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座

4月16日:虚云讲座邀请张继禹讲述道教富有观

2013年4月16日上午,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举行虚云讲座第19讲,邀请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张继禹道长莅临讲演。 主题是“道教‘有万不同’的富有观”。北大哲学系、宗教学系王宗昱教授评议,外国语学院金勋教授主持。 欢迎有兴趣的同学、老师参加。
本次讲座凭票入场, 请在本周四(11日)上午9点起,在哲学系本科教务杨宇老师处免费领票(电话:62755347)。

地点:北京大学百周年大讲堂二楼多功能厅(请从西侧门进)
时间:2013年4月16日(周二)上午9:30  (请提前15分钟入场)


主讲人简介:
张继禹,1962年9月生于江西龙虎山,为东汉张道陵天师第六十五代孙。现为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中国道教》杂志主编、江西省道教协会名誉会长。
在道教文化研究方面,撰有《天师道史略》、《道法自然与环境保护》等著作,发起并主持完成了“十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华道藏》的点校编纂工作,发表《践行生活道教,德臻人间仙境》、《道教思想四论》等论文数十篇。

讲座内容提要:
       道教认为,国家的富有在于拥有大量不同的物种,很多不同种类的植物、动物、鸟、鱼等。唯有如此,这个国家才算拥有真正的富有。道教这种以物种备足程度衡量国家富有状况的观念,不能不说是对世界生态伦理学的一大独特贡献。
  道教富有观,立基于道教关于大自然神圣性的信仰之上。大自然生命个体的差异和物种的多样性,正是大自然神圣性的生动体现。道教关于大自然神圣性的信仰就是源自远古时代的精神信仰。道教富有观,就是大自然神圣性观念的拓展与丰富。在道教看来,处在天地之间的每一个生命个体和自然物种都具有独特的价值。这些独具特色的生命形态与自然物种是天地之间的“财富”。
    古代圣贤的教诲为今天的人类指示了一条光明大道:人类的财富创造活动需要遵循大自然的法则。惟有遵循大自然的法则,人类追求富有的过程才能最恰当地参与大自然的演化过程,才能最合理地调动大自然的内在潜能,生生而条理,实现“三盗既宜,三才既安”的整体均衡。
    随着市场经济的扩展,全球化经济的推进,使得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大市场,一切以赚钱为目的,对金钱的占有程度与对物品的消费程度,逐渐变成了衡量人们生活价值的唯一尺度。这种关于财富的看法是非常片面的。在道教看来,人们创造财富,并不是为了占为己有,而是为了“周流俱足”。道书《太平经》就说:“天道生物,当周流俱足”。也就是说,大自然生出万物,是为了周流天下,让天下苍生都获得丰足。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