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庆讲座

【系庆·综述】“宗教学名家”系列讲座——杨慧林:中国思想的“对言”结构



主讲人:杨慧林

 

主持人:李四龙

 

 2022年10月7日周五晚7点,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宗教学名家」系列讲座开坛。本次讲座邀请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杨慧林主讲,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李四龙教授主持。

书架前的人

描述已自动生成主讲人杨慧林教授

文本, 信件

描述已自动生成

线上会议室

 讲座伊始,杨慧林教授对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的邀约表示感谢,祝贺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迎来建系110周年。本次讲座的主题是中国思想中的「对言」结构。杨教授指出,所谓「对言」,意指汉语中在形式上参互成文、在内容上相得益彰的表达格式,彰显了「相反以见相成」的中国智慧。无独有偶,汉语中的「对言」结构也可以在西方思想中找到对话者,即antithesis。不过,虽然antithesis和「对言」都在东西传统中展现出了巨大的思想空间,但在杨教授看来,西方传统毕竟长久以来重视「同一律」(identity)的形而上学传统,这种思想倾向与汉语对言结构中展现出的「相关律」(correlation)逻辑则截然不同。

 杨教授指出,在西方汉学的研究传统中,理雅各、葛瑞汉、朱利安等学者已然敏锐地注意到了「对言」结构所彰显出的「相关性」思维展现出了中国思想的原创性。而本讲座的意旨,则是诉诸「东与西」「来与去」「是与否」「有与无」「一与多」「知与行」「实与虚」「你与我」这八对范畴,把捉中国传统思想中相反相成的哲学旨趣,并以之为线索,贯穿中国和西方各自的思想传统,以「互参互释」为进路,体知与辨识哲学传统中的自我与他者。

文本

描述已自动生成

线上会议室

 以「来与去」为题,杨教授援引张若虚的「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以起兴,指出这首诗展现出了中国古人表达出的「有限」对「无限」的追问。而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杨教授则举出了《高尔吉亚》中对「存在」之为本生抑或「派生」的诘问、《启示录》中「I am the Alpha and the Omega, the first and the last, the beginning and the end」的宣扬;与之相应地,对于「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哲学发问,杨教授以僧肇的《物不迁论》中的「寻夫不动之作,岂释动以求静,必求静于诸动」,说明了汉传佛教对来去、动静的态度。

线上会议室

 对于「是与否」,杨教授先是横跨神学与现象学的领域,举出中世纪哲学家阿伯拉尔的作品和法国哲学家雅克·德里达《不可说之说的语言》一文,从西方哲学的话语中提要钩玄出了「否定性思维」的线索,指出陈述性的语言总会与其所要陈述的内容失之交臂,而汉地佛教传统孳乳于印度的中观学说,则是从反面对诸法的空相加以指陈,即「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作为重视「同一」的西方传统形而上学的重要问题,「有与无」一直在西方哲学的传统中饱受关注。在讲座中,杨教授则援引海德格尔《同一与差异》中的段落,说明「存在」的话题深植于西方传统中的本体论与神学结构,而海德格尔本人则意在通过以「关系」论「关系」的方式,叩问「关系性思维」本身,用「思」试图回溯到从未显现过的真理本质,使存在作为差异呈现于思,而非成为思的「对象」。而在中国哲学的传统中,庄子在《齐物论》中所表达的「非东亦非西」、「彼出于是,是亦因彼」的观点,周敦颐《太极图说》中的「无极而太极」,则展现出了何以在相反相成的关系当中,迂回而深挚地切入「混元如一」的真理本质,在阴阳的对极当中去生成「完美的一」。

男人穿着衬衫

描述已自动生成

主持人李四龙教授

 李四龙认为,杨慧林教授在精彩的讲座中,让我们沉浸在了一种哲学、文学和宗教学互参的哲思当中,给了听众们八组范畴,以追索中国传统思想中的对言结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中西互鉴的视角,使我们也能够更好地反思自己的思维习惯。本次讲座观众累计数量达到4.6万人次,讲座在提问环节的热烈互动中顺利结束。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