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论坛——聚焦“全球化图景下的哲学中国”的哲学探索
由《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共同举办的“第六届中国社会科学青年哲学论坛”于2021年6月26-27日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召开,此次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化图景下的哲学中国”。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及湖南师范大学的二十多位专家学者从不同的哲学视角,围绕哲学思想的创新和时代问题的哲学反思进行了多层次、多视角的研讨。通过会议研讨,与会学者就在全球化背景下以中国主体性为基石展开哲学思想的原创达成高度共识,并且认为敢于展开原创新的理论探索,以哲学的方式关照和回应时代的问题是激生哲学学术活力、实现学科价值的重要抓手和根本途径。
论坛开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总编辑方军与北京大学副校长王博教授分别致辞,强调面向时代主题的思想原创是哲学学者的使命,更是哲学学科的价值基石。王博教授代表北京大学欢迎各位与会学者积极参会,并且感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对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信任。王博教授表示,此次会议的主题是“全球化图景下的哲学中国”,要特别注意《理论是问题之树盛开的花朵:<中国社会科学>2021年重点选题构想》中提及的具有重要理论价值的真问题。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王博教授指出,创新需要深厚的学术积累、专业的理论视角、开阔的问题视野,以及现实的时代关切。
在致辞中,方军总编辑强调,论坛的主题反映了哲学界的强烈愿望,尽快改变哲学界比较不景气和尴尬的境地,振奋学界的信心,开理论创新之风气。我们面临的共同课题是如何建立二十一世纪的哲学中国图景,让哲学在新时代发挥作用。哲学的理论创新需要聚焦问题、方法与思想三个关键词。新时代的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必然的。这一进程中我们的哲学没有实现相应的繁荣和复兴,没有走进世界学术的中心,就成了短板。青年哲学学者要用创新的勇气和现实的关切承担起学科发展的使命。
本次论坛分为三个部分聚焦不同的哲学学科方向,从中国哲学、外国哲学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三个角度提出角度各异、主题不同的理论问题和反思,集中体现了国内青年哲学学者的最新的学术关切和研究成果。全球化的图景既蕴含着面向世界的历史与现实的双重维度,更指向哲学中国的主体性要求。通过哲学反思,不仅要联结传统与未来,更要联结民族与世界,原创性思想必须由“我”的视角出发才能激活哲学传统中的思想资源和理论视角,从而将哲学发展过程中的深厚积累转化为应对当下和未来挑战的根本动力。在“未来已来”的加速度面前,既要保持朝向未来的想象力和理性判断力,更要以“过去未去”的态度回向文化传统中的根本关切和思想方法。
会议第一阶段讨论主题集中在中国哲学领域,复旦大学丁耘教授就“心物问题与气本论”进行了专题讨论。他以气本论与心物问题之间的理论张力重新梳理了从晚明气本论到近代哲学中唯识学发展过程中的内在线索,并尝试以气本论与唯识学的联结重塑心物问题的思考线路。北京大学哲学系孟庆楠教授以“有为与无为:儒道互鉴视域下的早期治道思想”为题,讨论儒道思想之间在早期政治思想与社会秩序观念上的互动与交锋,并且通过这种交锋的历史过程推动儒道思想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苏德超教授以“谁的合法性,怎样才合法?以传统中国哲学与在中国的西方哲学为中心”为题重思哲学合法性问题。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陈赟教授以“生存真理的类型与儒家思想的去向”为题,在沃格林哲学思想的框架下重思当代中国的儒学发展和思想课题。清华大学哲学系高海波教授以“比较哲学视域下的宋明理学意志论”为题,追溯宋明理学对于意志问题的讨论,对照当代西方道德哲学的相关论述,尝试梳理宋明理学中关于意志问题论述的基本线索和新的历史叙述框架。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朱承教授讨论“美好的公共生活何以必要”的问题。在新时期社会进步与经济发展的前提下,重新思考好的生活的内涵及实现路径的问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研讨会的第二部分主要以当代西方哲学和全球化背景下的前沿课题。专家学者自觉将西方哲学中的前沿问题与中国语境、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在时代感中关切最具普遍性的哲学问题。清华大学哲学系黄裕生发表了题为“论自由、差异与人的社会性存在”报告。他强调,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面对陌生人和陌生文化等问题,我们如何在尊重差异、自由的前提下和谐相处?要强调多元的原则和宽容的原则,自由是差异和宽容的基础。浙江大学哲学系王俊教授以“空间经验与哲学史书写的新视角”为题要论了现象学对于全球化时代的哲学图景可能带来的方法论贡献和创新的理论视角。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李科林教授就“无意识的哲学界限”的视角讨论了欧陆哲学主体性和先验性的理论转向。北京大学哲学系李麒麟教授则从对比主义的视角讨论了“因果、信息与知识”问题。清华大学哲学系刘奋荣教授从逻辑学的视角来探讨个体信念和群体信念之间的张力问题。她以知识和信念作为例子,阐述个体和群体维度上这些概念的意义,特别说明群体的结构对群体认知态度的影响。浙江大学哲学系李忠伟教授聚焦“情绪、具身认知和价值世界”问题,尝试通过情绪及其结构、内容的分析,推展到情绪对于认知和价值建构的功能的具体分析之中。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徐竹教授讨论了“哲学与科学交叉视域下的素朴实在论”问题,指出素朴实在论(naïve realism)也是这样一种旨在克服科学与常识之间的不对称关系的理论努力。北京大学哲学系刘哲教授以“人工智能时代的理性主义”为题,强调在机器人时刻如何利用现象学中关于他者和交互主体性的理论理解人工智能语境下的理性问题。浙江大学哲学系马迎辉教授以“现象学与自然化”为主题,重新审视胡塞尔现象学的“科学性”问题。通过现象学的视角思考在当下的科学发展和技术进步环境中应该如何重建哲学与科学之间的关系。清华大学哲学系蒋运鹏教授讨论了“休谟的观念理论”,通过线索性的论证和细致分析,说明休谟的观念理论是早期近代理论哲学的转折点。北京大学哲学系南星教授立足于当代中西方社会发展与人工智能时代的宏大语境,吸取西方哲学中的思想资源,聚焦“责任”概念,在分析内涵的基础上尝试提出一种新的责任概念定义的类型学框架。
研讨会的第三部分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及重大问题的研讨,从历史观、辩证法,以及唯物主义概念的反思等多个方面提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新课题。与此同时,聚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问题,结合当代社会发展与中国社会的变迁,凸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当代处境的理论遭遇带来的潜力和空间。南京大学孙乐强教授以“当今世界大变局与’大历史观’的哲学智慧”为题,重思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于理解当代世界格局与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论价值。复旦大学哲学院吴猛教授提出要重新理解马克思的辩证法。南京大学哲学系周嘉昕教授讨论了“唯物主义”这一基本概念的内涵。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葛四友教授以“劳动价值论的道德主义诠释”为题展开讨论。他强调,如果从以道德层面来思考劳动价值论的问题,我们也就能够更进一步地去思考共享经济、劳动工作日缩短、基本福利等当前的社会问题。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王露璐教授围绕着当代中国“乡村振兴与伦理重建”展开讨论,立足于田野调查展开伦理学分析。北京大学哲学系张梧教授以“马克思发展道路理论的当代重构”为题思考中国道路的理论前提问题。
经过一天半富有成果的讨论和交流,论坛于2021年6月27日闭幕。闭幕式上,《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哲学部主任赵培杰研究员指出,本次论坛的基本目标就是试图让哲学界的各位青年才俊关注如何描绘二十一世纪的中国哲学图景,推动青年学者关注真问题,以哲学的方式关照现实问题,激生哲学研究和理论原创的活力。从哲学思想和理论创新的角度看,真正的好思想是有问题意识、分析深度和创新勇气的。具有原创性价值、时代性意义的好文章的判断标准是能否推动时代,引发思考。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仰海峰教授在致辞中强调学术研究要有主体的自觉,敢于探讨真问题,敢于直面时代的挑战。
本次论坛的召开一方面加强了哲学不同二级学科青年学者之间的学术交流,另一方面也凝聚了青年学者对于学科发展和学术研究规范、问题意识及理论目标的共识。全球化图景之下,哲学在中国的发展将有利于中国价值与中国理论在世界登场,也有利于强化当下中国与传统之间的思想纽带与历史性认同。推动了 “全球化图景下的哲学中国”问题的提出,以此激生具有中国主体性的哲学方法,进而形成面向未来和全人类的原创思想,成就哲学在中国的全球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