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2001.9—2002.9科研成果统计
来源:学术进展
作者:
时间:2002-10-21
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研室2001.9—2002.9科研成果统计
著作类:
赵家祥、丰子义著:《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及当代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赵家祥、丰子义主编:《理论视野——哲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编:《〈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编:《马克思主义与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黄楠森主编:《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王东著:《中华腾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王东主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寿诞纪念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王东著:《中华文明论——多元文化综合创新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
郭建宁主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聂锦芳著:《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聂锦芳、刘秀萍著:《超越“后发展”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张立波著:《后现代境域中的马克思》,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刘曙光著:《人的活动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论文类
赵家祥: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一》,《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二》,《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在“跨越”问题上马克思早年思想与晚年思想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学习〈共产党宣言〉引发的一点心得》,《〈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11月版
《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三》,《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知识经济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理论视野》2002年第1期
《我国“多元所有制结构”形成的根据》,《中国教育报》2002年5月1日
《两个“决不会”原理的深刻启示》,《学习时报》2002年4月29日;
《社会发展动力的层次分析》,《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简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划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5期;
《邓小平的历史时代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知识经济与唯物史观》,《学习时报》2002年7月1日;
《我国多种所有制结构形成的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8期
王 东:
《世纪之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走向》,《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大道》,《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21世纪哲学创新论纲》,《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路》,《哲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1世纪哲学创新》,《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走向》,《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9期
《哲学创新与哲学观创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双重主题》,《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研究综述》,《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7期
丰子义: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新视野》2002年第1期
《全球化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北京社科年鉴》2001
《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求是》2002年第4期(合著)
《现代化的推进与历史传统的调适》,《理论视野——哲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新视野》2002年第2期
《生产力发展是最高标准》,《学习时报》2002年6月3日
《主体性问题的再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高教出版社2002年6月版
《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工具》,《学习时报》2002年6月16日
郭建宁:
《简论贺麟的中西文化观》,《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陈序经、胡适全盘西化观比较研究》,《中州学刊》2002年第1期;
《深入研究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前线》2002年第3期;
《简析新文化保守主义》,《理论视野》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简论冯友兰的文化类型说》,《传统与创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三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徐 春: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提高人的素质的双向互动》,《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人的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向互动》,《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第四届人学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2年第6期
《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2年8月27日
聂锦芳:
《“逝去的不会是空白”——前苏联的《共产党宣言》研究概观》,《〈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知识经济时代交往方式的变迁及其后果》,《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整体格局》,《哲学动态》2001年第11期
《世界哲学图景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视野——哲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哲学文体问题省思》,《理论视野——哲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马克思文本研究史的初步清理与方法论省思》,《哲学研究》2002年第6期
《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五种模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建构当代中国的哲学形态:可能与基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设计中国现代化的原则与思路》,《与时俱进的理论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学术性与思想性:目前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史论关系问题省思》,《哲学动态》2002年第9期
张立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第三期发展》,《求是学刊》2001年第6期
《唯物史观视野中知识》,《北京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述评》,《哲学研究》2001年第12期
《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阅读马克思的三种方式》,《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
2002-10-30补充:
除了此前发布的消息中罗列的篇目外,郭建宁教授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发表的论文论文还有:
《关于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简论冯友兰的文化哲学》,《学海论坛》2001年第6期;
《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双百方针的历史回顾与当代思考》,《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说明:本教研室其他教师材料暂缺。(聂)
著作类:
赵家祥、丰子义著:《马克思东方社会理论的历史考察及当代意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9月版
赵家祥、丰子义主编:《理论视野——哲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编:《〈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编:《马克思主义与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黄楠森主编:《中国共产党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年4月版
王东著:《中华腾飞论》,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王东主编:《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寿诞纪念文集》,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王东著:《中华文明论——多元文化综合创新哲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2002年8月版
郭建宁主编:《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年6月版
聂锦芳著:《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聂锦芳、刘秀萍著:《超越“后发展”困境》,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5月版
张立波著:《后现代境域中的马克思》,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刘曙光著:《人的活动与历史发展规律的关系》,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论文类
赵家祥: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一》,《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5期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二》,《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1年第6期
《在“跨越”问题上马克思早年思想与晚年思想的比较》,《马克思主义研究》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年10月版
《学习〈共产党宣言〉引发的一点心得》,《〈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知识经济与社会发展》,《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 2001年11月版
《知识资源与自然资源的关系》,《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亚细亚生产方式”概念历史演变的考察之三》,《北京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第1期
《知识经济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理论视野》2002年第1期
《我国“多元所有制结构”形成的根据》,《中国教育报》2002年5月1日
《两个“决不会”原理的深刻启示》,《学习时报》2002年4月29日;
《社会发展动力的层次分析》,《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5期;
《简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划分》,《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2年第5期;
《邓小平的历史时代理论及其现实意义》,《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3期;
《对外开放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湘潭师范学院学报》2002年第4期;
《知识经济与唯物史观》,《学习时报》2002年7月1日;
《我国多种所有制结构形成的根据——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绝对性和相对性》,《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8期
王 东:
《世纪之交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走向》,《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大道》,《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21世纪哲学创新论纲》,《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之路》,《哲学研究》2002年第1期
《21世纪哲学创新》,《北京大学学报》2002年第1期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新走向》,《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9期
《哲学创新与哲学观创新——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双重主题》,《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6期
《邓小平理论哲学基础研究综述》,《理论研究》2002年第3期
《与时俱进的理论创新》,《高校理论战线》2002年第7期
丰子义:
《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新视野》2002年第1期
《全球化研究的历史观与方法论》,《北京社科年鉴》2001
《应当加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研究》,《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论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求是》2002年第4期(合著)
《现代化的推进与历史传统的调适》,《理论视野——哲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马克思世界历史思想研究中的几个问题》,《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3期
《全球化与社会主义》,《新视野》2002年第2期
《生产力发展是最高标准》,《学习时报》2002年6月3日
《主体性问题的再探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新探》高教出版社2002年6月版
《研究社会发展理论的新工具》,《学习时报》2002年6月16日
郭建宁:
《简论贺麟的中西文化观》,《青海社会科学》2002年第1期;
《陈序经、胡适全盘西化观比较研究》,《中州学刊》2002年第1期;
《深入研究三代领导集体的理论创新》,《前线》2002年第3期;
《简析新文化保守主义》,《理论视野》贵州人民出版社2002年1月版;
《简论冯友兰的文化类型说》,《传统与创新》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4月版
《三代领导人关于文化建设的理论创新》,《与时俱进的理论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徐 春:
《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与提高人的素质的双向互动》,《人学与现代化》广西人民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人的发展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双向互动》,《社会科学辑刊》2002年第3期
《第四届人学学术研讨会综述》,《哲学动态》2002年第6期
《社会可持续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光明日报理论周刊》2002年8月27日
聂锦芳:
《“逝去的不会是空白”——前苏联的《共产党宣言》研究概观》,《〈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9月版
《当代中国哲学研究中的“三足鼎立”格局》,《学术研究》2001年第10期
《知识经济时代交往方式的变迁及其后果》,《北京大学学报》2001年第6期
《论当代中国哲学研究的整体格局》,《哲学动态》2001年第11期
《世界哲学图景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视野——哲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哲学文体问题省思》,《理论视野——哲学》贵州民族出版社2002年1月版
《马克思文本研究史的初步清理与方法论省思》,《哲学研究》2002年第6期
《马克思文本研究的五种模式》,《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第3期
《建构当代中国的哲学形态:可能与基础》,《教学与研究》2002年第7期
《中国共产党在新时期设计中国现代化的原则与思路》,《与时俱进的理论探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6月版
《学术性与思想性:目前马克思哲学研究中的史论关系问题省思》,《哲学动态》2002年第9期
张立波: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第三期发展》,《求是学刊》2001年第6期
《唯物史观视野中知识》,《北京大学学报》 2001年第6期
《“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述评》,《哲学研究》2001年第12期
《比较视域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术研究》2002年第9期
《阅读马克思的三种方式》,《现代哲学》2002年第3期
2002-10-30补充:
除了此前发布的消息中罗列的篇目外,郭建宁教授2001年9月至2002年9月发表的论文论文还有:
《关于文化发展和文化建设的几个问题》,《21世纪哲学创新》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年11月版;
《简论冯友兰的文化哲学》,《学海论坛》2001年第6期;
《论21世纪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走向21世纪的中国哲学》中国书籍出版社2001年12月版;
《双百方针的历史回顾与当代思考》,《平凡的真理 非凡的求索》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9月版。
说明:本教研室其他教师材料暂缺。(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