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记忆

杨洪源:生如夏花的青春时光——记在哲学系团学组织的那些日子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哲学系2011级博士研究生

杨洪源

 

还记得朴树那首传唱多时的《生如夏花》么?青春像夏花也像烟草,既绚烂又浓烈,短暂的青春不知不觉已在热烈中挥散,或许成长后的我们身上再也找不到那股淡淡的花香,剩下的也仅有浓烈的烟草味,但青春的味道无法消逝,特别是那些在哲学系团学组织的那些日子。生如夏花的青春在那些日子也仿佛是一杯酒,可以调出不同的味道。挥霍着青春的孩子们,曾经挥霍如今追忆着青春的大孩子们,都能在里找到

——题记

 

懵懂岁月  逐梦四院

 

有人说:“青春不是年华,而是心境;青春不是桃面、丹唇、柔膝,而是深沉的意志、恢弘的想象、炽热的感情;青春是生命的暗泉涌动。”

我们不禁要问:青春是什么?是苦涩未熟的果实,还是清澈见底的河水?是充满幸福的泪水,还是苦恼的包袱?当你在不知不觉中,将岁月的书翻去多页时,才能更好的体味青春的味道。

谈起“青春”,我首先想到柠檬。很喜欢柠檬,即便它的味道苦涩,但略带甜味;喜欢柠檬的颜色,淡黄,给人干净、清新、不同凡响的感觉。青春的味道就像柠檬,酸中透着一丝甜意——青春时期的团学工作虽然清苦,也充满苦尽甘来的回报。

初入燕园,第一次一个人离家独自生活,生活中充满苦涩。燕园的金秋在我眼中不是银杏遍野,而是处处凉意。初识北大哲学,印象却是懵懂,对未来的茫然与不确定,甚至连“philosophy”(爱智慧)都不知道是何。更为苦闷的是缺乏直系学长的指导与帮助,尤其看着周围同学出入于各种高中的同乡会,更觉得凄凉。

尽管无助与苦闷,但青春总是要面对这些。大学的生活不同于中学的根本之处就在于选择的自由与对未来规划的愈发明确;除了学习生活,大学的大部分的时光是在各种学生组织中度过。然而当路过三角地时,“百团大战”虽热闹非凡,但始终无法吸引我的目光。于是乎,系里的团学组织成为了我唯一的选择。第一次团学系统例会,具体的流程早已忘却,但无法忘记的却是“欢迎来到哲学系团委大家庭”、“我们是友爱的共同体”、“希望大家在这里收获友谊、培养感情、共同成长”。这几句话虽易懂但却用了三年时光去践行,也开启了我的寻梦之旅。

难忘记第一次三角地发传单、喊口号,大家整齐划一、响彻校园的“欢迎关注哲学系社会·文化·心灵系列活动”,吸引众人的关注,第一次感悟到团队的力量;

难忘记第一次在“牛教”刷夜画海报,从傍晚到黎明,直到将海报贴在三角地最醒目的位置,兴奋与喜悦将疲劳与饥饿尽驱,第一次在燕园品尝收获的喜悦;

难忘记第一次去打工子弟小学支教,看着孩子们渴望知识的眼神与收获知识的喜悦,第一次懂得什么叫做青年人的责任与担当;

难忘记第一次拜访周辅成老先生,陪先生聊天,听先生讲述过去年代哲人的风采,第一次了解学哲学是为了什么;

难忘记第一次参加定向越野,恰逢奥运倒计时1000天的日子,当我们完成一个个题目,最终走向终点,获得第一名时,第一次懂得志愿服务的意义……

时光飞逝,岁月冲刷着逝去的记忆,但抹不去积淀的成长,许多事情虽然易于忘却,但无法忘却的始终是那些记录着我成长点点滴滴的“第一次”,它们构成我在北大四院寻梦的足迹,见证了我从懵懂走向明晰。而这一切的开始都是从加入哲学系团委、青协的那一刻开始的,而寻梦的结果是“从集体中收获进步与成长”。

 

哲学底蕴  奥运情怀

 

作为一名80后“鸟巢一代”,在我心中始终存有一份奥运情怀。回首那段时光,之所以难以忘怀,不仅仅是因为历史的契机与时代责任,更重要的是哲学底蕴与奥运情怀的融合,是那份在哲学系团学组织学到的执着与担当、对事物的深入思考使我更好地融入志愿服务中。

回首往事,已经记不清来过多少次鸟巢,却始终没有仔细看过鸟巢,每次来的时候总是为各种事情忙碌着。每天的工作就是在不断重复着“一整套的规定动作”:15:00至次日1:00,挂上集群电话,拿着工作本签到、巡岗,为志愿者发放物资,对每个人说着鼓励的话,处理各种突发应急事件……没有任何特殊的感触在其中。人都是这样,当每日的生活成为一种习惯与常态时,你就融入其中、按照习惯的方式去完成,没有特别的体悟;而当这种常态结束的那一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沉淀而再次回味时,你就会发现你的成长与收获。

在鸟巢的日子亦是如此,当残奥会闭幕式结束,坐在场地中央的草坪上,感觉是那样的舒适。我们在草坪上尽情的奔跑、合影、狂欢。当我被大家高高抛起的那一瞬间,我凝视着鸟巢的上空,是那样的和谐,那样的宁静。人,相处得久了,自然会有感情;而物,相伴得久了,自然会有依恋。在我的记忆中,数不清走过多少遍鸟巢的每一个角落,记不起多少次露出标准的“五颗牙微笑”;忘不掉曾经在场馆的各种“打抱不平”,忘不掉在处理紧急状况时的各种“小创新”。观众数量庞大、流动性强,长期疲劳带来的志愿者的士气低落,相关部门的配合协调等等,这些大大小小的问题,都要一一解决。回想起来,当时还不明白、也没有时间思考是什么动力使我挑起管理、协调整个团队的重任,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坚持把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处理漂亮,从上岗、巡岗、疏导观众、安排志愿者轮休到最后的归还物资、签退离场。今日思来,是那种在团学组织锻炼中自然练就的责任心与踏实做好每一件事的心态使我在面对各种复杂事物能够做到随遇而安。

可以说,鸟巢对我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于我而言,我只是熟悉自己的业务知识、只是能够帮助观众解决各种问题,只是熟悉与自己的工作相关的区域——在鸟巢的日子里,与其说我在鸟巢,不如说是鸟巢在我。然而在即将离开的时刻,却发现了鸟巢的存在——不是我在鸟巢,也不是鸟巢在我,而是我和鸟巢在一起。鸟巢的身体中流淌着我曾经洒下的汗水,她的身体中留着我的印记;我的脑海中永存着对鸟巢的记忆,她的大,她的美丽。时代赋予了我作为“鸟巢一代”的责任与义务,而哲学则赋予了我担当责任的底蕴与毅力!

 

爱智之思  青春无悔

 

所谓青春的味道就是自己的味道,由于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他的青春就会焕发出不同的光泽,就会散发出不同的味道。但是每一个在哲学系团学组织中成长的孩子,他们的青春都会有一个同样的味道——“甜蜜”与“无悔”。

这种“甜蜜”是踏实做好每一件事情后收获的喜悦,这种“无悔”是对办好每件事情所做的“爱智之思”。

有人说,哲学系团学组织有自己的“道统”,那就是“无为而治”,即“保持常态,不折腾”。这种“无为”不是“不作为”,而是做好每一件事的原则——立足于实、优秀于精、成功于心。

当然,每一个有过团学工作经历的人都会有学业与工作相冲突、矛盾的时刻,即任务无法兼顾,只能舍弃其一,甚至有人会为自己付出很多精力在团学组织工作而懊恼。其实,二者绝不矛盾,后者甚至要以前者为基础,正如一位师长所讲:“要用做学问的态度做好团学组织工作”。事实亦是如此,做学问,写好一篇学术文章,需要以下步骤,即梳理相关研究文献,确定研究方向与框架、提出问题;按照一定的逻辑框架逐步分析解读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指出解决问题的意义等。做好团学工作同样需要“谋篇布局”,即确定做什么工作;准备做该项工作所需的条件;把握做该项工作的每一个细节;总结做此类工作的经验等。并且在学业之余,从事一些团学工作有助于培养我们更好的认识与把握社会的能力,因此,做好这项工作是“无悔”的。

团学组织工作所带给我们的“爱智之思”不仅如此。曾子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道理易懂,但更需要人生经历的体悟。团学组织中的踏实做好每件事情的经历,使我们不断践行着“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传而习”的信念,即尽心办好每件事情,诚心与每个人交往,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经历,完善自我、不断成长。

虽然现在已离开哲学系团学组织已3年有余,但它给我的青春所添加的味道至今回味无穷。每当进入四院,总是能看到学工办窗外的那里的爬山虎格外的鲜绿;而窗外的那棵山楂树的果实依旧是酸中带点甜,正如那青春的味道,让人终生难忘。

 

作者简介:杨洪源,男,河北省沧州市人,北京大学哲学系2011级博士研究生,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副研究员。在读期间,曾任哲学系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系团委副书记、系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曾荣获北京大学光华鼎力奖学金、三昌奖学金、西南联大奖学金、廖凯原奖学金,并被评为“北京大学三好学生”、“北京大学优秀团干部”、“北京大学优秀共青团员”、“北京大学社会实践优秀个人”、“北京大学志愿服务之星”、“北京市奥运会残奥会优秀志愿者”、北京大学2010年“年度之星”。

原文摘选自《青春味道》)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