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中国宗教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学术工作坊在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召开

        2018年6月29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复旦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和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共同举办的“中国宗教研究方法的反思与创新学术工作坊”在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2号楼106室举行。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二十余位宗教学专业的专家学者,以及来自《中国宗教》杂志和《中国民族报》的媒体代表,共同参加了本次学术工作坊。
        本次工作坊以学者主题引言与分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上午,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张志刚教授和复旦大学哲学院宗教学系李天纲教授分别作了主题引言。
张志刚教授在主题引言中以其新著《“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为例,重点论述了宗教中国化的问题。张教授认为中国文化有善于吸收其他文化积极因素的一面。宗教中国化也更符合中国文化的传统,宗教中国化的深入甚至可以重建中国宗教研究的理论和方法,重构中国的宗教概念。张教授强调应将宗教放到中国传统文化之下进行研究。
        李天纲教授在主题引言中首先介绍了新著《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的写作背景,其次介绍了《金泽》一书的主要研究问题,即儒家宗教性的区分、中国文化的宗教性、中国宗教的民间性和中国宗教的整体性。李教授认为学界往往将存在于民间的各种祭祀笼统地归属于道教的范畴,但实际上这些祭祀与儒家的传统联系更加紧密。
两位引言人的发言引起了与会学者的热烈讨论,大家围绕着儒教是否是宗教、血食祭祀和宗教中国化等问题进行了发言。中国人民大学佛教与宗教学理论研究所张雪松副教授认为血食一直是中国主流宗教采取的祭祀方式,而祭祀的各种理论和“想象力”,也对中国的饮食文化产生了影响。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李林副研究员指出伊斯兰教法的中国化的标志是“教法礼法化”,教法是一套与儒家之礼相通的“礼法”。
在下午的分组讨论中,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卓新平研究员首先发言,卓新平教授认为:张志刚的著作《“宗教中国化”义理研究》既有广度又有深度,对中国宗教学体系的构建和如何理解中国的宗教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全书在充分的理论构建和理论延展的基础上,对具体的例证进行了详尽的分析;李天纲教授《金泽:江南民间祭祀探源》以个案解剖的方式分析了中国的宗教信仰进入到普通百姓日常生活的过程,可谓“看透了金泽”。李教授通过对个案的理解与研究,最后进行理论的提升。这一路径与张志刚教授的路径正好相反,但同样优秀。卓新平教授强调,我们通常通过文献记载和田野考察去理解中国的宗教,但不能忽视精神性对理解中国宗教的巨大作用。在宗教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中国学者完全可以形成中国的话语体系和学派。
        复旦大学的魏明德教授的发言围绕着“上海的神圣空间”的主题,以全球性的城市——上海为例,论述了大都市宗教的各种合理性相遇,并以清浦区的渔民村的天主教信仰为个案,论述了民众对神圣空间创造。;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王颂教授在发言中重点评论了李天纲教授的《金泽》一书,认为只有把握了中国宗教的“术”(Practical and Syncretic Tool),才能建立起中国宗教学的“道”(Methodology)。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姜守诚研究员聚焦道教研究中的田野调查,认为信仰和仪式是道教田野调查的两个重要维度,并指出了田野调查中需要避免的多种不良倾向。
        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程乐松教授在发言中认为张志刚教授的研究让中国本土宗教学理论研究的构建确立了一个理论参照系。西方宗教学的“西方式前设”尝试寻找同质的信仰,而这种同质性在中国信仰的语境中显然是不存在的。故而应该通过理论基础的廓清,以宗教和信仰的视角切入本土宗教研究,并重视本土信仰的鲜活实践与田野研究。
         李天纲教授、张志刚教授、卓新平研究员和赵敦华教授先后对本次工作坊进行总结发言并回应了与会学者的相关问题。李天纲教授认为本次工作坊的成果十分丰硕,在寻找研究方向和落实具体问题方面产生了很多有价值的观点。与会学者还就民间信仰的乡土性、宗教的中国化、中国宗教的开放性等问题进行了进一步的讨论。
        此次工作坊是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及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联合国内外学术界开展的第一次学术工作坊活动。主办各方都表示将把中国宗教研究的方法论反思即创新作为主题,举办系列工作坊。就这一主题展开的第二次工作坊将于2018年9月在上海复旦大学召开。





20180702083552_1.jpg   
20180702083603_2.jpg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