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举办“21世纪哲学创新暨庆祝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11.29)
来源:学术进展
作者:
时间:2001-11-29
黄楠森教授是当代中国著名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哲学史家和哲学教育家。2001年11月29日,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宣传部、社会科学部、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共同举办了“21世纪哲学创新暨庆祝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学术研讨会。来自教育部、中宣部、中央党校、中央编译局、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市委党校、复旦大学、山西大学、人民日报社、光明日报社、中国教育报社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和学者150余人参加了研讨会。教育部副部长袁贵仁、北京大学党委书记王德炳、中央党校副校长王伟光、中央编译局局长韦建桦、北京大学哲学系主任赵敦华等致辞。朱开轩、彭佩云等领导同志发来贺信。王东教授系统介绍了黄楠森教授的学术创新和学术成果。
黄楠森倡导的“综合创新观”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在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楠森教授在1981—1996年间任第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3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1990年任北大人学研究中心主任。他还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现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北京市哲学会名誉会长。黄楠森教授在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北大优秀党员标兵,2001年被评为北大师德模范。2001年8月7日,黄楠森教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代表在北戴河受到了江泽民、朱 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黄楠森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诸多领域进行的开创性研究,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黄教授为建立马哲史这门学科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先后主编了《马哲史》三卷本、《马哲史》八卷本,并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马哲史学科的主编。其中,《马哲史》三卷本获1991年国家优秀教材奖,北大优秀成果一等奖;八卷本400万字专著的浩大工程填补了我国在马哲史研究方面的许多空白,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1997年被授予“五个一”工程奖和吴玉章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中的第六、七卷获北京市1991年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一、二、三卷获1994年优秀成果特等奖;1998年出版的一卷本教材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些成果对于中国马哲史学科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具有国际性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多年来,哲学界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涉及的几个大问题,一直争议很大,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如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板块结构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元结构问题;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问题,等等。对此,黄楠森教授以自己深厚的哲学功底,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系统的哲学观,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说服力的见解。他的科学解说澄清了人们对某些哲学基本原理的模糊认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3.人学方面。黄楠森教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建构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早在8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组织发起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与人”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人学词典》。1991年组建了北大人学研究中心,并任该研究中心主任。此后又成立了“中国人学研究会”。他还配合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积极从事人权问题的研究,主编了《西方人权学说》,担任中国人权学会常务理事。
4.文化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文化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认识文化的本质,如何总结我们在文化建设上的得失,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应对国际竞争中文化方面的挑战,黄楠森教授对这些问题都有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主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一书荣获2000年北京市优秀成果一等奖。
5.邓小平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从1983年开始,他就积极倡导开展这方面的研究,1992年后又专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高度评价了黄楠森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盛赞他严谨求实,坚信真理,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都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对各种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潮予以批驳,执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盛赞他不拘泥于过去的僵化教条,不固守过去的陈旧理论,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基础上,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创新,对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给以理论上的解答。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高度评价了黄楠森教授的治学之道、学术创新和高尚师德,一致认为,黄楠森教授所走过的学术历程,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不断深化、发展,黄教授功不可没。
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是:21世纪中国哲学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何处去?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百家争鸣式的活跃讨论。参与讨论的,既有老一辈资深专家,如黄楠森、庄福龄、陈先达、刘放桐、许全兴、王锐生、赵家祥等,也有一批改革开放时期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如李德顺、郭贵春、王东、吴晓明、庞元正、杨耕、丰子义、韩庆祥等。
与会专家学者探讨了21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指出,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既不是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也不是保守主义儒学复旧论,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综合创新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近现代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三者间不是简单平列关系,而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融会中西,综合创新,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就是中国哲学现代化。三者之间,在哲学问题、哲学智慧、时代精神、文明走向上,有深刻共性;在语言风格、表述方式、哲学范畴、哲学体系上,又各有特色。把三者熔为一炉,有所创新,是艰苦细致的漫长历史过程。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21世纪哲学创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目标,不应当是个别原理、个别范畴、个别提法的枝节变化,而需要做出富于时代精神的大发展、大创新,面向新世纪,创造新智慧,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现代化、系统化。这就是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大道,创造出富于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也是融会“中西马”的大成智慧学,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这次学术盛会,同时也是北京大学“2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开坛仪式和首次会议,今后将每月一次,持续进行下去。
这次会议的主要思想成果,凝聚为一部近50万字的专题论文集《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回归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之争,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之争,主体性与客观性之争,方法与体系之争,这些近年来的哲学焦点问题,都在该书中有新的探索。这本新著提出的问题,解决的问题,留下的问题,都有重大的启迪意义。
黄楠森倡导的“综合创新观”作为研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则,在哲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黄楠森教授在1981—1996年间任第一、二、三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983年任国家社科基金学科评议组成员,1990年任北大人学研究中心主任。他还曾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会长,中国恩格斯学会会长,中国人学学会会长。现任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北京市社会科学联合会顾问,北京市哲学会名誉会长。黄楠森教授在1983年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1996年被评为北大优秀党员标兵,2001年被评为北大师德模范。2001年8月7日,黄楠森教授作为哲学社会科学专家的代表在北戴河受到了江泽民、朱 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黄楠森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诸多领域进行的开创性研究,主要体现在5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哲学史方面。黄教授为建立马哲史这门学科进行了大量的开拓性工作,先后主编了《马哲史》三卷本、《马哲史》八卷本,并承担了《中国大百科全书》哲学卷马哲史学科的主编。其中,《马哲史》三卷本获1991年国家优秀教材奖,北大优秀成果一等奖;八卷本400万字专著的浩大工程填补了我国在马哲史研究方面的许多空白,获得了社会的高度评价,1997年被授予“五个一”工程奖和吴玉章奖,1999年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其中的第六、七卷获北京市1991年优秀成果特等奖,第一、二、三卷获1994年优秀成果特等奖;1998年出版的一卷本教材被国家教育部确定为“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这些成果对于中国马哲史学科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并具有国际性的影响。
2.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方面。多年来,哲学界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涉及的几个大问题,一直争议很大,没有形成比较一致的看法。如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板块结构问题;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一元结构问题;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问题,等等。对此,黄楠森教授以自己深厚的哲学功底,在多年潜心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科学系统的哲学观,对这些问题提出了有说服力的见解。他的科学解说澄清了人们对某些哲学基本原理的模糊认识,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对建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新形态有重大的指导作用。
3.人学方面。黄楠森教授对中国马克思主义人学的建构进行了长期的探索。早在80年代初,他就开始了这方面的研究,组织发起了全国性的“马克思与人”学术研讨会,组织出版了《人学词典》。1991年组建了北大人学研究中心,并任该研究中心主任。此后又成立了“中国人学研究会”。他还配合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积极从事人权问题的研究,主编了《西方人权学说》,担任中国人权学会常务理事。
4.文化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全球化竞争的加剧,文化问题的重要性日益突出,如何认识文化的本质,如何总结我们在文化建设上的得失,如何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如何应对国际竞争中文化方面的挑战,黄楠森教授对这些问题都有诸多深刻独到的见解。他主编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一书荣获2000年北京市优秀成果一等奖。
5.邓小平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从1983年开始,他就积极倡导开展这方面的研究,1992年后又专门探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哲学基础,邓小平理论的哲学基础。
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高度评价了黄楠森教授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所做出的贡献,盛赞他严谨求实,坚信真理,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都始终坚信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对各种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思潮予以批驳,执着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精神;盛赞他不拘泥于过去的僵化教条,不固守过去的陈旧理论,而是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真理的基础上,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时代创新,对一些重大的现实问题给以理论上的解答。与会领导、专家和学者高度评价了黄楠森教授的治学之道、学术创新和高尚师德,一致认为,黄楠森教授所走过的学术历程,是不断探索、不断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程,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不断深化、发展,黄教授功不可没。
这次会议的一个重要主题是:21世纪中国哲学向何处去,马克思主义哲学向何处去?围绕这个问题,展开了百家争鸣式的活跃讨论。参与讨论的,既有老一辈资深专家,如黄楠森、庄福龄、陈先达、刘放桐、许全兴、王锐生、赵家祥等,也有一批改革开放时期崭露头角的中青年学者,如李德顺、郭贵春、王东、吴晓明、庞元正、杨耕、丰子义、韩庆祥等。
与会专家学者探讨了21世纪中国哲学的发展道路,指出,21世纪中国哲学发展的主导方向既不是自由主义全盘西化论,也不是保守主义儒学复旧论,而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综合创新论。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近现代哲学、中国传统哲学三者间不是简单平列关系,而应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下,融会中西,综合创新,最终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也就是中国哲学现代化。三者之间,在哲学问题、哲学智慧、时代精神、文明走向上,有深刻共性;在语言风格、表述方式、哲学范畴、哲学体系上,又各有特色。把三者熔为一炉,有所创新,是艰苦细致的漫长历史过程。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21世纪哲学创新,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的目标,不应当是个别原理、个别范畴、个别提法的枝节变化,而需要做出富于时代精神的大发展、大创新,面向新世纪,创造新智慧,实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现代化、系统化。这就是走“古今中外,综合创新”的大道,创造出富于时代精神、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新体系,也是融会“中西马”的大成智慧学,或者说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和中国哲学的现代化。
这次学术盛会,同时也是北京大学“21世纪哲学创新论坛”开坛仪式和首次会议,今后将每月一次,持续进行下去。
这次会议的主要思想成果,凝聚为一部近50万字的专题论文集《21世纪哲学创新——黄楠森教授八十华诞纪念文集》,已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回归马克思与发展马克思之争,辩证唯物主义与实践唯物主义之争,主体性与客观性之争,方法与体系之争,这些近年来的哲学焦点问题,都在该书中有新的探索。这本新著提出的问题,解决的问题,留下的问题,都有重大的启迪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