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鑫:另一种传统
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 哲学系2006级硕士研究生
王鑫
谁怜绝学经千载,莫负男儿过一生。
——王阳明《月夜》
窗外的叶子还没有红透,大阪的冬日已悄然来临。转眼间,离开北大哲学系已两年多。
我是2002年夏季进的哲学系。尔后,在那里度过了七年。硕士毕业后,经陈来老师推荐,我来到日本关西大学,继续从事日本近世儒学相关方面的学习与研究。关西大学是日本关西地区有着百年历史的私立大学,素有汉学研究的传统。值得一提的是校内的图书馆,由于继承了江户时期大阪最大的汉学私塾泊园书院的藏书,加之数十年来不断补充与完善,在传统汉籍方面尤为整全完备。相比于北大,关大在硬件方面或许是超出的:这里人文学科的研究生都有自己的研究室。用不着像在北大那会,爬满整栋楼找一处自习的地儿。但在关大的日子里,心中却时时想起北大。尽管这里的一切都挺好,但总让人心中觉得少了些什么。
在北大最初的日子,是与青春相伴的迷茫与悸动。记忆如繁星,温暖而闪亮。
大一那会,同宿四个人:高峰、洪浩、林龙亮与我。高峰是河南人,为人宽厚。家庭的压力使得他总比我们来的忙碌,也比我们懂事。洪浩则是山东人,还记得第一次见他,他便上来握手、主动介绍:“我叫洪浩,洪水的洪,浩浩荡荡的浩。”后来证明,洪浩的口才也如其名般浩荡,平凡的事儿经他一讲,总是妙趣横生。林龙亮是福建人,率直泼辣,善歌咏。曾入选过北大校园的十佳歌手。那时的我,少不更事。与人相交,总带着股挑剔的劲儿。但每晚来自五湖四海的卧谈,却是比哲学更吸引我的事情。洪浩常是主讲,我们仨见缝插针。大到天文地理,小到伟人秘闻,纵横捭阖,无所不谈。
学哲学的常有失眠的烦恼,我虽入门不深,也早早与此结缘。一日,洪浩手持蓝公武译《纯粹理性批判》,笑称“此书有奇效”。其时,叶秀山老先生的《哲学导论》正在讲德国古典哲学,我课上自然是听的云里雾里。课后随洪浩指点买来一本,果然,蓝译康德于失眠有奇效。此后,睡前每读两三页,必能昏然入睡,一夜无梦。
当时我们住的宿舍在45甲的六楼。上临天宇,下接物美。与物美的煎饼香味遥相呼应的,是博雅与汉学书店内的书香。青春常不期而至的困顿与初入哲学的迷茫交织成成长道路上最初的彷徨,这种彷徨只能从不断的阅读中去寻求安慰。隔周去趟博雅、汉学,顺道买个煎饼,倒成了北大七年坚持最久的习惯。
大二之后,随着同各位老师接触的增加及自身阅读的增长,哲学从最初的让人“心痛”变成了令人“心动”。
在北大上过的课很多,但印象最深,于我影响最大的有三门:一是杨立华老师的《中国哲学史》,另一是王博老师的《儒家经典选读》,还有则是吴增定老师的《理想国》。三位老师风格各不相同,但入门之初,却都不约而同的强调:为学当先立乎其大。这里的“大”在我看来,既辨明了学问中有“小”、“大”——“小”、“大”意味着学问有阶次、秩序,又指向了对学问之“大”者即学问根本的重视。在哲学系的学术训练中,则表现为对于经典的强调。但在哲学系内读经典,不仅意味着要通过熟读去突破语词的重重遮障把握其内在的问题与逻辑,更意味着以此与人类最伟大的精神相往来,与自我的身心、知行、性命相往来。换句话说,经典并非是过去了的存在,而是鲜活的“共在”。在哲学家冷峻的理性中包含着抒情的张力。在抽象枯燥的概念下,涌动的是最丰富的生活、最精彩的心灵与最饱满的生命。因而,“立乎其大”不仅指为学,也指为人。或许,在哲学系的诸位老师看来,对自我生命的期许本就融入在了对于学术的追寻中。
身处哲学系时,这一特点并不触目,因为它早已成为某种“应当”,构成了我对学术最初的理解。只有到了日本、处于一个不同的学术氛围中,这种原本的“应当”才突显为了某种“特殊”。
日本的高等教育是以论文写作为中心,因此在最初的选题确定之后,所有的阅读与思考都围绕与论题相关材料的搜集、整理与分析而展开。在此过程中,耐心与细致是最可贵的品质。但同时,经典的意义却缩微成了材料中的一种。在这里,学术研究的动力来源于某种“知”的兴趣,学术成为了一门极为专业的处理材料的“技艺”。没有所谓与经典相关的根本问题的存在,所有问题都只有在分门别类的学术史的视野中才能获得理解,而所有的研究也只有在同先行研究的对话中展现“新”意才能获得存在的价值。
此处,我并无意对日本的学术方式进行批评。恰恰相反,这里的学术训练给予我成长道路上极为珍贵的部分。但也正如竹内好对吉川幸次郎的批评中所说:“学术总得与对生活的焦虑相关。”我想这一点,才是我至今仍不断怀念北大哲学系的原因。在到处洋溢着现代精神的今天,也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北大哲学系在学术之外却又在学术之中的另一种传统。
作者简介:王鑫,男,江苏金坛人,北京大学哲学系2002级本科生,曾于2002年至2006年于北京大学哲学系完成本科学业,后在我系保送研究生攻读中国哲学方向硕士学位,曾任哲学系团委《共青苑》主编。现任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史、宋明理学、日本近世儒学。
(原文摘选自《青春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