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系庆逻辑学系友学术报告会综述
来源:学术进展
作者:
时间:2012-10-31
10月28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语言与认知中心举办的逻辑学系友学术报告活动在理科2号楼2206会议室举行。
来自香港岭南大学哲学系的北大逻辑学系友张继冀副教授做了题为“Judea Pearl的条件句逻辑中的一个(可能)缺陷”的报告。张老师首先介绍了Judea Pearl运用条件句逻辑对因果关系进行刻画的形式化理论。在这一刻画中,Judea Pearl使用的语义模型是函数因果模型。一个函数因果模型是一个三元组,有两个变量集和一个函数集组成。其中函数集中的函数就对应一个表达因果机制的结构方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体现在一个变量决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对于反事实条件句,Judea Pearl采取的干预主义的立场,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构造干预子模型,即直接、精确地干预改变变量的值。张老师注意到在Judea Pearl的公理化理论中,不允许存在两个变量互为因果,但是却允许三个及以上的变量形成一个因果链。对于这一现象的合理性可以从不同的哲学立场出发进行更深的讨论。
来自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北大逻辑学系友郭美云副教授做了题为“Knowledge、Freedom and Preference”的报告。郭老师从囚徒困境出发解释了认知、自由选择空间和偏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一基础之上,讨论了这三个概念与理性的内在联系。在郭老师给出的基于认知、自由选择空间和偏好的语义下,可以从相关概念出发推导出博弈论的许多原则。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郭老师认为,正如逻辑可以为数学提供基础的方式一样,逻辑也可以作为博弈论的基础。
来自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北京大学逻辑学系友王轶做了题为“刻画知识更新的子集空间逻辑”的报告,探讨了与子集空间逻辑相关的公开宣告逻辑问题。报告中将子集空间逻辑与经典的公开宣告逻辑加以比较,解释如何在这一新的架构中定义宣告,并给出了这两个逻辑传统的对应结论。王轶博士从一个形象的雷达测速实例开始,介绍了对这一情景进行形式化刻画的子集空间逻辑。然后,介绍一个简单的子集模型。接下来是形式语言和形式语义的技术建构。然后以S5与S4系统为例,介绍了相关的一致性与有效性问题。报告中还谈到了SSL公理化系统的建构问题,并对其中的一些主要公理给出了解释。最后,报告中还简单地谈到了SSL系统的元理论问题。利用子集空间逻辑的关系语义学,可以使用经典的逐步构造法给出一个更简单、细致的完全性证明。
最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周北海教授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的逻辑学系友,做了题为“弗雷格谜题的解”的报告。周北海教授在此次报告中探讨了对弗雷格迷题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首先,报告中对弗雷格迷题的前因后果作了一个简洁而清晰的总体介绍。接下来报告中对谜题本身给出了一个同样简洁的阐述。随后,报告中介绍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主要可以分为语形的与语义的两大类方法。语形方面主要有协同模式论,其观点比较极端。语义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语义值。报告中对这两大类方法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它们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而,周北海教授回到问题的源头,对等词问题从新的视角作了一种全新的分析,区分了语言表达式的不同功能,进而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弗雷格谜题给出了一个相当精彩的解答。
(李延军、刘美平)
来自香港岭南大学哲学系的北大逻辑学系友张继冀副教授做了题为“Judea Pearl的条件句逻辑中的一个(可能)缺陷”的报告。张老师首先介绍了Judea Pearl运用条件句逻辑对因果关系进行刻画的形式化理论。在这一刻画中,Judea Pearl使用的语义模型是函数因果模型。一个函数因果模型是一个三元组,有两个变量集和一个函数集组成。其中函数集中的函数就对应一个表达因果机制的结构方程,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就体现在一个变量决定了另一个变量的值。对于反事实条件句,Judea Pearl采取的干预主义的立场,在原模型的基础上构造干预子模型,即直接、精确地干预改变变量的值。张老师注意到在Judea Pearl的公理化理论中,不允许存在两个变量互为因果,但是却允许三个及以上的变量形成一个因果链。对于这一现象的合理性可以从不同的哲学立场出发进行更深的讨论。
来自西南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的北大逻辑学系友郭美云副教授做了题为“Knowledge、Freedom and Preference”的报告。郭老师从囚徒困境出发解释了认知、自由选择空间和偏好三者之间的关系。并且在这一基础之上,讨论了这三个概念与理性的内在联系。在郭老师给出的基于认知、自由选择空间和偏好的语义下,可以从相关概念出发推导出博弈论的许多原则。正是基于这样的事实,郭老师认为,正如逻辑可以为数学提供基础的方式一样,逻辑也可以作为博弈论的基础。
来自挪威卑尔根大学的北京大学逻辑学系友王轶做了题为“刻画知识更新的子集空间逻辑”的报告,探讨了与子集空间逻辑相关的公开宣告逻辑问题。报告中将子集空间逻辑与经典的公开宣告逻辑加以比较,解释如何在这一新的架构中定义宣告,并给出了这两个逻辑传统的对应结论。王轶博士从一个形象的雷达测速实例开始,介绍了对这一情景进行形式化刻画的子集空间逻辑。然后,介绍一个简单的子集模型。接下来是形式语言和形式语义的技术建构。然后以S5与S4系统为例,介绍了相关的一致性与有效性问题。报告中还谈到了SSL公理化系统的建构问题,并对其中的一些主要公理给出了解释。最后,报告中还简单地谈到了SSL系统的元理论问题。利用子集空间逻辑的关系语义学,可以使用经典的逐步构造法给出一个更简单、细致的完全性证明。
最后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周北海教授同时也是北京大学的逻辑学系友,做了题为“弗雷格谜题的解”的报告。周北海教授在此次报告中探讨了对弗雷格迷题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案。首先,报告中对弗雷格迷题的前因后果作了一个简洁而清晰的总体介绍。接下来报告中对谜题本身给出了一个同样简洁的阐述。随后,报告中介绍了相关的解决方案:主要可以分为语形的与语义的两大类方法。语形方面主要有协同模式论,其观点比较极端。语义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增加语义值。报告中对这两大类方法都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指出了它们仍然存在的问题。进而,周北海教授回到问题的源头,对等词问题从新的视角作了一种全新的分析,区分了语言表达式的不同功能,进而在这一基础之上对弗雷格谜题给出了一个相当精彩的解答。
(李延军、刘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