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经典世界中的《兰亭序》——一种哲学的视角”讲座纪要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名家邀请讲座

 

 

2020年10月25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道家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名家邀请系列讲座的第二场准时开讲。

此次讲座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山大学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少明教授主讲,北京大学哲学系郑开教授评议,北京大学哲学系孟庆楠教授主持。讲座题目是“经典世界中的《兰亭序》——一种哲学的视角”。

 

 

陈少明教授选取了一个十分独特的切入点和思考主题,体现了陈教授的学术旨趣与原创决心。陈少明教授在讲座一开始就指出,此次讲座是围绕《兰亭序》这一书法名帖展开的,核心问题在于:字帖的经典地位是如何形成的?他将从“经典世界”的视角出发,探寻“物”的精神意义。

 

陈少明教授首先提出,《兰亭序》是事、文、书的“三位一体”。《兰亭序》的缘起是“流觞曲水”这一有精神情调的事件,但不只是事件的简单记录,而是“锦秀文辞”的展现。出自《论语》的“不知老之将至”与出自《庄子》的“死生亦大矣”同时出现,体现了既尊圣人,又慕老庄的魏晋玄学传统。而书法则赋予了《兰亭序》神奇的外观,是作品的最后一道工序。

 

 

从历史和事件的视角入手,陈少明教授通过丰富的材料回溯和重构了《兰亭序》进入“经典世界”的过程。陈少明教授强调“成名”才进入经典,也才进入“历史”。《兰亭序》最初的二百多年靠“文”或“名”而非“帖”维持其影响,而真迹秘传至智永、辩才,并被唐太宗发现、设计夺取、拓临并举的过程为其带来了命运的转折,确立了字帖的典范地位。

 

以此为出发点,陈少明教授进一步分析了“临摹的现象学”。通过对智永、辩才、唐太宗等人临摹过程的分析,陈少明教授以高度理论性的视角重新诠释了何谓临摹并且直接区分了临与摹在思想意义上的根本差异。临摹是从模仿字形到追慕精神的过程,笔迹与个性具有高度的关联,而“遗迹”从在场的事物指向不在场理念。临摹是与古人“神交”的过程,成为了一种精神修炼。 临本是原作精神与临写者个性的融合,其中的佳品可能顶替失踪原作的地位。临帖的意义在于延续原作的生命,是一种类似于种的繁衍的谱系性扩张,大规模的临摹确立了原作的典范性地位。

 

 

在思想现场的现象学分析之余,陈少明教授还引入了关于《兰亭》帖的收藏与真伪问题的讨论。陈少明教授强调,《兰亭序》作为收藏品是审美与怀古双重价值的叠加,承载了书法这一独特艺术形式与文物的历史故事。《兰亭序》的真伪之争未有明确结论,但关乎真伪的信念具有强大的力量,所有关于真伪的质疑都进一步加强了其存在感。

 

陈少明教授“精神的碑石”这一对《兰亭序》的评价作结。他指出,《兰亭序》在经典世界中难以归类;从原作到临帖,从物质到精神,《兰亭序》在历史中进行了谱系式的扩散;书法艺术的特殊性在于书与文相联系,文跨越个体与代际,书写者是文的传承者。讲座的末尾,他引用了《兰亭序》的结语:“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他指出,真迹可以毁灭,但精神的碑石永存。

 

讲座结束后,郑开教授在评议时提出,被模仿是作品经典化的重要过程,不仅是书帖,中国艺术传统中的许多作品,如陶渊明的诗,都是如此。此外,他提出了能否以“临摹的诠释学”解释“临摹的现象学”的问题。

 

 

随后,主持人孟庆楠教授对讲座进行了总结,并收集了现场同学关于经典的诠释学、哲学的研究对象等方面的问题。陈少明教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解答

 

 

撰稿:嘉若曾、王子剑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