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0日:北京大学佛学研究系列讲座 第十九讲
来源:会议讲座
作者:
时间:2018-03-27
域外佛教文献对于中国佛教研究的价值
——以日藏佛教写本为例
时 间:2018年3月30日15:30-17:30
地 点: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3号楼109
主讲人:定源(王招国)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主持人:王颂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主讲人简介
定源,1977年7月生,2006-2008年日本京都花园大学大学院佛教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2011年日本东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佛教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日本古写经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6月开始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上海浦江计划资助人才。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项。
主要从事敦煌遗书、日本古写经研究,长于佛教文献学。已出版专著《敦煌本〈御注金刚般若经宣演〉的文献学研究》(日文)、《佛教文献论稿》2部,以及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二、内容提要
域外汉籍研究目前是一种新的学术潮流。当前的域外汉籍研究更多是关注史学、文学等世俗文献,对于域外汉文佛教文献,尽管属于域外汉籍的研究范畴,但重视程度则明显不足。
“域外佛教文献”与目前学界习称的“藏外佛教文献”,两者的内涵有一定交叉,但视界不同。域外佛教文献是指现存于中国禹域之外的以梵、巴、藏、汉以及古代中亚发现的各种语言为载体并记载与佛教相关的文献。但本讲座所说的域外佛教文献,仅限于域外汉文佛教文献而言。这类文献,在世界范围内,保存数量最多的当属日本。本讲座以日藏佛教写本为例,在介绍日藏佛教写本的来源、书写与流传的基础上,指出日藏佛教写本可以为研究中国佛教写本大藏经、保存中国佛教古佚书,乃至在文本辑佚、校勘等方面提供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对于中国佛教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佛教既是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开花结果,也是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佛教的根源。中国佛教不仅独存于中国,还以种种方式流传、保存、移植于域外。利用域外佛教文献研究中国佛教,可以拓展研究的空间和视野,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 特别鸣谢:广东四会六祖寺
——以日藏佛教写本为例
时 间:2018年3月30日15:30-17:30
地 点:北京大学李兆基人文学苑3号楼109
主讲人:定源(王招国)上海师范大学哲学系副教授
主持人:王颂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一、主讲人简介
定源,1977年7月生,2006-2008年日本京都花园大学大学院佛教学专业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2008-2011年日本东京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佛教学专业毕业,获文学博士学位。2011-2013年国际佛教学大学院大学日本古写经研究所研究员。2013年6月开始任职于上海师范大学。现为上海师范大学哲学与法政学院哲学系副教授,上海浦江计划资助人才。参与并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项。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2项,上海市教育委员会科研创新计划项目1项。
主要从事敦煌遗书、日本古写经研究,长于佛教文献学。已出版专著《敦煌本〈御注金刚般若经宣演〉的文献学研究》(日文)、《佛教文献论稿》2部,以及在国内外杂志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二、内容提要
域外汉籍研究目前是一种新的学术潮流。当前的域外汉籍研究更多是关注史学、文学等世俗文献,对于域外汉文佛教文献,尽管属于域外汉籍的研究范畴,但重视程度则明显不足。
“域外佛教文献”与目前学界习称的“藏外佛教文献”,两者的内涵有一定交叉,但视界不同。域外佛教文献是指现存于中国禹域之外的以梵、巴、藏、汉以及古代中亚发现的各种语言为载体并记载与佛教相关的文献。但本讲座所说的域外佛教文献,仅限于域外汉文佛教文献而言。这类文献,在世界范围内,保存数量最多的当属日本。本讲座以日藏佛教写本为例,在介绍日藏佛教写本的来源、书写与流传的基础上,指出日藏佛教写本可以为研究中国佛教写本大藏经、保存中国佛教古佚书,乃至在文本辑佚、校勘等方面提供无可替代的文献价值,对于中国佛教研究有着重大意义。
中国佛教既是印度佛教在中国的开花结果,也是韩国、日本等东亚国家和地区佛教的根源。中国佛教不仅独存于中国,还以种种方式流传、保存、移植于域外。利用域外佛教文献研究中国佛教,可以拓展研究的空间和视野,具有广阔的学术前景。
主办单位:北京大学佛教研究中心 特别鸣谢:广东四会六祖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