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John Searle教授讲座综述
来源:学术进展
作者:
时间:2012-11-03
2012年10月30日晚7点,著名哲学家、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哲学系教授John Searle做客百年系庆高端讲坛,在英杰交流中心第八会议室为全校师生做了一场题为Language and Social ontology的讲座,报告由陈波教授担任主持。
John Searle首先指出我们所面临的这样一个问题:从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我们对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已经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但是,由此得到的是一个完全没有心灵、没有意义的由物质粒子构成的宇宙,而人是有意识、理性、政治的、感性的、语言的,那我们如何把人的概念和宇宙的概念结合起来?在这样一个没有意义的由物理粒子构成的世界中,人类文明是如何可能的?为了避免对世界的误解,John Searle指出只有一个世界,即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
Searle教授以货币为例,如钱包中的一张钞票,仅仅是一张纸,但是人们认为它很有趣,因为它是货币。问题是,是什么事实使得它成为货币?并不是其物理与化学的构成,而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货币它才成为货币。接下来,Searle对原初的事实和制度性事实两个概念做了区分,认为制度性事实具有原初事实所没有的某些特殊的特征,如它是由人类创造的、依观察者相关的、并被集体接受和认可的。在此,塞尔特别强调了地位功能这个概念,并且由此区分了调整性规则与建构性规则。
在讲座第二部分,Searle教授着重揭示了语言的本质。他认为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本质,语言并不描述社会,而是创造它所描述的社会。语言是意向性前语言形式的一种扩展,并从命题内容、满足条件、心理样态和符合方向来概括前语言的意向性和语言的意向性这两者的形式化特征,并区分了断言类、指令类和承诺类言语行为。塞尔指出语言在本质上是社会的,语言使得人类社会本质上是语言的。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键性环节乃是道义论,它包括了各种承诺。语言需要一种道义论,由语言引入的道义论使得特定的人类社会形式和人类文明成为可能。他认为我们一旦有了一门共同语言,那么它就已经有了一份社会契约。这种社会契约正是语言的本质所在,并指出语言是最根本的社会制度且和其它的制度不一样。
Searle的报告引起了听众极大的兴趣,讲座结束后,Searle教授与同学们就一些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陈之斌)
John Searle首先指出我们所面临的这样一个问题:从物理学、化学、分子生物学和进化生物学的角度,我们对世界是如何运转的已经有一个很好的理解。但是,由此得到的是一个完全没有心灵、没有意义的由物质粒子构成的宇宙,而人是有意识、理性、政治的、感性的、语言的,那我们如何把人的概念和宇宙的概念结合起来?在这样一个没有意义的由物理粒子构成的世界中,人类文明是如何可能的?为了避免对世界的误解,John Searle指出只有一个世界,即我们所在的现实世界。
Searle教授以货币为例,如钱包中的一张钞票,仅仅是一张纸,但是人们认为它很有趣,因为它是货币。问题是,是什么事实使得它成为货币?并不是其物理与化学的构成,而是因为我们认为它是货币它才成为货币。接下来,Searle对原初的事实和制度性事实两个概念做了区分,认为制度性事实具有原初事实所没有的某些特殊的特征,如它是由人类创造的、依观察者相关的、并被集体接受和认可的。在此,塞尔特别强调了地位功能这个概念,并且由此区分了调整性规则与建构性规则。
在讲座第二部分,Searle教授着重揭示了语言的本质。他认为语言是人类文明的本质,语言并不描述社会,而是创造它所描述的社会。语言是意向性前语言形式的一种扩展,并从命题内容、满足条件、心理样态和符合方向来概括前语言的意向性和语言的意向性这两者的形式化特征,并区分了断言类、指令类和承诺类言语行为。塞尔指出语言在本质上是社会的,语言使得人类社会本质上是语言的。语言与社会之间的关键性环节乃是道义论,它包括了各种承诺。语言需要一种道义论,由语言引入的道义论使得特定的人类社会形式和人类文明成为可能。他认为我们一旦有了一门共同语言,那么它就已经有了一份社会契约。这种社会契约正是语言的本质所在,并指出语言是最根本的社会制度且和其它的制度不一样。
Searle的报告引起了听众极大的兴趣,讲座结束后,Searle教授与同学们就一些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陈之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