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先刚:建构与反思:谢林和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差异" 讲座综述

 

  202094日晚19:00-21:00,由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教研室联合主办的“哲学与现代世界”系列线上讲座第二季第一讲准时开讲。这次讲座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先刚教授主讲,北京大学哲学系徐龙飞教授主持。讲座题目是“建构与反思:谢林和黑格尔艺术哲学的差异”

 

  先刚教授此次的讲座从以下四个方面阐释谢林和黑格尔艺术哲学的一致和差别:(一)从美学到艺术哲学;(二)艺术在精神活动中的地位及其与哲学的关系;(三)建构和反思:艺术的呈现方式与艺术门类的排序;(四)艺术的未来。

 

 

  在讲座的第一部分,先刚教授在与美学的比较中,澄清了谢林和黑格尔建立艺术哲学体系的重要意义。美学将艺术理解为仅仅给人带来感官刺激和休闲娱乐的腐败事物或服务于道德和宗教信仰的工具。而谢林首先提出“艺术哲学”(Philosophie der Kunst)这一概念,将艺术当作哲学的另一面,或者说艺术中的哲学或作为艺术的哲学。黑格尔同样认为艺术是自由的,但艺术哲学和其他哲学部门之间有着明确的界限,是“各种美的艺术的哲学”(Philosophie der schönen Künste)。

 

 

  在第二部分,先刚教授指出在艺术的地位及其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上谢林和黑格尔的观点差别。谢林继承费希特的理智直观思想,认为艺术是绝对同一性的最鲜明的表现,是理念在现实事物内的表现。艺术以“显白的方式”确证了哲学只能隐秘表达的东西,即行动和创造中无意识事物及其与有意识事物的原始同一性。黑格尔则认为艺术是精神实现自我认识目标上的环节。它位于绝对精神的层面,精神在这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自我认识”。但是,艺术仍只是直接的、感性的认识,因此并非自我认识的绝对方式,处于宗教的内在虔敬认识和哲学的概念把握之下。由此,黑格尔提出了艺术终结论:由于现代的宗教和理性文化已经达到了一个更高的阶段,艺术已经不再是认识理念的最高方式。艺术对于我们现代人已经是过去的事了。

 

  在第三部分,先刚教授指出谢林和黑格尔在艺术呈现方式的秩序问题上的分歧及其原因。谢林和黑格尔都认为艺术活动的目标是呈现作为整体的美。但是在具体的呈现方式上,谢林认为任何一个美都是完满自足的,而黑格尔则认为完满的美出现之前和之后有不完满的美。这种分歧的背后,是二人采纳了不同的原则。谢林依据于“建构”原则。建构原则要求揭示出理念与现实之间无处不在的绝对同一性。与之相关的想象力则是普遍者与特殊者的结合以及把握并呈现出这种结合的能力。因此,艺术家通过想象力创造的所有艺术作品,虽分为“无差别”、“实在的”和“观念的”三类,但就其从自己的角度直接地呈现出绝对同一性而言,在本质上并无高低之分,彼此之间也是独立的。而黑格尔依据于“反思”原则,以精神性或主体性的自觉程度为标准。既然精神性的表现程度有高低之分,那么各种艺术门类之间也有本质上的高低之分,从“象征型艺术”、“古典型艺术”到“浪漫型艺术”不断发展。而且,由于艺术受制于对象,因此它必将走向终结,向着更高的精神层次的过渡。

 

 

  在第四部分,先刚教授阐述了谢林和黑格尔对艺术未来的不同判断。先刚教授认为,按照黑格尔的看法,现代艺术既缺乏美的形式,又推崇纯主观的空洞内容,因而不是真正的创作。这种局面意味着艺术已经达到了自己边界,接下来只能让位于宗教和哲学去最终实现精神的绝对性。而谢林则认为古代艺术与现代艺术的对立是非本质的,在古代艺术里,普遍者显现为特殊东西或个体;在现代艺术里,个体或特殊东西显现为普遍者。艺术绝不会终结或死亡,而是始终与哲学平行,分享共同的命运。

 

 

  在讲座结束后,徐龙飞教授对讲座做了简要的总结,并提出了以下问题与先刚教授进一步交流:(1)艺术、宗教、哲学三种认识绝对者的方式有怎样的关联?(2)美是理念的感性呈现,那么这个理念是绝对的吗?或者说黑格尔的理念与柏拉图的理念之间有什么联系和区别?(3)美和善这两种价值是否相同?(4)艺术是精神自我之路的居间阶段,那么如何理解艺术-自我-认知的动态过程?先刚教授就这些问题进行了详尽的分析和回应。交流环节结束后,徐龙飞教授向先刚教授、筹办讲座的工作者和所有的观众表示感谢,欢迎感兴趣的朋友继续关注“哲学与现代世界”讲座。

 

 

 

(供稿:潘楚璇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