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座

10月26号:“北京大学理科史系列报告”第一讲

“北京大学理科史系列报告”第一讲



时间:2012年10月26号(周五)下午3:00-5:00

地点:承泽园科社中心一楼学术报告厅

主讲人:熊卫民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

题目:北京大学与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研究



主讲人简介:

熊卫民(1974~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副研究员,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哲学硕士(200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理学博士(2007)、剑桥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系访问学者(2011.1~2012.1)。

主要从事当代中国科学史、教育史研究。著作(含合著)有《合成一个蛋白质》、《反思科学技术》、《邹承鲁传》、《从合成蛋白质到合成核酸》、《沈善炯自述》、《中国科学院教育发展史》等。论文有《1958年,中国科学家的选择与遭遇》、《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消灭麻雀运动》、《试论口述史文章的仿真度》、《自主与干预:心理学科在中国(1949-1976)》、《广州会议对科技大跃进的反思》、《在科学与政治之间:1964年的北京科学讨论会》等。



内容提要:

在黄钟毁弃、瓦釜轰鸣的文化大革命时代,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工作是科学沙漠中少见的一个绿洲。为什么它能够在政治运动的重灾区北京大学逆流上马,并于短期内取得成果?少数科学弄潮儿是如何利用政治大旗为自己保驾护航的?本报告将介绍胰岛素晶体结构测定研究从提出课题到发表论文并被广泛宣传的过程。从这一案例出发,通过分析政治家、科研管理人员、科学家、工宣队员等不同社会角色的行为和动机,探讨在“文化大革命”浩劫中,少量的基础科学研究何以得以幸存、研究工作如何运作以及科学研究的政治化等问题。



请相互转告参加!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