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郭湛波先生著作版本和遗著手稿的学术价值

作者:杨学功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在中国现代哲学的初创时期,郭湛波树立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另一个典范。他所开创的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方法论的社会史研究范式(以思想见长),既不同于胡适范式(以考证见长),也不同于冯友兰范式(以哲学见长)。具体而言,郭湛波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奠基人,其所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初名《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是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该书自1935年出版以来,多次印行,影响深远。惜乎该书只从戊戌变法写到20世纪30年代,郭湛波先生1949年去台后的后续研究情况,大陆学界所知甚少。

2019年12月6日,我突然收到中国驻澳大利亚墨尔本总领馆侨务领事吴萌先生的一封邮件,内中说:

我们墨尔本领区有一位台胞郭金陵女士,她是已故学者郭湛波的女儿,其手中有郭未出版的《近七十年中国思想史》的手稿以及其他一些零散的手稿,大约有四五箱。郭女士遵循其父遗愿,想让其父的作品在中国大陆发扬光大。联系您是想看看您这边是否对立项研究这些手稿有兴趣?如需要,我可以请她先把手稿的封面、总量等情况拍个照以供参考。当然如果您这边能申请出差来这边亲自看看是最好的,我们领馆可以出具邀请函。

经吴萌领事引荐,我与郭湛波先生的女儿,现居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郭金陵女士建立了联系。郭女士告诉我,郭湛波先生的全部遗著手稿均完整无缺地保存在她那里,并且表示愿意提供出来扫描、整理、研究和出版,她也愿意提供其他一切可能的支持与协助。

我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大学本科期间就阅读过郭湛波先生的名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90年代和21世纪以后大陆出版的各种版本也有收藏。从2013年至今,我连续为北大哲学系各专业硕士研究生开设共同必修课“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现代思潮”,该书是重要参考书之一。借此机缘,我收集国内外相关资料,对郭湛波先生的生平和著作版本做了初步考证。

 

一、郭湛波先生生平

郭湛波先生原名郭海清(字湛波)。1905年5月出生于河北省大名县(今属邯郸市)。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先入邢台的河北省第四师范任训育员,后回到家乡大名县的河北省第七师范任训育主任。但是这段短暂的教育管理经历并不愉快,尤其是在七师,他卷入了该校历史上一次著名的学潮,受到一些学生的攻讦。因疲于对学生的管教和对学潮的应付,郭湛波感到在现有岗位上很难发挥自己的专长。于是他在1933年秋离开七师,来到了自己曾就学的北平,致力于近代中国思想史的研究和著述。

1934年9月,郭湛波完成了《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的写作,1935年11月由北平大北书局出版。作为中国近代思想史(在当时是中国当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该书出版后市场反应很好,三个月后即收到再版请求。经增补修订,1936年8月由北平人文书店再版。书名由当时清华大学教授冯友兰先生建议,改为《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这是郭先生的成名作,也是他的代表作。

 

 

郭湛波先生青年时期的照片

1937年七七事变后,郭湛波曾在北平师范大学国文系任教,并秘密从事抗日活动。1940年12月24日,因为组织遭破坏,他以“领导学生抗日,扰乱后方,破坏军纪”的罪名被逮捕,经多番审讯后关押在北平第一监狱外寄人犯临时收容所,代号四三三,直到1943年2月9日才被释放。在国民党中央党部所派韩家兰的帮助下,6月逃离北平避居洛阳(韩家兰则殉难于北平),9月9日到达重庆。郭湛波后来曾撰文悼念牺牲在北平狱中的龚世仪、葛继恩两难友,1944年发表在《中国青年》杂志上。

1945年秋抗战胜利后,郭湛波被派至北平接收国立各大学,任临时大学训导长。次年夏转赴南京。1948年国民党行宪,郭湛波当选为第一届“国民大会”代表。有资料说他曾在中央大学任职,可能就在此时。

1948年冬,郭湛波离宁赴广,次年(1949年)夏到台湾。到台湾后,郭湛波成为政学两栖人物。他在“立法院”担任经济、外交委员会秘书和编审,直到退休。除担任公职外,他还从事著述,完成了《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补编》《中国中古思想史》《近代中国思想史》等著作,均由香港龙门书店出版。

郭湛波退休后转任教职,在私立中国文化学院(1980年改名为中国文化大学)哲学系讲授“中国哲学史”和“孔孟荀哲学”,在私立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讲授“近代中国思想史”。我看到的郭湛波先生最后的文字是1972年12月17日为《近代中国思想史》新版(香港龙门书店1973年3月初版)所写的“自序”,其中说:“本书开始撰写自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战争始,第一人为康有为,所以,一九三九年日人神谷正男译为日文时改名为《现代中国思想史》。现改今名,自应从一八四〇年鸦片战争讲起。本人自本年初担任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此课,与诸生讲授,即自龚自珍、魏源讲起至一八九四年,已讲授完毕,俟再版时加入。”由此可推测,最迟在1972年,郭湛波已从公职退休。

 

郭湛波先生与于右任先生合影(1960年代在台湾)

郭湛波先生是何时去世的,因未查到确切资料,不得而知。后经询问现居澳大利亚墨尔本的郭湛波先生女儿郭金陵女士,方得知郭先生逝世于1990年,享年85岁。但是,对郭先生1949年去台后的情况,特别是他关于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的后续研究情况,大陆学界所知甚少。

下面介绍我目前收集和考证郭湛波先生著作版本的情况。

 

二、早期三部著作简介

经查考,郭湛波先生在其名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之前,已经出版了三部著作,分别是《辩证法研究》(1930年),《先秦辩学史》(1932年),《论理学十六讲》(1933年)。本文合称为“早期三部著作”(见下图)

 

 

《辩证法研究》(景山书社1930年11月初版)复印本的封面、扉页和版权

《辩证法研究》是我查找到的郭湛波先生的最早著作,北平景山书社1930年11月初版。该书原版已难寻觅,我通过孔夫子旧书网购得一部复印本,内容完整,字迹清晰。

 

 

《先秦辩学史》(中华印书局1932年10月初版)封面和版权

《先秦辩学史》,北平中华印书局1932年10月初版。这是郭湛波先生早期三部著作中最有影响的一本,被誉为“第一本中文版的中国逻辑学史专著”。这是因为,胡适的《先秦名学史》虽然写得更早,却是用英文写的,当时还没有中文译本。据郭湛波当年8月为《先秦辩学史》所写的“自序”,该书在写作过程中曾得到胡适、徐炳昶、傅佩青、嵇文甫等学者的指点,书名则由马叙伦题写。关于该书还有一个有趣的传说:郭湛波写成此书后,由中华印书局自费出版。为了筹措出版经费,他的父亲卖了八车豆子,并且对他说:“小啊小!你念书我供得起,你写书我可供不起啊。你写了一本书,就卖了我八车豆子。”郭湛波因此获得了“郭八车”的绰号。

传说的真假暂且不论,《先秦辩学史》的学术观点值得关注。该书断言中国的论理学就是辩学,而辩学的存在止于先秦。它始于邓析,由公孙龙集其大成,至《墨辩》得到完善,荀子以后则成为绝学。而因明和逻辑都是外来的,所以中国的论理学只有先秦辩学可讲。该书的观点经受了时间的检验,新近出版的《中国逻辑史》认为,该书“提出了不少独到的见解,至今仍不失一本全面系统研究先秦辩学较有成就的中国逻辑史专著。”(周云之主编:《中国逻辑史》,山西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第427页。)因此之故,在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该书先由上海书店影印出版,随后又由上海古籍出版社整理出版了简体横排本(见下图)。影印版和整理版我都有收藏。

 

 

《先秦辩学史》(上海书店1992年影印版)封面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年版封面

《论理学十六讲》是郭湛波早年的第三部著作,北平中华印书局1933年8月初版。由于以后没有再版,该书原版已难寻觅,我通过孔夫子旧书网购得一部复印本,内容完整,字迹清晰。(见下图)

 

 

《论理学十六讲》(中华印书局1933年版)复印本封面、扉页、版权

郭湛波早年的三部著作,是他在25—28岁之间写作和出版的。其中《辩证法研究》(1930年)完成之时,他还在北大哲学系读书;《先秦辩学史》(1932年)和《论理学十六讲》(1933年),则完成于他刚大学毕业后不久。由此足见其天资聪慧,年少成名了。

 

三、代表作《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的版本

如前所述,《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是郭湛波的成名作,也是其影响最大的代表作。正因为此,该书版本较多,需要多花些笔墨介绍该书的内容和版本情况。

该书初稿完成于1934年9月,成稿后作者请胡适、冯友兰、张申府等先生指导,并采其说增加和改正多处,于1935年11月由北平大北书局出版,原名为《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由冯友兰先生题写书名。初版《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已难寻觅(北大图书馆有藏),我从孔夫子旧书网购得一部复印本(见下图),字迹清晰,内容完整。

 

 

《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大北书局1935年版)复印本封面、扉页题字

由于该书出版后市场反应很好,三个月后即收到再版请求。经作者增补修订,并接受冯友兰先生的建议改名为《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由北平人文书店于1936年8月再版。作者在“再版自序”中说:“本书原名《近三十年中国思想史》,但本书始于康有为,自康氏思想之成熟,至今日,约五十余年。有一天清华大学文学院院长冯芝生先生对我说,‘本书自康梁起,至今日已不只三十年,不如改为五十年,较名符其实;再说五十年是半世纪。’所以现在从冯先生建议,改为《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

80余年过去了,这个版本现在已不易得,所幸我通过孔夫子旧书网购得一部原版(见下图),内容完整,品相上佳。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人文书店1936年版)封面、扉页、版权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人文书店1936年版)书脊、封底、再版自序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北平人文书店1936年版)插图和三二二页

从戊戌变法到五四运动乃至20世纪30年代的中国社会,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严重的民族危机和剧烈的社会动荡。郭湛波先生的《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展现的就是那个社会思潮波澜壮阔、群星璀璨的文化狂飙时代。全书共分八篇,除导言(第一篇)外,分别从五十年中国思想之演变(分上、中、下三篇,第二篇至第四篇),五十年来中国思想方法(第五篇),五十年来中国古代思想之整理与批评(第六篇),五十年来中国思想论战(第七篇),五十年来西方思想的介绍(第八篇)等角度,对戊戌变法至20世纪30年代近半个世纪的中国思想史进行了梳理和论述,并对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章炳麟、王国维、孙中山、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吴敬恒、梁漱溟、张东荪、冯友兰、张申府、郭沫若、李达、陶希圣等近二十位不同阶段、不同流派、不同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的思想做了具体介绍。全书体例新颖,有纵有横,有浅有深,有断有联,别具一格。该书虽难免草创期的粗疏之处,但筚路蓝缕之功不可没。事实上,它为以后的思想史研究树立了典范,特别是对侯外庐先生领衔的《中国思想通史》研究和写作产生了重要影响,至今在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中仍是一部被频繁援引的著作。该书关于近五十年中国思想之演变的叙述,可以说是全书最重要、最精彩的部分。作者基于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的方法论,从社会经济组织的变动决定思想变更出发,将近五十年中国思想的演变分为三个阶段,为我们勾勒出近代中国思想史的基本脉络。由于书中所介绍的许多人物还活跃在当时的学界,郭湛波有幸直接与胡适、张东荪、冯友兰等学者“亲自见面询问,或通函聆教”。但是本书并未囿于私情,而是坚持学术立场,秉笔直书。正如作者在“再版自序”中所说:“本书自有一种观点和方法,所用的方法是新的科学方法——即唯物辩证法和辩证法唯物论——作者之所以用这种方法,并非有什么成见和信仰什么主义,只是相信在今日只有这种方法能解决问题,较为妥当,不得不用它。并且作者还有一种野心,想用这种方法和观点,来分段写一部整个的《中国思想史》;现在这一部不过《中国思想史》中之一段。……本书以大无畏的精神,纯粹站在学术立场上,无任何党派的背景,以真理为依归,无丝毫成见;不畏权势,不循私情;本书所述各家,有许多为作者亲授业之师,但不因师生之关系,而抹杀自己之见解,仍要秉笔直书”。

该书出版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1939年,日本学者神谷正男译成日文出版,定名为《现代中国思想史》(东京生活社1939年印行)1950年,法国学者O.Briere译成法文出版;1952年,美国汉学家谭维理(Laurence G. Thompson)又译成英文本(Fifty Years of Chinese Philosophy),在伦敦出版。由此足见该书受海内外人士欢迎与重视的程度。

据郭金陵女士介绍,这本书还发挥了独特的作用,挽救了郭湛波的生命。前面曾提到,在抗战时期,郭湛波因秘密从事抗日活动被日本人逮捕,关押在北平第一监狱外寄人犯临时收容所,受尽了坐老虎凳、灌辣椒水等酷刑。后来,日本人了解到日本学者神谷正男翻译的《现代中国思想史》(东京生活社1939年版)的作者也叫郭湛波,当时这本书在日本很畅销,就问他是不是该书的作者。郭湛波回答说:“不必问了,要杀要剐由你们。”日本人说:“我们不杀历史学者,如果能证明你确实是这本书的作者,可以放了你。”日本人又找到郭湛波的妻子胡希慧女士,了解到郭湛波就是该书的作者,而且他被捕前正在写另一本书《中国中古思想史》,尚未完成,刚写了一半。日本人看了两本书的手稿后,就把郭湛波放了,让他回家继续写书。

1949年郭湛波先生去台湾后,虽然担任公职,但仍不忘著述,完成了《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补编》等著作。到了1966年12月,承美国芝加哥大学远东图书馆之协助,香港龙门书店在印行《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补编》时,与正编合梓一同出版。编者在《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补编》“出版说明”中说:“本书店前承美国芝加哥大学图书馆协助,得以原书影印。惟以原著自初刊迄今,已逾三十载,而此三十年中,人事沧桑,学术思想,立异树新。著者瞩目时艰,因就前书未及者,益事增订,著成‘补编’梓行。”

香港龙门书店印行的“正补合梓”版,我收藏有两种版本:一本更名为《近代中国思想史》,是我于2017年到台湾政治大学参加学术会议,利用余暇在台湾大学校门外面的茉莉二手书店购得的;另一本是新近从孔夫子旧书网购得的,封面仍用原名《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不过,两种版本的版权完全相同,印的书名都是《近代中国思想史 正补合梓》,出版日期也相同,都是“一九六六年六月印刷,一九六六年十二月发行,一九七三年元月再版”。(见下图)

 

 

《近代中国思想史》(香港龙门书店1966年初版,1973年1月再版)封面、书脊、扉页、版权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香港龙门书店1966年版,1973年1月再版)封面、书脊、版权、目录

以上两种版本,只有封面和书脊所印书名不同,内容和版权则完全相同。

作为郭湛波先生的代表作,该书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山之作。大陆除了各大图书馆收藏的原书外,有的图书馆也收藏了香港龙门书店印行的“正补合梓”版。改革开放后,上海书店1989年影印出版的“民国丛书”第一编第6册收入了本书(见下图)

 

 

《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上海书店“民国丛书”1989年影印版)封面、扉页、再版自序

20世纪90年代以后,大陆又陆续再版印行了至少4种简体横排版(参见下图),可见该书影响之广泛、深远。

 

 

改革开放后大陆出版的郭湛波先生《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4种版本的封面,自左至右依次为:山东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 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年版 岳麓书社2014年版

 

四、《中国中古思想史》简介

1967年12月,香港龙门书店出版了郭湛波先生的新著《中国中古思想史》(见下图)

 

 

《中国中古思想史》(香港龙门书店1967年12月版)封面、版权

“出版说明”交待了该书的内容及缘起:“本书所谓‘中古时代’,指秦至北宋约一千二百年(纪元前二二〇——一〇二〇),由秦始皇之求签、封禅,迄宋真宗之求签、封禅,为中国宗教思想最发达时代。著者于一九三三年间在北京大学从胡适先生治‘中国中古思想史’,此编乃当日听讲所作笔记。胡氏研治中国中古哲学,曾于一九一九年由北大出版部印有《中古哲学史》前七章,一九三零年印《中国中古思想史长编》(前九章),一九三二年印《中国中古思想史的提要》(十二讲)。……然迄未完成系统之《中国中古思想史》著述。是书据胡氏讲授《中国中古思想史》笔记为纲目,并参考所引资料汇集成帙,凡二十九篇,按秦、汉、魏、晋、六朝、隋、唐各时代之宗教思想,学术源流,作一系统之综述。”

郭湛波在1967年10月的“自序”中更详细地说明了他当年听胡适先生讲课的情形及撰写和出版《中国中古思想史》的经过:“胡先生的《中国古代哲学史大纲》,是从他的《先秦名学史》(英文)而来,为时甚短。而治中国中古这一段则甚长,可以说从一九一九年(民国八年)起——出版《中古哲学史》前七章(北大出版部)一直到他去世,大部时间都用在这方面。……而《中国中古思想史》未完成而逝世,真是中国学术上一大憾事!一九三三年秋,我从家乡回到北平工作,主要目的是在校时功课没读好,尤其是想听胡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的功课,当时住在北平宣外达智桥,每次到北大红楼听胡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只讲中国中古这一段。一九三五年殷汝耕叛国,成立‘冀东防共自治政府’,政府设在通县,因此省立通县女子师范学校,迁到北大文学院与理学院之间的东高房,我也随校迁居北大地质馆旁边——松公府夹道三号居住,以便继续听胡先生所讲的‘中国中古思想史’,并印发《中国中古思想史的提要》。此时,日本侵华日亟,到一九三六年‘西安事变’发生,全国沸腾。一九三七年二月国共合作抗日,延安改为‘特区政府’,红军改为国民革命军,时局急转直下,至七月七日而‘卢沟桥事变’发生,八月四日日军占北平,交通断绝,无法逃出,学校停课,工作停顿,生活无着,心情沉重。十三日日军侵淞沪,全面抗战开始,我不得不作长期打算,乃于八月卅日开始撰写《中国中古思想史》,按照胡先生的提要及笔记,参考所引资料,作长期抗战的准备,不久迁到宫门口西三条二号傅佩青先生家中居住,继续撰写。至一九三八年冬大部完成,只有司马迁、密宗两篇未完成。但在此敌人之下,不拟发表。先民有言‘国家兴难,匹夫有责’,乃联络同志组‘青建社’,发动学生作抗日行动。至一九四〇年冬,因‘皇城根’案发生,牵连被捕,同时敌人将我的《中国中古思想史》稿本搜去,想找我的犯罪证据。我记得是一九四一年三月一日在北平报房胡同,审讯完毕,要送铁狮子胡同敌军法会判决的时候,生死难卜,乃要求汉奸‘老徐’将稿本要回,交吾妻希慧带回,以备人亡而书或可留存人间。至一九四三年二月九日刑满出狱,生活艰苦,难以形容,日以鬻书度日,六月脱险离平,为避敌人耳目,只字难带,乃将稿本交我的学生段梦仙女士保存。一九四五年秋日本投降,胜利来临,奉命赴平,次年夏由平至南京,将稿本带来,由李菶阳兄——现台湾省立师范大学教授的推荐,交由独立出版社订约出版。一九四九年冬,随政府来台,一日至中山北路得识迁台之独立出版社,有‘风雨飘摇’之势,乃将稿本取回。以致蹉跎至今。以上是本书撰写的经过和出版的‘沧桑’。借以明瞭在变动时代治学之难,但我们仍要遵先民‘风雨如晦,鸡鸣不已’之遗训,继续奋勉。”此段文字殊为珍贵,它不仅说明了该书撰写的经过和出版的曲折,而且为我们了解郭湛波先生的生平提供了新的资料。

 

五、《近代中国思想史》(1973年3月新版)

前面曾提到一部《近代中国思想史》“正补合梓”版,系香港龙门书店1966年初版,1973年1月再版。1973年3月,龙门书店又出版了郭湛波先生的一部同名著作(见下图),但体例和内容都与“正补合梓”版有很大差别。

 

 

《近代中国中国思想史》(香港龙门书店1973年3月新版)精装版封面、版权

该书有精装和平装两种装帧形式,内容完全相同。(见下图)

 

 

《近代中国中国思想史》(香港龙门书店1973年3月新版)精装和平装版封面、书脊

只要认真对勘就会发现,1973年3月初版的《近代中国思想史》与1973年1月再版的《近代中国思想史》“正补合梓”版,无论体例还是内容都有很大差别。

首先,体例的调整和改变。《近代中国思想史》“正补合梓”版,前三篇的标题均为“五十年中国思想之演变”,以阶段统摄人物。第一阶段评述的人物有:康有为、谭嗣同、梁启超、严复、章炳麟、王国维、孙中山(共七人);第二阶段评述的人物有:陈独秀、胡适、李大钊、吴敬恒、梁漱溟、张东荪(共六人);第三阶段评述的人物有:冯友兰、张申府、郭沫若、李达、陶希圣(共五人)。而新版前十七篇,除导言(第一篇)外,完全以人物为纲,人物选择和叙述顺序也有调整,依次为:严复(第二篇),康有为(第三篇),谭嗣同(第四篇),梁启超(第五篇),孙中山(第六篇),吴敬恒(第七篇),蔡元培(第八篇),章炳麟(第九篇),王国维(第十篇),刘师培(第十一篇),陈独秀(第十二篇),胡适(第十三篇),李大钊(第十四篇),梁漱溟(第十五篇),冯友兰(第十六篇),郭沫若(第十七篇)。后续内容依次为:关于思想方法(第十八篇),传统思想的批判(第十九篇),关于思想论战(第二十篇),外来思想的介绍(第二十一篇),与原书主题相同,但文字和内容都有修改。版式也改变了,“正补合梓”版为繁体竖排右翻,新版为繁体横排左翻。

其次,内容的修改和增补。根据作者1972年12月17日为《近代中国思想史》新版所写的“自序”,“本书内容系由《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补编》及近日所写而成”。具体而言,新版内容包括以下几个部分:第一,属于《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者:(1)康有为,(2)谭嗣同,(3)吴敬恒,(4)王国维,(5)陈独秀,(6)李大钊,(7)梁漱溟,(8)冯友兰,(9)郭沫若,(10)关于思想方法,(11)传统思想的批评,(12)关于思想论战,(13)外来思想介绍。内中陈独秀及冯友兰有一部分系抗战时资料加入。关于思想方法,也有一部分系抗战时资料。第二,属于《补编》者:(1)导言,(2)严复,(3)孙中山,(4)蔡元培,(5)胡适。以上各篇系发表于1966年12月,“导言”一篇系“胡适的时代及其思想”一篇的引论。第三,尚未发表新写的有:(1)梁启超,(2)章炳麟,(3)刘师培。

此外,作者还列出若干“尚未撰写者”,“俟再版时写入”。我推测,这可能是郭湛波先生生前的最后版本。遗憾仍未完成,殊为可惜。幸得郭先生遗稿整理之助,或可补救之。

 

六、郭湛波先生遗著手稿的学术价值

作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开创者,在中国现代哲学的初创时期,郭湛波树立了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另一个典范。他所开创的以唯物辩证法和唯物史观为方法论的社会史研究范式(以思想见长),既不同于胡适范式(以考证见长),也不同于冯友兰范式(以哲学见长)。鉴于郭湛波先生的崇高学术地位,以及他作为北大前贤的特殊身份,如能将其遗著手稿整理出版,乃至推动后续研究,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学术工作,对于推动海峡两岸学术交流也有积极意义。

 

 

郭湛波先生手稿

由于郭湛波先生的手稿总量有四五箱之多,我们的整理工作拟分以下三步进行:

1.优先整理郭湛波先生关于中国思想史研究方面的著作

作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研究的先行者,郭湛波先生的《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为以后的思想史研究树立了典范,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学术影响。可惜目前常见的版本只是从戊戌变法写到20世纪30年代,60—70年代香港龙门书店出版的《近代中国思想史》“正补合梓”版也不完整。据郭金陵女士介绍,她手上保存的郭先生遗稿中,有一部题名为《近七十年中国思想史》。根据前面的版本考证,我推测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加上“补编”或“续编”,另一种是香港龙门书店1973年3月出版的《近代中国思想史》新版之“增补”,而以后者可能性为大。因为从1973年该书出版到1990年郭先生去世,时间长达18年,郭先生这时已经退休,又在多所大学讲学,完全有时间和条件完成未竟之作。根据1972年12月17日在《近代中国思想史》新版“自序”中的介绍,他于同年在辅仁大学讲授“近代中国思想史”课程时,已经改变《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的体例,从1840年鸦片战争讲起。“本人自本年初担任辅仁大学哲学研究所此课,与诸生讲授,即自龚自珍、魏源讲起至一八九四年,已讲授完毕,俟再版时加入。”因此,如果根据郭湛波先生的遗稿重新加以整理,我们就有可能得到一部完整的《中国近代思想史》(1840—1949)。

此外,郭湛波先生还出版过《中国中古思想史》(香港龙门书店);他在中国文化大学讲授 “中国哲学史”和“孔孟荀哲学”等课程时,根据他的工作习惯,应该也留有讲稿。根据这些手稿并参照已出版的相关著作,或许可以整理出一个较为完整的中国思想史研究著作系列。

2.其次整理郭湛波先生早期的几部著作

如前所述,郭湛波先生在其名著《近五十年中国思想史》之前,已经出版了三本书,分别是《辩证法研究》(1930年),《先秦辩学史》(1932年),《论理学十六讲》(1933年)。由于年代关系和其他原因,只有《先秦辩学史》在改革开放后出版过新版本,其他两部著作有待根据手稿整理出版,以便为学术史研究积累必要的资料。

3.最后整理郭湛波先生的其他著作

这还在未定之中,具体情况要根据对郭湛波先生手稿的查勘和调研来决定。

总之,我们希望依据原始手稿,运用文献考证和版本比勘等方法,全面系统地整理郭湛波先生的遗著,并按照新的编排方式,提供最权威、最可信的郭湛波先生著作版本,为中国现代哲学史和思想史研究积累第一手史料。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