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学研究有了资料库
来源:学术进展
作者:
时间:2004-05-13
中国美学研究有了资料库
《科学时报》2004-04-29
(2004-04-29 11:19:45)
就在4月24日上午,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刚去世几个小时之后,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出版的发布会,这套书由著名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叶朗任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季羡林、张岱年先生为这本书题词。读到去年国庆节时张先生为《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的题词,叶朗先生失声痛哭,他提议与会人员起立为张先生默哀。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印制极为精美,共19卷,1100万字。收集了上自先秦下至近代的重要美学论著与文章,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绘画、书法、音乐、舞蹈、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园林、建筑、工艺、服饰、民俗、收藏等广泛领域。可称为中国美学和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一座巨型思想库、资料库。这项工程1991年开始启动,历时12年,汇集了全国3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将近140多位学者,是真正集体智慧的结晶。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与中华美学会会长汝信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这一点。
主编叶朗说——
据此书的总主编叶朗先生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产生了编辑一部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的想法。为什么要编辑出版这部《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叶朗先生介绍: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所以中国学者研究美学必须立足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美学理论财富,美学资料极其丰富,但又极其分散,很多书籍不易寻找,这给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我们本国的研究者如此,对国外的研究者更是如此。西方学者至今对中国美学十分隔膜,资料难找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编辑这部《文库》,就是为了给国内外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提供一部大型的、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思想库、资料库。
编辑这套《文库》时有这样几条原则:
第一,凡是历史上有重要价值和重要影响的美学论著和文章,一定要全部收进《文库》,尽量不要遗漏。同时,这些重要论著和文章,一般都收录全书和全篇,不做节录。
第二,收录的资料力求能反映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和整体风貌。就一个时代而言,要力求反映那个时代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整体风貌;就一个艺术门类而言,要力求反映艺术门类美学思想的发展和整体风貌。
第三,中国传统美学有自己一系列独特的概念、范畴和命题,这套《文库》收录的资料力求充分反映这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的产生、发展、转化的历史轨迹。
第四,力求尽量全面地反映中国古代极其丰富的艺术美学思想,除了收录一些比较为人们熟知的艺术美学著作之外,还收录了一些不太为人们注意或者从来没有进入研究者视野的资料。如在音乐美学方面,《文库》除了选录《乐记》、《声无哀乐论》、《溪山琴况》等著作之外,还选录了《永乐琴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以及二十四史中所包含的大量与音乐美学有关的资料。
《文库》还重视佛教哲学特别是禅宗哲学资料的收集。《文库》不仅收录了《坛经》等经典著作,而且注意从禅宗灯录和其他禅宗典籍中选录与美学有关的资料。
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想,和当时的审美风尚、审美风情有紧密的联系。了解每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审美风情,对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学有很大的帮助。出于这个考虑,《文库》选录了如《世说新语》、《陶庵梦忆》等大量的笔记、札记、题跋,因为这些资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审美风尚、审美风情。
编注者说——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副主编朱良志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库》对于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来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有很多资料是第一次被整理出来。这显然对促进中国美学的研究有帮助。从目前中国美学研究的情况看,大量的中国美学原始资料还处在尘封之中,没有被利用。要有效利用这些资料,首先是要发掘。比如园林美学,中国古代这方面有价值的资料,不仅保存在像《园冶》、《闲情偶记·居室部》这样的专门性的园林论作之中,而且保存在数量很大的园记、游记以及诗词歌赋之中。如白居易丰富的园林美学思想,就散见于他的诗文之中。《文库》对于这些散见的美学资料进行了发掘,以帮助读者在更宽广的视域中来研究和把握中国美学。
记者还采访了《文库》秦汉卷的编注人员、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的教授。吴绍全教授认为,在我们物质上与精神上过多地奉行“拿来主义”之后,《文库》则成为与世界文化对话、“送去主义”的重量级精神产品,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对话,应有中华民族的美学声音。摄取传统美学中的丰富营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建构深度美学的必要条件。《文库》的出版,则为我们建构这种新的美学体系提供了资料的保证。
《科学时报》2004-04-29
(2004-04-29 11:19:45)
就在4月24日上午,我国著名哲学家张岱年刚去世几个小时之后,在北京大学举办了《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出版的发布会,这套书由著名美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叶朗任总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季羡林、张岱年先生为这本书题词。读到去年国庆节时张先生为《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的题词,叶朗先生失声痛哭,他提议与会人员起立为张先生默哀。
《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印制极为精美,共19卷,1100万字。收集了上自先秦下至近代的重要美学论著与文章,内容包括哲学、宗教、绘画、书法、音乐、舞蹈、诗歌、散文、小说、戏曲、园林、建筑、工艺、服饰、民俗、收藏等广泛领域。可称为中国美学和中国文学艺术理论的一座巨型思想库、资料库。这项工程1991年开始启动,历时12年,汇集了全国30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将近140多位学者,是真正集体智慧的结晶。北京大学党委书记闵维方与中华美学会会长汝信在讲话中充分肯定了这一点。
主编叶朗说——
据此书的总主编叶朗先生介绍,早在上世纪80年代,他就产生了编辑一部中国历代美学文库的想法。为什么要编辑出版这部《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叶朗先生介绍:
美学是一门人文学科,所以中国学者研究美学必须立足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和精神。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美学理论财富,美学资料极其丰富,但又极其分散,很多书籍不易寻找,这给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对我们本国的研究者如此,对国外的研究者更是如此。西方学者至今对中国美学十分隔膜,资料难找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编辑这部《文库》,就是为了给国内外研究中国美学的学者提供一部大型的、相对来说比较完整的思想库、资料库。
编辑这套《文库》时有这样几条原则:
第一,凡是历史上有重要价值和重要影响的美学论著和文章,一定要全部收进《文库》,尽量不要遗漏。同时,这些重要论著和文章,一般都收录全书和全篇,不做节录。
第二,收录的资料力求能反映中国美学的基本精神和整体风貌。就一个时代而言,要力求反映那个时代美学思想的发展脉络和整体风貌;就一个艺术门类而言,要力求反映艺术门类美学思想的发展和整体风貌。
第三,中国传统美学有自己一系列独特的概念、范畴和命题,这套《文库》收录的资料力求充分反映这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的产生、发展、转化的历史轨迹。
第四,力求尽量全面地反映中国古代极其丰富的艺术美学思想,除了收录一些比较为人们熟知的艺术美学著作之外,还收录了一些不太为人们注意或者从来没有进入研究者视野的资料。如在音乐美学方面,《文库》除了选录《乐记》、《声无哀乐论》、《溪山琴况》等著作之外,还选录了《永乐琴书集成》、《古今图书集成》以及二十四史中所包含的大量与音乐美学有关的资料。
《文库》还重视佛教哲学特别是禅宗哲学资料的收集。《文库》不仅收录了《坛经》等经典著作,而且注意从禅宗灯录和其他禅宗典籍中选录与美学有关的资料。
每个时代的美学思想,和当时的审美风尚、审美风情有紧密的联系。了解每个时代的审美风尚、审美风情,对了解那个时代的美学有很大的帮助。出于这个考虑,《文库》选录了如《世说新语》、《陶庵梦忆》等大量的笔记、札记、题跋,因为这些资料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的审美风尚、审美风情。
编注者说——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中国历代美学文库》副主编朱良志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文库》对于中国美学、中国艺术等方面的研究来说,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其中有很多资料是第一次被整理出来。这显然对促进中国美学的研究有帮助。从目前中国美学研究的情况看,大量的中国美学原始资料还处在尘封之中,没有被利用。要有效利用这些资料,首先是要发掘。比如园林美学,中国古代这方面有价值的资料,不仅保存在像《园冶》、《闲情偶记·居室部》这样的专门性的园林论作之中,而且保存在数量很大的园记、游记以及诗词歌赋之中。如白居易丰富的园林美学思想,就散见于他的诗文之中。《文库》对于这些散见的美学资料进行了发掘,以帮助读者在更宽广的视域中来研究和把握中国美学。
记者还采访了《文库》秦汉卷的编注人员、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的教授。吴绍全教授认为,在我们物质上与精神上过多地奉行“拿来主义”之后,《文库》则成为与世界文化对话、“送去主义”的重量级精神产品,全球化语境中的多元文化对话,应有中华民族的美学声音。摄取传统美学中的丰富营养,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是建构深度美学的必要条件。《文库》的出版,则为我们建构这种新的美学体系提供了资料的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