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被质疑的哲学——以清末民初四位学人四位学人的看法为例”讲座纪要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

名家邀请讲座

 

 

2020年10月24日下午,由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北京大学道家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北京大学哲学系名家邀请系列讲座准时开讲。此次讲座由中山大学哲学系教授李兰芬教授主讲,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张学智老师评议,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程乐松教授主持。讲座题目为“被质疑的哲学——以清末民初四位学人四位学人的看法为例”。

 

 

李兰芬教授首先提出了讲座所围绕的核心问题:哲学是否合适中国,或哲学是否是救心的智道?其中隐藏的三个问题:(1)哲学是什么?(2)作为外来的学术方式,哲学真的具有取代中国传统学术功能的可能吗?(3)前两个问题都与哲学的特性及其作用,该作何种理有关。围绕这些问题,李兰芬老师阐述并分析了蔡元培、傅斯年、王国维、欧阳竟无四位清末民初学人的看法和争论。

 

 

李兰芬教授阐述了蔡元培与傅斯年在是否应该“玄解哲学”这一问题上的辩与疑。傅斯年认为,中国传统人文学“玄”的特点使其与原来起源于西方、后被日本去儒学而强调理性的“哲学”(译名及学术形式)并不十分相关,并由此质疑隶属文科的“哲学门”的设立。蔡元培则认为,哲学作为新学术形式,能与中国传统人文学相融之特点恰在于其“玄意”,即综合、直观、全有的学科视角与方法,并强调哲学及其同样具有“玄性”特点的美育一样,在教化育人方面有大作用。傅斯年质疑的是,哲学之理性与人文学的距离。而蔡元培尽管肯定哲学的玄性特点有大作用,但其教育理念上,在后期更倾向“以美育代宗教”(回归至中国传统育人的方式),则表现了他隐藏着对哲学作为“学”的“成人”意义的疑虑。

 

在此基础上,李兰芬教授阐释了王国维对哲学的复杂态度与质疑。王国维在接触叔本华、尼采等非理性主义哲学后,挣扎于哲学玄远之维与切近人生问题的矛盾之中。李兰芬教授指出,王国维给哲学提出的质疑,不是哲学的涵义问题,而是哲学的功用与其实现方式是否完满的问题。这一质疑的侧重在于:哲学功用及哲学方式是否合适解决人的问题?显然,当时的学人无不因反感宗教,而倾向于“人的哲学”,夸赞哲学理性对宗教神性的战胜。但问题是,哲学被过分地强调与人、与人认识具体事物的理性相关时,其超越的脱俗性必然被泯灭。王国维纠结的是,哲学作为玄学而表现的脱俗如何才能与从事哲学的个人必具的理性结合?

 

随后,李兰芬教授阐述了欧阳竟无站在佛教立场上对哲学的拒斥。尽管欧阳竟无几乎与其时大部分民国学人一样,基本从进化论的角度来赞扬近代哲学对人性的重视,并将哲学对人的重视与理性的分析方式关联。但他同时特别指出:这种多少有点「去神化」的人学哲学,这种坚信以人的理性或激情(意志)可以直面和弄清事物、人、社会存在发展的本质(真相)的哲学理论,即使涉及人性,涉及社会的伦理、政治或宗教问题,它仍是以人的角度去判断和衡量的。哲学的被质疑,在欧阳竟无那里,则转变为对从事哲学的人太信任理性而不懂同时限制理性功能、不懂哲学与哲学家也有人的限度的严厉批判。

 

讲座的最后,李兰芬教授强调,哲学为何与哲学何为,哲学之用与哲学之限,仍然是未曾解决、亟待反思的问题。哲学在近现代初期被不同类型的学人质疑除涉及其中的学科如何建制,及与中国传统学术的关系等问题外还有两个关系哲学特性的问题值得思虑一是哲学玄远之维所现的超越性能走多远二是哲学理性(论理)方法的可证性能严格、精确到什么程度。哲学、尤其是哲学家如不具备自我批判的自觉,不清醒自我的限度,是否真能具备教化“成人”(自我、社群、自然、天道和谐)的作用?

 

 

讲座结束后,张学智老师对讲座进行了评议。张学智老师提出,做哲学的态度和初心可能就是“执”,当然,也不能“执而不化”。哲学有多种不同形态,学者自己适合做什么样的哲学,需要在学术实践中进行长期的探索与反思。

 

这场讲座为我们呈现了非常复杂且具有高度理论价值的近代中国思想现场,作为本学期名家邀请系列讲座的第一讲,具有深刻的开场与点题意义。

 

撰稿:嘉若曾、王子剑

审定:李兰芬 教授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