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哲学与现代世界”系列讲座第一季回顾

 

   2020年上半年,肆虐全球的“新冠”疫情为人类正常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了严重的阻碍,但人们的思想却并没有因此而陷入停滞。与此相反,这场疫情让人们比以往更加强烈地意识到彼此之间真诚对话和相互理解的可贵。而对于人与人之间的对话和理解来说——尤其是当这些对话和理解是围绕着有关人类共同命运的最深刻、最普遍的议题时——哲学无疑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果说处于剧烈变动当中的现代世界让人们感受到了对哲学的需要,那么发达的网络技术则为人们在非常时期的哲学交流提供了有效手段。利用网络直播互动的方式,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携手北京大学哲学系于今年5-6月推出了第一季“哲学与现代世界”系列线上讲座,与北京大学乃至全国各地的哲学专业师生和爱好者们共同探讨现代世界中的哲学问题。

 

 

第一季讲座回顾

 

 

5月15日:

中国人为什么热衷德国哲学?

 

 

5月15日晚7点,著名哲学史家、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赵敦华老师为我们正式拉开了系列讲座的序幕。赵老师的讲座以“中国人为什么热衷德国哲学?”为主题,首先提纲挈领地勾勒了德国哲学在中国的接受史,指出在清末民初以来的西学东渐过程中,在最初期短暂的冷漠后,中国人接受德国哲学的方式和策略虽历经变迁,但却始终对其保持热衷。赵老师接下来分析了中国人之所以热衷德国哲学的原因,指出其与中国固有思想传统之间的内在关联。最后,赵老师仿照尼采的方式,尝试对德国哲学做一番“价值重估”,指出深厚的历史感、强烈的启蒙观念和对人的尊严的推崇、以及逻辑的体系和体系性的逻辑是其三大特征;但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其中一些特征却使哲学变得固步自封,无法充当理解现代世界最有力的思想工具。

 

 

 

5月22日:

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水法老师主讲“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韩老师的讲座分“人工智能时代的特征”、“传统人文主义的核心”、“人的性质的变化”、“人文主义的未来关切”和“人文主义的新维度”五个部分展开。韩老师强调,“人是什么”仍然是哲学的核心问题,但在人工智能时代,人的性质——包括人的生物性质和相对地位——会发生重要变化。我们既不应当忽视这些变化,也不必对这些变化感到悲观乃至恐惧,因为自从有人类以来,人的性质就一直都在变化着。问题的关键在于正确认识这些变化,并在此基础上确立新的社会规范,建构新的正义原则等。承认人类前途的最终不确定性,与此同时又坚持人类的自主性和理性的多样性,这就是韩老师设想的人文主义的新维度的基本主张。

 

 

 

 

5月29日:

西方种族主义的历史和现状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助理教授项舒晨老师主讲“西方种族主义的历史和现状”。项老师指出,尽管科学研究已表明并不存在生物学意义上的种族,但当下的许多现实事件却不断提醒我们,种族主义在西方仍然十分盛行。一个很可能让人感到震惊的事实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不管是洛克、休谟、康德等鼓吹自由和人权的启蒙哲学家,还是富兰克林、林肯、罗斯福、丘吉尔等形象颇为光辉的政治家,都曾公开发表过种族主义的言论,都强调种族等级的自然正当性。究其缘由,肇端于亚里士多德的“野蛮人”观念和自然奴役理论在其中发挥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此外,同样源自古希腊的“东方专制主义”观念也成了西方人心目中根深蒂固的刻板印象。这一观念在黑格尔的历史哲学中得到了系统性的发展,并在19世纪末演变为德皇威廉二世宣称的“黄祸论”。项老师认为,当我们认识到西方种族主义背后这些错综复杂的思想根源后,我们就不会对它在当代的死灰复燃感到意外,同时也应当学会批判地看待这一思潮,并对其在现实政治中扮演的角色保持警惕。

 

 

 

6月5日:

康德哲学中的‘过度决定’问题

 

 

北京大学哲学系暨外国哲学研究所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韩林合老师讲授“康德哲学中的‘过度决定’问题”。韩老师在讲座中首先系统分析了康德哲学中的“自然”、“自由”、“因致性”等主要概念,并阐明了康德对人类行动结构的理解。在此基础上,韩老师引入了当代心灵哲学中的“过度决定”问题,即如果某个事件已经充分地被一个或一组事件所决定,那么它就不可能受到其他事件的决定。韩老师指出,表面上看,康德的行动理论似乎也面临类似的问题:人类行动作为现象界当中的事件,似乎已经充分地为现象界中的自然原因所决定,因此属于理智世界的“自由的因致性”就无法成为行动的原因。通过辨析康德的先验唯心论和当代心灵哲学中主流的自然主义伴生论之间的差异,韩老师认为这个问题并不构成对康德哲学的实质挑战。

 

 

 

6月12日:

从语言的角度看世界与从世界的角度看语言

 

 

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哲学系教授叶闯老师主讲“从语言的角度看世界与从世界的角度看语言”。叶老师首先通过几个直观的例子表明,真语句与世界之间的关系远比人们通常设想的要复杂。在此之后,他介绍了当代语言哲学前沿的两个重要概念:关于性(aboutness)和使真者(truth-maker)。前者涉及“从语言的角度看世界”:传统的语言哲学中,人们一般满足于用“必然真”的概念来刻画命题内容的同一性,但这种刻画方式在语义学、逻辑学、伦理学、认识论和心灵哲学等领域中会产生许多不合理的理论后果。通过引入“关于性”概念,人们有望解决这些问题。“使真者”的概念则涉及“从世界的角度看语言”:这里的问题是,有一些真语句(如关于抽象对象或理论事物的语句以及否定存在句等),其之所以为真,似乎无法用世界中任何事物来加以说明。如何解决这类语句的“使真者”问题?叶老师指出形而上学奠基与本质主义是两种当前较为流行的策略。

 

 

 

6月19日:

人工智能体有自由意志吗?

 

 

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南星老师在讲座中讨论了“人工智能体有自由意志吗?”的问题。南老师首先指出,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人们普遍感到人工智能具有某种自主性,但另一方面,传统哲学家大都认为无论多么精致的机器都不可能具有自由意志。为了有意义地探讨人工智能体的自由意志问题,南老师介绍并发挥了英国哲学家司倬森(P. F. Strawson)著名的“反应态度”理论,指出人的自由意志之所以重要,根本原因在于它对于正常的人际关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南老师认为人工智能体从原则上来说可以满足人际关系(或人-机关系)所要求的全部条件,因此人工智能体从原则上来说可能具有自由意志。但在实践层面上,人们似乎缺乏制造拥有自由意志的人工智能体的充分动机。

 

 

   从以上简短的回顾可以看出,第一季的六次讲座题材多样,风格各异,既有对哲学传统的整体勾勒,又有对重要哲学家的个案分析;既有对经典问题的最新诠释,又有对前沿领域的积极探索。尽管有如此多的不同,但讲者们都力图将经典的哲学问题与公众的现实关切联系起来,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向听众传达出深刻的哲学思考。

 

   讲者们的努力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数量上来说,每场讲座的现场听众以及收看视频回放的观众都达到了万人(次)以上,这是传统的线下讲座无论如何都无法企及的;从质量上来说,在每场讲座结束后的交流互动环节,都有听众提出了相当深入、甚至富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进行回应,讲座中涉及的许多重点和疑难问题都得到了进一步的澄清和深化。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