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北京大学2019“知识、语境与责任”国际研讨会在我系召开

 

   语境问题是语言哲学的核心问题之一,伴随着语义学在分析哲学界的长盛不衰,关于语句解释的语境敏感性问题至今仍在不断地产生出各种新的、激动人心的研究进展。此外,近十年来,知识论领域中也产生了大量关于“语境主义”的讨论。这类讨论一方面关注如何可以更好地帮助我们对知识给出一种更好的非怀疑论的解释另一方面涉及对知识的主体及其责任的界定问题。而澄清这类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知识的行动特征及其社会特征特别是,如今知识及信息传播已高度社会性和网络化,对上述问题的理论探讨在哲学学界外的更大论域中也有着广泛的借鉴意义。

   为此,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外国哲学研究所和北京大学分析哲学研究中心20191011日至13日在北京大学哲学系举办了“知识、语境与责任”国际学术研讨会。本次会议一方面聚焦知识的语境主义分析及其语义学、元语义学和语用学问题,另一方面将关注语境知识的价值与规范性,以及社会知识论等领域内的相关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来自国内外共计7个国家的15 位学者报告了各自最研究成果,并与参会的其他师生一起,就相关领域的问题展开了深入的讨论和富有成效的交流。

   在会议开幕仪式中,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王彦晶教授向与会嘉宾致欢迎辞,并向他们介绍了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教学和科研方面的最新情况。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李麒麟教授主持。

 

 

王彦晶教授作开场报告

   会议主体由五个场次组成。在开场报告中,王彦晶教授报告了其关于非命题知识、特别是关于“知道怎样”的逻辑的最新研究进展,并着重介绍和讨论了这种逻辑系统所对应的以目标导向为基础的理论直觉和一系列应用潜力。来自哥伦比亚大学的刘易斯(Karen Lewis)教授在其报告中探讨了一种不传达语义学意图的关于特定论域的元语义学理论框架。北京大学的展翼文博士报告了一种基于元语义学规定的关于对话中的视角性的理论,并探讨了这一理论在知识论特别是模态知识命题中的运用。

 

叶闯教授主持会议第二场

   会议的第二场次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叶闯教授的主持下进行。来自圣安德鲁斯大学的鲍尔(Derek Ball)教授介绍了一种不同于克里普克命名机制的、基于时间的外部主义的元语义学框架,并探讨了其在知识归属问题上的应用。武汉大学的叶茹教授探讨了知识与行动的原则性联系及其与知识的可错性之间的理论冲突,以及回避这种理论冲突的可能方案。来自埃尔朗根-纽伦堡大学的丁厄斯(Alexander Dinges)教授介绍了其基于实验数据支持的涉及知识归属风险的实践安全表现及其与信念强度间的关联。

 

李麒麟教授做主题报告

   北京大学的李麒麟教授在会议第三场中针对语境主义知识论探讨了一种对比主义的理论方案,并对这种理论方案的语义学和语用学后果进行了分析。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的克拉克(Roger Clarke)教授从形而上学类比的角度对信念的语境敏感性进行了探讨。此外,来自浙江大学的高洁研究员报告了其关于信念强度的语境敏感性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会议第四场中,来自浙江大学的法西奥(Davide Fassio)研究员从关于合取知识的相关难点出发探讨了知识的潜在视角性问题。来自西北大学的哥德堡(Sanford Goldberg)教授从友谊中的知识论要求出发,探讨了道德哲学中的价值反思性理由在知识论研究中的运用潜力。而厦门大学的郑伟平教授则对证言中的知识信任及其相关的道德哲学问题进行了剖析,并对包括哥德堡在内的学界相关研究作出了批判性的回应。

 

 

一川(音)教授作主题报告

   在会议最后一场中,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川(音)(Jonathan Ichikawa)教授针对语境敏感知识的实践哲学后果,特别是其可能带来的不公正性进行了阐述。武汉大学的李勇教授从中西方伦理规范的差异性特点出发对一种多元相对主义理论进行了辩护,并探讨了这一理论框架下多元价值彼此相互适应的可能性。最后,来自山东大学的王华平教授在一种行动哲学视角下对实践知识的可能性进行了探讨。

 

参会者合影

   与会的中外学者一致认为,此次会议议题有效追踪了相关领域的前沿发展、议程安排紧凑合理、会议讨论和观点交锋充分而富有成效,同时又能体现出学科中多个子领域的交叉对话,增进了学者间对彼此研究的理解和认识,也推进了中外学者的交流与合作。与会的许多西方学者对国内学者高质量而富有创新性的学术工作给予了赞赏,并对我国学者在会议报告和讨论中所展现出的研究视角表现了浓厚的兴趣。与会者们纷纷对日后进一步的交流活动表示了期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