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次“马哲论坛”简讯——2019届马哲专业博士论文专题报告会
来源:学术进展
作者:
时间:2019-05-20
2019年5月17日,第73次“马哲论坛”在人文学苑3号楼109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论坛为北京大学2019届马哲专业博士论文专题报告会。杨偲劢、郭清飞、周巍卫和张茂钰四位即将毕业的博士生围绕他们的博士论文依次作了主题报告。马哲教研室老师、访问学者、博士后以及全体硕博研究生参加了论坛。论坛由张梧助理教授主持。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杨偲劢以《马克思〈柏林笔记〉研究》为题进行了论文报告。首先,杨偲劢就《柏林笔记》的文本状况作了细致的说明,并且结合《柏林笔记》的文本性质介绍了他的研究方法。其次,杨偲劢展示了他在研究《柏林笔记》过程中凝练的六个关键哲学议题以及潜在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思路。接着,他以论文第四章“神:自我意识的化身”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古典哲学家对马克思的影响以及马克思的理论旨趣。再次,杨偲劢对《柏林笔记》进行了整体评估,说明了《柏林笔记》具有的价值。一方面,《柏林笔记》充实了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形象;另一方面,它也为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史提供了必要的线索。与此同时,《柏林笔记》反应了马克思思想起点的高度,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考为他日后创立“改变世界”的“新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最后,杨偲劢总结了研究的不足,指出后续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结合马克思思想活动的“黑格尔背景”,并且在充分利用MEGA2资料卷的同时更加全面细致地考察《柏林笔记》中的思想资源对马克思思想的具体影响。
博士生郭清飞作了题为《现代媒体与人的发展》的论文报告,强调现代媒体对人的存在方式、主体性、价值内涵、交往方式以及自由的全面影响。首先,郭清飞说明了博士论文的研究缘起,强调现代媒体推动社会信息化大改革的背景下研究现代媒体与人的发展之间关系的必要性。其次,郭清飞对比了现代媒体与古代媒体和近代媒体的异同,对现代媒体中人的境况作了说明。最后,郭清飞从“虚拟性与现实性”、“大众化与个体化”、“封闭性与开放性”、“民主化与民众化”、“工具性与历史性”等五个角度具体探讨了现代媒体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博士生周巍卫聚焦史学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封建社会批判的质疑和反思,作了题为《小农生产方式与封建社会类型》的学术报告。他尝试从“生产方式”出发界定封建社会,并以此为基础重新阐释社会形态理论,进而言说中国历史和现实。首先,周巍卫将封建生产方式定义为小农生产方式,强调自耕农生产方式、佃农生产方式、农奴生产方式是小农生产方式的三种典型形式。其次,周巍卫论证了小农生产方式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自下而上地探讨了小农生产方式下控制与剥削的各种类型。最后,周巍卫结合法国、英国、中国、俄国和印度等国的历史,从小农生产方式解体角度研究封建社会类型,突破了人们对社会形态单线论的认识。
博士生张茂钰作了题为《后现代视野中的社会发展》的报告,澄清了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曲解。首先,张茂钰说明了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强调这一研究的价值在于回应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提出的责难与挑战。其次,张茂钰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架构。文章围绕后现代关于社会发展的五大核心问题展开。其中,“总体性问题”作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内容备受责难,而“主体性问题”、“结构性问题”等横向维度的问题与“规律性问题”、“进步性问题”等纵向维度的问题也是后现代主义解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领域。最后,张茂钰以“主体性问题”为例呈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多样面孔,分析和反思了后现代主义主体论批判的内容与逻辑,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
四场报告结束后,教研室老师对四篇论文给出了中肯的点评,强调马哲研究既要高度重视经典文本文献阅读也要关注社会前沿问题,要讲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与会者就选题价值、研究方法和答辩技巧等内容与报告人进行了讨论和互动。
据悉,博士论文专题报告会是“马哲论坛”近年来新开创的一种形式。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连续三届博士毕业生在正式答辩之前都通过这一平台公开了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成果与心得体会,后续年级的硕博研究生也通过专题报告寻找研究兴趣点,及时借鉴他人经验,总结自己研究中的不足,扎实地推进论文选题与写作任务。
(北京大学哲学系2017级硕士生李靖新弘 供稿)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杨偲劢以《马克思〈柏林笔记〉研究》为题进行了论文报告。首先,杨偲劢就《柏林笔记》的文本状况作了细致的说明,并且结合《柏林笔记》的文本性质介绍了他的研究方法。其次,杨偲劢展示了他在研究《柏林笔记》过程中凝练的六个关键哲学议题以及潜在的“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论”研究思路。接着,他以论文第四章“神:自我意识的化身”为例进一步说明了古典哲学家对马克思的影响以及马克思的理论旨趣。再次,杨偲劢对《柏林笔记》进行了整体评估,说明了《柏林笔记》具有的价值。一方面,《柏林笔记》充实了马克思思想起源期的形象;另一方面,它也为理解马克思思想发展史提供了必要的线索。与此同时,《柏林笔记》反应了马克思思想起点的高度,青年马克思的哲学思考为他日后创立“改变世界”的“新哲学”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最后,杨偲劢总结了研究的不足,指出后续研究可以更加深入地结合马克思思想活动的“黑格尔背景”,并且在充分利用MEGA2资料卷的同时更加全面细致地考察《柏林笔记》中的思想资源对马克思思想的具体影响。
博士生郭清飞作了题为《现代媒体与人的发展》的论文报告,强调现代媒体对人的存在方式、主体性、价值内涵、交往方式以及自由的全面影响。首先,郭清飞说明了博士论文的研究缘起,强调现代媒体推动社会信息化大改革的背景下研究现代媒体与人的发展之间关系的必要性。其次,郭清飞对比了现代媒体与古代媒体和近代媒体的异同,对现代媒体中人的境况作了说明。最后,郭清飞从“虚拟性与现实性”、“大众化与个体化”、“封闭性与开放性”、“民主化与民众化”、“工具性与历史性”等五个角度具体探讨了现代媒体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博士生周巍卫聚焦史学界对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与封建社会批判的质疑和反思,作了题为《小农生产方式与封建社会类型》的学术报告。他尝试从“生产方式”出发界定封建社会,并以此为基础重新阐释社会形态理论,进而言说中国历史和现实。首先,周巍卫将封建生产方式定义为小农生产方式,强调自耕农生产方式、佃农生产方式、农奴生产方式是小农生产方式的三种典型形式。其次,周巍卫论证了小农生产方式构成了封建社会的基础,自下而上地探讨了小农生产方式下控制与剥削的各种类型。最后,周巍卫结合法国、英国、中国、俄国和印度等国的历史,从小农生产方式解体角度研究封建社会类型,突破了人们对社会形态单线论的认识。
博士生张茂钰作了题为《后现代视野中的社会发展》的报告,澄清了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曲解。首先,张茂钰说明了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强调这一研究的价值在于回应后现代主义对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提出的责难与挑战。其次,张茂钰介绍了论文的基本架构。文章围绕后现代关于社会发展的五大核心问题展开。其中,“总体性问题”作为具有方法论意义的内容备受责难,而“主体性问题”、“结构性问题”等横向维度的问题与“规律性问题”、“进步性问题”等纵向维度的问题也是后现代主义解构马克思主义的重要领域。最后,张茂钰以“主体性问题”为例呈现了后现代主义的多样面孔,分析和反思了后现代主义主体论批判的内容与逻辑,厘清了马克思主义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关系。
四场报告结束后,教研室老师对四篇论文给出了中肯的点评,强调马哲研究既要高度重视经典文本文献阅读也要关注社会前沿问题,要讲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与此同时,与会者就选题价值、研究方法和答辩技巧等内容与报告人进行了讨论和互动。
据悉,博士论文专题报告会是“马哲论坛”近年来新开创的一种形式。自2017年首次举办以来,连续三届博士毕业生在正式答辩之前都通过这一平台公开了自己的研究思路、研究成果与心得体会,后续年级的硕博研究生也通过专题报告寻找研究兴趣点,及时借鉴他人经验,总结自己研究中的不足,扎实地推进论文选题与写作任务。
(北京大学哲学系2017级硕士生李靖新弘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