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学术研讨会召开(9,21)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纵深发展,特别是中国加入WTO在即,经济全球化愈来愈直接参与了我们日常生活世界的构成。科学分析全球化的历史、现状和前景,提出实质性的应对策略,是摆在学术界面前的重要议题。北京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继去年召开“《共产党宣言》与全球化”学术研讨会之后,今年9月21日-22日又在京举办了“马克思主义与全球化——《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当代阐释”学术研讨会。来自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辽宁大学等单位的领导和专家学者黄楠森、王锐生、许全兴、赵家祥、叶汝贤、王东、庞元正、杨耕、梁树发、何萍、孙承叔、汪信砚、郝立新、阎孟伟、李淑梅、陈新夏、马俊峰、刘森林、罗文东、孙伟平等80余人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党委副书记赵存生教授到会讲话。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胡军致开幕词。北京大学哲学系党委书记、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副主任丰子义教授主持了会议。 

与会专家学者探讨了《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研究及现实意义,认为全球化作为一种理论思潮直到20时期80年代才开始流行,但其理论源头却在马克思恩格斯150年前写作的《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德意志意识形态》既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成的标志,又是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理论形成的标志,同时还是当今全球化理论的源头。

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全球化理论不只有西方一种,而是存在三大流派——西方主流派全球化理论、“新左翼”全球化理论和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我们应当汲取《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世界历史理论的源头活水,借鉴“新左翼”的观点和研究方法,批评和扬弃西方主流派的全球话语霸权,立足于当今全球化特别是经济全球化的新特点、新趋势,进一步发展和深化马克思主义流派的全球化理论。

全面认识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和机遇,加强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理论创新,是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必由之路。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当代经济全球化是近代以来世界历史走向的第三个阶段,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信息网络化,科技全球化,分工体系国际化,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市场全球化,国际贸易全球化,交往全球化,经济全球化、政治国际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并存趋势。必须承认,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历史起点并不一致,针对全球化新阶段资本占先、西方占先和美国占先的现状,发展中国家应当采取开放性与自主性辩证统一的方略,利用借鉴前人、少走弯路的后发优势,采取开放引进、综合创新的后发战略,最终达到以柔克刚、以弱制强后来居上的战略目标。

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全球化与中国文化现代化、全球性与现代性、全球化与社会主义、全球化与人的发展、全球化与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与会专家学者指出,现代性是天生的国际派,它在本质上是与狭隘的民族性相对立的,我们今天讲现代性,必须注意突出全球性和开放性,也就是说,要通过全球性来寻求现代性,又通过现代性来发展民族性。与会学者还指出,全球化作为一种全球普遍的相关性,意味着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明朗化,它可能增强一致性,也有可能加剧民族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只有尊重各国的历史文化、社会制度和发展模式,承认世界多样性的现实,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才能使全球化达到共赢和共存的目的。

与会专家学者还立足于文本解读,就现代解释学方法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文献的解读,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与知识社会学、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以及当代文化研究的关系,马克思交往理论与哈贝马斯交往理论的关系等做了一些探讨。与会专家学者指出,在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加强马克思主义基础学科建设,挖掘马克思主义经典文本的当代意义,促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创新,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努力将文本研究、基础理论研究和重大现实问题的研究结合起来,是一条值得借鉴的研究道路。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