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数学、逻辑与哲学”学术研讨会暨刘壮虎教授荣休纪念会顺利举行



202177数学、逻辑与哲学研讨会暨刘壮虎教授荣休纪念活动在北京锡华商务酒店举行。此次会议和活动北京大学哲学系及北京大学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举办。来自中山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西南大学、南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科院大学等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界同仁以及北京大学哲学系师生70余人参加了此次研讨会和活动。与会学者围绕刘壮虎教授在数学、逻辑和哲学三方面的工作,结合自己的研究,展开学术研讨,并回忆了与刘老师交往的点滴,对刘老师送上了真挚的祝福。

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主任邢滔滔主持了开幕式。系主任仰海峰教授代表哲学系致辞,感谢刘壮虎教授近四十年来在科研、教学以及院系服务方面为哲学系作出的巨大贡献。

       

在会议的特邀报告环节中,中山大学鞠实儿教授介绍了有关开放类的工作,并回忆了他与刘老师年轻时的过往,相似的数学系背景和对逻辑学的兴趣,让他们在学术及职业发展上有很多交集。中山大学熊明辉教授围绕刘壮虎之问”——法律逻辑能够做出哪些不同于形式逻辑的工作——展开了报告,介绍了法律信息学的一些基本内容,并赠送了一幅浓缩刘老师人生经历的对联。清华大学刘奋荣教授介绍了刘老师早期有关集体信念与认定的工作,她认为这是非常出色的工作,只不过不为国际学术界所知,接下来她将结合她目前的兴趣继续发展这方面的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刘新文研究员以照片的形式回忆起刘老师担任自己博士答辩主席的情形,之后以刘老师的论文必然性的逻辑分析为主题,阐述了自己关于逻辑哲学的观点。

研讨会的第二环节中,复旦大学郝兆宽教授介绍了模型论与当代数学哲学联系,并回忆了作为刘老师第一位博士生的一些趣事。北大王彦晶副教授在关于非经典逻辑的报告中提到,理解一类非经典逻辑就像是刘老师的爱好猜灯谜,需要从证明系统的谜面猜出作为背后的意义的谜底。复旦大学杨睿之副教授是刘老师指导的第七位博士生,其报告针对当代流行的结构主义数学哲学提出了挑战。

研讨会的第三环节中,西南大学郭美云教授首先报告了加入现在算子的时态逻辑的成果,他是刘老师的第三位博士生,他同时称赞了北大严谨的学风,老师们对学术的热爱以及对学生的关怀。在此环节中,清华大学的李大柱博士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许春梅助理研究员分别做了关于动态依赖逻辑以及形式化辩经规则的报告。

研讨会第四环节北京师范大学的琚凤魁副教授的报告结合了条件句和灯谜,把现场气氛推向了高潮。中国人民大学的赵晓玉博士介绍了作为刘老师主要研究方向之一的邻域语义学。首都图书馆孟云剑老师回忆了很多有关教研室的往事,并谈了他对逻辑世界与现实世界关系的看法。本环节主持人南开大学教授刘叶涛在报告结束之际,谈及了刘老师的一些趣事。

研讨会结束之后,郭美云教授主持了刘壮虎教授荣休纪念活动。刘老师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工作了近四十年,先后指导了硕博论文17篇,撰写了期刊文章及专业教材若干,开设了集合论”“数学结构”“邻域语义学”“逻辑与批判性思维”“直觉主义逻辑等课程。纪念活动首先由刘老师做特别发言,他谈及了这些年在教学、科研、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兴趣爱好等方面的心得体会,强调学术研究与个人兴趣的密切关联,希望大家做愉快的科研,做自己想做的题目;他还谈到家庭生活与学术工作的关系,认为个人一时的缺失不会造成学术停滞不前,但个人却在家庭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重要角色,因而他始终以家庭为重

在现场嘉宾发言环节中,北京大学周北海教授作为同事兼好友回顾了多年来与刘老师的交往,梳理了北大逻辑教学与研究的发展,高度评价了刘老师的贡献。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谷振诣教授赞扬刘老师在学术观点上兼容并包,坚持十年讲授批判性思维课程,付出大量心血。首都师范大学叶峰教授也回忆了刘老师过去几个有趣的生活片段,表达了对刘老师的祝福。北京师范大学陈龙老师代表北师大哲学学院逻辑与认知科学研究所带来了礼物和祝福。首都师范大学冯艳副教授、中国消防救援学院张文彦老师以及中国科学院大学范杰副教授分别对刘老师的培育之恩表达了感谢,并谈到刘老师对自己人生的积极影响。北京大学逻辑专业87级、96级以及98级本科生代表献上贺词,回忆了人生中重要的学习时光。现场来宾均踊跃发言,师生一堂,其乐也融融。

   因故无法到达现场的学子们录下了自己感恩及祝福的视频,在现场播放,氛围温暖且温馨。最后,刘老师分别与众人合影,并向在场及未能到场的好友、同仁、学生们表达了深切的感谢。

(特别鸣谢中央财经大学张立英教授和中国人民大学许涤非教授对本次活动的支持与策划。)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