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哲学系赴甘肃灵台开展“聚焦基层发展,聆听时代之音” 思政实践课程

 

8月24日至8月27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师生在甘肃省灵台县开展“聚焦基层发展,聆听时代之音”主题思政实践课程。哲学系党委书记束鸿俊、党委副书记李林、团委书记段锐担任任课教师,哲学系2019级博士生陈辞达、2019级硕士生山冲、2019级硕士生林凯杨担任助教,2018级、2019级本科班共19名同学参加课程。课程采取线上线下结合方式,任课教师、助教以及5名同学实地调研,14名同学在线参加。

 

 

一、走访龙头产业基地,感受农业发展动力

8月25日上午,哲学系在甘肃省平凉市灵台县举行哲学系与灵台县人民政府共建思想政治实践课教育基地授牌仪式暨课程启动仪式。灵台县委副书记、县政府县长王度林,哲学系党委书记束鸿俊,县委常委、组织部部长程跟会,哲学系党委副书记李林,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杨崇科,县政协副主席曹菊梅,团县委书记杨春丽,哲学系团委书记段锐,西屯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周海鹏出席仪式,参加活动的还有灵台县相关部门工作人员、哲学系赴灵台思政实践团全体助教和同学。

授牌仪式后,实践团围绕“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深入农业生产一线展开调研,先后前往海升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盛丰农牧业综合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和甘肃金沃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三家现代化农业产业基地进行参访,并与企业负责人、基层干部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了具有“四省两高两早”(省水、省肥、省土地、省劳力,高产出、高品质和早挂果、早见效)生产优势的矮砧密植集约高效栽培示范园,以及“国有公司+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新型产业扶贫模式。这对同学们初步了解当地农业产业布局,调研县域农业发展与扶贫工作经验具有直观的推动作用,行程充实、成果显著。

 

 

 

 

下午,实践团与灵台县畜牧兽医中心、果业办和蔬菜办的主要负责人,以及灵台县盛丰农牧业有限责任公司负责人等举行座谈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14名线上参与的同学通过腾讯会议参与互动。与会嘉宾围绕灵台县农业发展取得的成就、脱贫攻坚的进程以及农牧业的发展方向和未来规划等问题向实践团进行介绍,并就农产品销售、延长农业产业链、农业生产技术革新、农业科技人才引进等话题与实践团展开深入交流。座谈过程中,同学们专心听讲,认真思考,踊跃发言,在热烈的互动交流中,实践团对灵台县的产业发展状况有了更加全面、具体的认识。

 

 

随后,实践团召开每日评议会,同学们畅所欲言,就实践中了解到的环境污染、生态农业、扶贫措施等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束鸿俊老师对当天活动进行小结,并对同学们开展每日评议以及后实践进行了指导。他指出,从宏观层面看,灵台县的脱贫攻坚工作与产业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和鲜活缩影,是青年学生了解基层建设现状,感知国情社情民情的生动课堂;从学生成长角度看,调查研究灵台县县情是青年学子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寄语精神的大好机会,希望参与这次实践的同学们能够牢牢把握机会,真正深入到基层、深入到群众中去,读好“国情书”、“基层书”、“群众书”,汲取专业课本中没有的知识,不断充实头脑,进一步坚定到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的志向。

最后,实践团前往灵台县第一中学为全校师生发表励志演讲,并走进高三各班为应届学子加油鼓劲,为基层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二、走访扶贫示范乡村,感悟青年奋斗初心

8月26日上午,实践团在邵寨镇党委书记王永,邵寨镇党委副书记、镇政府镇长王海涛的带领下,走访了雷家河村易地搬迁安置点。实践团通过介绍和深入走访了解了基层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的举措、村民的切身感受以及发生在当地脱贫攻坚战中的感人故事。雷家河村地处邵寨镇西北部,坐落在群山之间,是邵寨镇三个贫困村之一。全村共177户506人,2014年底建档立卡贫困户96户274人,到2019年下剩贫困人口1户4人,贫困发生率下降至0.79%,已实现整村脱贫。2017年,雷家河易地搬迁扶贫工程正式启动,有效改善了全村人居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践团成员了解到,易地搬迁工程的主要对象是居住在C、D级危房和窑洞的农户,采用在靠近中心村,交通较便利的马家沟社集中置换土地的方法,统一修建了三种户型的住房,大部分搬迁费用由政府承担,最为贫困的农户最多只需要出一万元。如今的安置点干净整洁,绿化优美,青瓦白墙的房屋井然有序,篮球场,卫生所等设施一应俱全。期间,实践团在“幸福大院”走访,了解到这里是专门为安置有自身发展困难,无建房能力的贫困农户所建,全部费用由政府承担。为了保证老人的健康状况,常有工作人员定期提供身体检查,代替买药等服务,极大方便了住户的生活。

结束雷家河村的调研后,实践团前往3A级旅游示范村干槐树村,调研了村里农业、旅游业和电子商务的发展,亲身感受了当地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显著的发展成果。

 

下午,实践团临时团支部邀请到了8位奋斗在基层一线的扶贫干部和选调生代表共同开展座谈会形式的主题团日活动。扶贫干部与选调生就参加基层行政工作的源起、经历、工作中遇到的挑战,克服挑战后的经验感受,取得的成绩,对地区未来发展和工作前景的展望等多方面与实践团进行了交流。线上线下的师生认真聆听,在提问环节对他们的工作、生活情况以及当地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访谈。各位干部以亲身经历讲述了扶贫路上的感人事迹,诠释了扶贫干部的担当和情怀,展现出青春要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精神风貌。会后,参与活动的学生表达了他们对扎根基层,矢志奉献的初心和精神的深切体悟。活动最后,临时团支部在团支书王子路的领誓下,重温了入团誓词。

 

 

当晚,实践团各小组还举办了《之江新语》线上读书会和当日的评议会,交流一天的实践收获和感悟。通过本次读书会,结合两天以来的实践学习经历,同学们对于习近平同志的治国理政思想和基层治理的态度与方法有了更为深入的理解与体会。

 

三、感受灵台历史文化,学习乡村党建引领

8月27日上午,实践团参访了甘肃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灵台县博物馆。灵台县博物馆现有馆藏文物7453件,其中一级文物49件,二级文物442件,三级文物1219件,珍贵文物数量位居甘肃省基层博物馆前列,尤其以西周、秦汉青铜器比较著名。灵台县博物馆2008年5月向社会免费开放,2009年被国家文物局评为“国家三级博物馆”,011年12月被甘肃省委宣传部命名为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实践团依次参观了序厅、《历代陶瓷》、《金华物萃》、《西周瑰宝》、《佛国遗珍》、《丹青堆绣》等专题展,聆听了自仰韶文化陶器开始,齐家文化陶器、碳化谷子等文物的历史故事和当地保护壁画等工作事迹,了解每一件文物在当时的实用功能,比对了不同时代的审美和风格的差异,体会了当地不同时期的生活风貌,挖掘了文物背后蕴含的时代风韵,也感受到灵台县对于文化古物的重视与保护。

 

 

接着,实践团来到中共灵台工委纪念馆。灵台县地处黄土高原南缘,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解放前处于国民政府的统治之下,经济萧瑟,民生困苦。早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就有进步青年参与革命活动。1935年以后,中国工农红军和人民解放军多次过境灵台,传播了红色的火种。1947年10月,灵台中共工委成立,扛起了领导灵台人民进行革命战争的大旗,在短短两年的时间内,灵台工委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壮大,广泛发动群众进行了一系列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在灵台革命史中写就了光辉的一页。

 

 

之后,实践团来到了城关中学。据城关中学冯校长介绍,城关中学创建于1986年,于2014年搬到现校址,在国家的资金帮扶下,建成了综合教学楼、实验楼、艺术楼,宿舍楼以及相配套的基础设施。此外,学校在重视学生学业教育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校内社团类型丰富,总共可分为六大类,共42个社团,例如:剪纸社、素描社、舞蹈社、跆拳道社等。社团活动于每周四下午举办,主要参与人员为七年级与八年级学生,学生参与度高,素质教育效果突出。

 

随后,实践团到达在建的皇甫谧养老中心和县体育中心,了解到县政府为当地民生事业付出的巨大努力。

 

 

 

下午,实践团来到皇甫谧文化园。皇甫谧是著名的针灸鼻祖,出生于灵台县。皇甫谧在艰难困苦中把自身的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通过牺牲自我的伟大精神对中医学作出了卓越贡献。为了纪念皇甫谧和他的故乡灵台,还有一个穴位名叫“灵台穴”。皇甫谧在以身试针时曾经说过,医学出不了丝毫差错,不在自身尝试,又如何救助更多的人。皇甫谧的这种敢为人先、甘于奉献和牺牲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最后,实践团到达最后一站白草坡村调研乡村党建和基层治理工作。白草坡村是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党建工作和脱贫攻坚工作均取得突出成绩。在村部宣传栏中有党支部工作标准化建设等各类信息,村支书任银珠表示,公示的还有相对应的工作手册、干部工作的内容与标准,这使得村里的党员干部、预备党员等能够明确自己的职责,对展开基层党建工作大有裨益。村里重要事务会通过民主讨论、投票等方式决定,这充分体现了基层工作的透明度,也充分提高了人民对于村内事务的参与度,充分展现了蓬勃有力的民主制度。此外,村中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用以协调、帮助、简化村中的红白事宜,极大改变了乡风民风,向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前进

 

 

晚上,实践团召开了线上小组评议会。通过第三日的实践活动,同学们感受到了灵台丰厚的文化底蕴,也对乡村文化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

 

四、结语

综合考虑疫情防控等因素,本次课程采取线下、线上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走访当地产业、入村实地调研、入户深度访谈、与基层扶贫干部和选调生座谈交流等调研方式,紧紧围绕循环经济与现代农业、脱贫攻坚与扎根奉献、社会保障与基层治理三条线索,深入了解和学习当地产业发展、精准扶贫、基层治理和乡村建设经验,同时通过开展主题团日活动、读书研讨会、每日评议会、主题交流分享等活动提高线上同学参与度,保证课程教育效果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本次实践中,哲学系赴灵台思政实践团延续了哲学系“知行合一”的优良传统,努力把知识和实践结合起来,走进灵台、了解灵台、奉献灵台,也将尽己所能为灵台发展建言献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