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讲座

10月20日:虚云讲座邀请田青讲述佛教音乐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将于2017年10月20日上午举办虚云讲座第41讲,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田青先生讲授“梵音汉曲与佛教音乐”。

题目:梵音汉曲与佛教音乐
主讲人:田青教授
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
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北京大学宗教文化研究院院长         张志刚  教    授    主持
北京大学艺术学院                             毕明辉  副教授    评议

地点: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1号楼108室  (位于北大未名湖东北侧、仿古建筑群)
时间:2017年10月20日(周五)上午10-12点  (会场座位有限,务请提前15分钟入场)

讲座背景材料:
        慧皎《高僧传》:“自大教东流,乃译文者众,而传声盖寡。良由梵音重复,汉语单奇。若用梵音以咏汉语,则声繁而偈迫;若用汉曲以咏梵文,则韵短而辞长。是故金言有译,梵响无授。始有魏陈思王曹植,深爱音律,属意经音,既通般遮之瑞响,又感渔山之神制,于是删治《瑞应本起》,以为学者之宗。传声则三千有余,在契则四十有二”。
        周一良《读“唐代俗讲考”》:“六朝时讲经之前,都讲先转读,……读时分若干‘契’。”“似乎契又不仅是经里的节段,还有音乐上的意义,各契互不相同。”
       《隋书?卷十五?音乐志下》:“西凉者,起于苻氏之末,吕光、沮渠蒙逊等据有凉州,变龟兹声为之,号秦汉伎……其歌曲有《永世乐》、解曲有《万世丰》、舞曲有《于阗佛曲》。”“龟兹者,起于吕光灭龟兹,因得其声。”
        鸠摩罗什云:“天竺国俗,甚重文制,其宫商体韵,以入弦为善,……见佛之仪,以歌叹为贵,经中偈颂,皆其式也。但改梵为秦,失其藻蔚,虽得大意,殊隔文体,有似嚼饭与人,非徒失味,乃令呕秽也。什尝作偈赠沙门法和云:心山育明德,流熏万由延,哀鸾孤桐上,清音彻九天。凡为十偈,辞喻皆尔”。
       《隋书?音乐志》:“帝既笃敬佛法,又制《善哉》、《大乐》、《大欢》、《天道》、《仙道》、《神王》、《龙王》、《灭过恶》、《除爱水》、《断苦轮》等十篇,名为正乐,皆述佛法。”

讲演人简介:
田青,佛教音乐专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现为中央文史馆馆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顾问、中国昆剧古琴研究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宗教艺术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长期致力于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宗教音乐的研究,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著有《中国宗教音乐》、《净土天音》、《佛教音乐的华化》、《禅与乐》等多部著作。上世纪80年代末,首先将中国佛教音乐带到国际舞台,为促进两岸和平及国际文化交流做出重大贡献。
曾任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执行副主任,为推动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做出了重大贡献。

鸣谢河北禅学研究所、北京和合天地文化公司的资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