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座

道家学术讲堂?第二讲

主讲: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常务副主编 陈静女士
讲题:严复:逍遥与自由的时代意义

时间:2012年5月12日(周六)晚7点
地点:北京大学治贝子园

主办:
北京大学哲学系
北京大学道家研究中心
协办:
北京大学国学社
赞助:
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



主持:
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道家研究中心主任  陈鼓应先生
评论:
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中江教授
主讲者简介:
陈静,1954年生,四川成都人,1971年下乡云南,1978年入云南大学历史系,后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师从王明先生。自1986年供职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至今,现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常务副主编。
主要研究方向:汉代哲学  老庄哲学
著有《自由与秩序的困惑——淮南子研究》、《秦始皇评传》等。发表 <吾丧我——《庄子齐物论》解读> 、 <梦迷与觉悟——庄子的梦> 、 <逍遥与自由——严复《庄子评语》研究> 等学术论文。

讲题与提要
严复:逍遥与自由的时代意义
严复是中国近代的思想巨擘,掀动了中国近代救亡和启蒙两大思潮。他的《庄子评语》是他用中国传统思想资源接引西方近代思想的重要文本。
与时下多以“自由”解释“逍遥逰”不同,严复用来接引“自由”观念的,是《庄子》中的“无为”观念。之所以如此,与严复对“自由”的理解有关。
“自由”在中文中出现很早,东汉大儒郑玄注释《礼记》,就多次用到了“自由”一词。“自由”的基本含义是“由自”,也就是行为上的“自己做主”。但是,这种“自己做主”的行为只能在“帏幕之外”(制度之外),所以,中文语境的“自由”初始义,是独处时的自在,与礼仪规范和制度安排没有关系,一旦发生联系,则这种联系是否定性的。
严复是近代启蒙思想的先导,他籍由译著和评语引进了西方近代的自由、平等、民主等观念,使“自由”不再是“帏幕之外”的自在,而成为安顿社会生活的基本原则。“自由”与“无为”的关联,表明严复倡导政治上的不干涉主义,而“逍遥”则被严复解释为解除蔽障,二者都指向救亡:恢复社会的活力以造就一个富强的中国。




道家学术讲堂缘起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学术百家争鸣,形成道、儒、墨、法多元并起的思想格局。道家学说以其海纳百川的心胸、相尊相蕴的精神展放异彩。汉唐时代,佛教传入中土,老庄有接引之功,形成儒释道互补共融的局面。近世以来西学东渐,启蒙思想家严复引进西方近代学说和自由、民主观念的同时,寻找到与母体文化中老庄思想的结合,为中国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当前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在这东西文化碰撞的时代,文明的冲突与对话日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道家文化以其开放性和包容性呈现出思想的活力和生命力,也彰显出其现代价值。因此,北大人文讲席教授陈鼓应先生和北大哲学系系主任提议在创办严复讲座的同时,也举办一系列的道家学术讲堂,以发扬道家文化的现代意义,与儒家文化共同回应全球化时代面临的诸多问题。
陈教授和王教授的提议得到台湾友人异康公司董事长杨建纲先生的热情响应,通过杨建纲先生引介,获得台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董事长辜成允先生的大力支持。我们得以推展一系列的学术研究,这将为海峡两岸的学术文化交流作出积极的贡献。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