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通知公告

11月9日:佛教工作坊讨论寂护的因果观

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将于2018年11月9日下午举办“佛教文献、历史与哲学工作坊”第36讲,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范文丽老师主讲印度佛教哲学,题为“寂护的因果观 (S?a?ntaraks?ita on Causation)”。敬邀参加,共同研讨。

主讲人:范文丽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 助理研究员
评议人:王俊淇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助理教授
主持人:赵    悠  北京大学哲学系 助理教授

时间:11月9日(周五) 15.00-17.00
地点:人文学苑二号楼106室

讲座摘要:凡涉及因果话题,哲学家们都需回答以下问题:因果关系到底是什么?这一话题的主要讨论阵地是西方哲学传统。然而,除此之外,印度哲学家们对这一问题也有诸多回应。弥漫差学者童中尊(Kumārila)提出因果作用(vyāpāra)说,认为因有生果之“作用”,这种“作用”是因果关系的本质所在。佛教哲学家寂护(?āntarak?ita)对此持不同观点,他驳斥这一观点并表示,除了因自身的存在之外,别无其他“作用”。本研究梳理童中尊和寂护双方关于“作用”的争辩,讨论寂护自身阐述因果关系时提出的一些概念,进而考察寂护的因果论。对寂护而言,因果关系并不指涉某种形而上的真实,而只是指称事物的规律性生发而已。一切讨论因果关系的术语都只是方便说法,是根据人们的意愿和实用目的设立而成。

主讲人简介:范文丽,女,安徽太湖人,1987年生。2005年进入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2009年获哲学学士并保送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专业,2012年6月获哲学硕士学位。2012年9月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攻读博士,2017年11月获哲学博士学位,博士论文Action and Its Results: A Study Based on ?āntarak?ita and Kamala?īla(《寂护莲花戒的业力因果论》),导师为姚治华教授。2017年12月,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现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印度哲学、东方哲学。代表作有: “On Recognition and Self: A Discussion Based on Nyāya, Mīmā?sā and Buddhism” (Asian Philosophy, 2017)、“?āntarak?ita’s Criticism of Causal Activity (Vyāpāra)” , Journal of Indian Philosophy, 2017)等。

评议人简介:王俊淇,本科与硕士毕业于复旦大学宗教学专业,博士毕业于日本东京大学大学院印度哲学与佛教学研究室。现为人民大学哲学院助理教授,研究方向为说一切有部论书、月称《明句论》与法称量论。

主办: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