谐与一致的本性,这种和谐与一致的本性才是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情感和精神支撑。
中央党校乔清举教授报告主题是“阳明‘南镇观花’新解”。乔清举教授指出,阳明心学有内在逻辑,经过质疑辩难和生死考验,是简易直截、融会贯通、打动人心的学说体系,它具有民本性、主动性、实践性、过程性、整体性的特点。“观花”有多层含义,“明白”是客体的呈现方式,也是主体体知世界的方式,“寂”不是“不存在”,而是心与物的无“感”。存在是应当被感知、被关切的,应当与人为一体,即“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心外无物”的本质是人由感通到天地万物一体而获得超越有限存在的意义。南镇观花或心外无物本质上说的不是物存在方式,而是人的存在方式,是对人的道德要求。乔教授指出,人应通过对物的感知、感通和关切的道德实践与世界建立痛痒相关的关系,承担对外物的责任,实现生命主客统一和含弘光大的本性,由此超越身体存在的有限性,由一个被躯体所限隔的小我上升为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大我。这个大我,也就是良知已 “致”的自我,即是圣人。
8月13日下午的三场报告活动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潘中伟教授主持。
南京大学哲学系唐正东教授的报告主题是“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唯物史观基础”。唐教授指出,政治经济学批判作为批判理论甚至整个哲学的重要部分,经历了商品批判、货币批判、资本批判、消费批判、技术批判、平台资本批判等多个阶段,不能只注重批判对象的延伸,更要注重批判方法的澄清与坚守。因此,在当代语境中坚持唯物史观的方法论基础尤为重要。唐正东教授通过区分两种不同的商业社会,剖析手工业资本主义作坊和自由竞争的商品交换关系,厘定了政治经济学批判的对象——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唐教授认为,只有脱离一般交换关系的语境,批判基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商品交换关系而不再批判一般性的商品或货币关系,才能明了马克思所说的生产关系的内在矛盾。在我们当下的实践语境中,不仅需要对商品、货币、资本、技术等政治经济学要素进行规范或批判,而且要深入推进对政治经济学批判理论的把握。中国特色的社会批判理论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论,致力于从当下社会的主要矛盾出发,准确地界定批判对象的历史作用、所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路径,为世界学术层面上的社会批判理论的发展提供中国智慧。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刘森林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四种‘上帝之死’:在尼采与陀思妥耶夫斯基之间”。刘教授从卡夫卡的故事入手,为我们揭示了“上帝之死”带来的严峻问题——虚无主义、相对主义、犬儒主义的日渐流行甚至泛滥,让我们得以将马克思、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屠格涅夫内在地串联起来。马克思恩格斯三次论述“上帝之死”实则是论证方式的转折。第一种“上帝之死”:尼采赋予积极意义。尼采认为“上帝之死”是弱者价值的暴露,弱者的“上帝”是虚无主义平庸价值的表达,也是简单无能的形而上学,因而他导向了价值重估,并提出了作为希望而在的“超人”。第二种“上帝之死”:新生一种无约束的上帝。吉莱斯皮认为尼采对虚无主义的理解有误,他认为虚无主义并非上帝之死的结果,而是另一个不同的上帝或再生的结果,而这个全能的上帝,怀疑所有的理性,推翻了所有关于真理和正义、善与恶的终极标准。因此,非理性的上帝诞生。第三种“上帝之死”:促生另一种新上帝。死亡的“上帝”会陷入对权力、土地、世俗价值追求中的假“上帝”,而真的“上帝”不会死亡也不应死亡,无论民众或“超人”都需要“上帝”,否则自由意志将会湮灭。第四种“上帝之死”:促生智能机器人的上帝。此时不是道德而是技术成为了核心。以AI为代表的智能机器人某种意义上是强者与弱者的一种结合体。它是需求者(弱者)更为期待和需要,供给者(强者)根据需求者的需要满怀信心地制作出来的。在这样一种关系中,它会不断壮大,而且在强者与弱者的默契中很容易获得更大的认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面对这个最新的“上帝”,民众将会不断丧失话语权,丧失获得话语的机会,甚至丧失参与言说的机会。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院长陈声柏教授的报告主题是“墨家‘实’义新探——以《墨经》‘实,荣也’句为中心”。陈教授指出,关于《墨经》“实,荣也”一句的讨论众说纷纭,而重论此句可证得墨家之“实”具有可经验的内涵。陈教授以“荣”字的词源学探究为中心,新解《经》文的含义为:“实”就在“荣”之中,从“荣”中自可求得“实”,且只能从“荣”中求得“实”,由此“荣实一致”。以儒墨之别为视角可新释《说》文为:“荣”就像一个人志气(神情容貌和言行举止)呈现出来的样子,他人以此了解到的自己就如同真实的自己,而不是用金声玉服(隆重的排场和华丽的服饰)所呈现出来的名不副实的自己。陈教授认为,以“荣”解“实”是理解墨者“实”义的一个特别视角;“荣”是事物所表现出来的、可经验的、具有标示意义的显著特征/根本特性;以“荣”解“实”就是要凸显和强调“实”的可经验性,由此才能贯彻墨家一贯所奉行的经验主义传统。在陈声柏教授看来,对此句的辨析一方面丰富了对墨者在“名实关系”上对“实”的强调及其认识——以具有可经验性的“荣”解“实”,“荣”在价值上与“实”平列,“实”就在“荣”之中,从“荣”中自可求得“实”,且只能从“荣”中求得“实”,荣实一致,彰显了墨家经验主义传统;另一方面也凸显了墨家主张与其他诸子特别是儒家的巨大差异。
13日下午的研习班闭幕式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院长王中江教授作总结致辞。在致辞中,王中江教授一是表示感谢,他感谢各位专家学者光临这次研习班作哲学不同领域的报告,让学员能够分享他们的最新研究、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感谢同学们的热情参与;感谢主办方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和会务人员。二是他强调了这一研习班的特点,认为这是一次高强度、密集、信息量大和内容非常丰富的哲学界的研习活动。研习班围绕“当代哲学世界的趋势和前沿”这一主题,主要由哲学界从事中、西、马三大领域的著名学者分别进行报告,对这些领域的趋势和前沿论题进行了深入和系统的探讨,精彩纷呈,让学员们扩大了哲学领域的视野,激发了大家的交叉意识。三是他指出,对于世界和中国的变化,中国的哲学家们要作出积极的反应,要回答人类面对的重大问题和挑战。这次研习班,有助于从事哲学学习和哲学工作的年轻学人认识哲学不同领域中的问题,认识哲学的趋势和前沿问题,认识哲学在这个世界和在每一个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最后他表示,人们从事哲学这项事务是对智慧的追求,但更是验证一种生活方式。
撰稿:杨健桢、孙颖
统稿:李晓虹、曾令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