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国际传播的三个思路 ——以全球课堂太极拳课为例
太极拳国际传播的三个思路
——以全球课堂太极拳课为例
朱效民
北京大学哲学系 / 北京大学科学传播研究中心
2023年春季我第二次在北京大学全球课堂开设传统太极拳课程(每周两节课,一节讲座讨论,一节实践练习),有21人选修,除一澳门的同学外,其他20人来自13个国家,其中欧洲12位,美洲5位(包括中南美洲2人),亚洲3位。另有一德国的访问学生几乎一堂不落地旁听了所有课程,而且多次参加我们课外的传统太极拳活动以及北京园林徒步活动,似乎比正式选修的同学都更有学习热情。
全球课堂2023春季太极课海报
从课堂教学与讨论、班级微信群里的互动交流、课外太极与徒步活动的参与,到最后一次课每人5分钟的学习总结汇报,以及期末作业内容反馈来看,大家的学习效果与各自的不同收获应该说再次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例如,通过一学期太极拳的学习与实践(课外要求大家每天至少练习20分钟),这些绝大多数首次接触太极拳的同学惊喜地发现自己:或者长跑成绩提高了,或者举重水平上升了,或者游泳技术大幅改善了,或者网球、高尔夫球的技艺有了明显提升,其他诸如背疼极大缓解、反复发作的肌肉旧伤不再出现了,以及失眠和精神紧张状况的改善等情况更是相当普遍。老实说,我们自己都难以想象太极拳会在这么多领域产生各种可圈可点的正面结果,不由得令人感慨或许真是:“一张白纸可以画出最好最美丽的图画”,亦或是“老外吃中药,效果特别好”。毋庸置疑,这也说明我们的传统太极拳的确是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魅力以及效果显著的实践价值,给外国学生打开了一扇崭新而神奇的发现自己、体验中国、看待世界的窗户。
为此探讨总结一下我们课程在太极拳国际交流实践中逐渐形成的3个基本思路无疑是有意义的。这3个思路分别是:1,和而不同:回到传统太极拳的范式;2,实践感悟:以身证道;3,文明互通:美美与共。实际上这三者是互相关联、前后支撑与彼此印证的,如通过文明互通与比较的视角来更好地理解传统太极拳的范式,通过个体练习及社会观察等多层次实践来更具体深入地感受传统太极拳的独特之处以及与其他文化之间的异同。
课堂集体练习
和而不同:回到传统太极拳的范式
本课程“传统太极拳:不同的哲学与实践”的一个核心理念即是尽可能用传统的方式把太极拳表达出来,尤其是在当今社会一切以西方科学为评判标准,西方运动大行其道的情形下,如何有效传播传统太极拳是一个需要范式转化的问题。当然,我们并不拒绝和否认作为分科之学、威力强大的现代科学,以及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西方运动对太极拳的研究和探索。比如我们也会借助现代科学的一些概念帮助大家理解太极拳,我经常用“液压机”来形容打太极拳时身体内外呼应、周身协调、一动无有不动的状态,许多学习者都表示十分贴切。另外,传统的说法如拳打卧牛之地,或拳打一领席,估计现在的年轻人听不大懂,而我们提出的一分钟练太极、一平米练太极有异曲同工之效,很受大家的欢迎。
课堂上的金鸡独立
费孝通指出:“在和西方世界保持接触,积极交流的过程中,把我们的好东西变成世界性的好东西。首先是本土化,然后是世界化。”太极拳有西方科学无法解释、不愿解释、理解片面以及有意无意可能忽略的地方,我们高度警惕由此可能带来的一些负面后果——传统太极拳有着自己特殊的认知方式和练习手段,许多传统的认知方式和练习手段长久以来已经被现代科研、教学、比赛等严重忽视甚至误导扭曲了,因而我们希望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恢复对于太极拳本土化、传统模式的理解和感知。从这个意义上说,尤其是在现代科学垄断话语权的情况下,回归传统范式也可以算是“为往圣继绝学”了。为此本课程的一个基本思路即是回到传统太极拳的范式将其展现和表达出来,在第一节课上我就要求大家暂时放下已有的一些所谓客观、科学、逻辑等的判断标准,要求大家尽量在没有任何预设的前提下去全面感受、理解、欣赏太极拳。
可以想象,基本上都是“小白”的外国学生对于一些传统太极拳的陌生而“新奇”的理念刚开始很难接受和认同,甚至会觉得有点儿不可思议、无所适从,但这也常常容易激发大家的浓厚兴趣和热烈讨论。限于篇幅,从大家的学习和反馈、或者说从中西文化的对话中我们选取以下3个在班上产生较多互动交流的主要观点进行探讨。
首先,太极拳基本上没有客观统一的标准,“十人十太极”,多是一些指导性的原则与大致的感觉。有几位同学一开始纷纷举手提问,表示无法理解:没有标准,那怎么才能学好太极拳或者才算是学好了太极拳呢?对此我们会专门介绍传统太极拳各个流派的不同理念与习练方法,这些理念和方法有的互相冲突,有的互相否定,大家可以根据各自的实践感悟与个人喜好进行选择,这其中没有谁对谁错、谁高谁低的问题,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选择,可以挑选任何流派的理念及动作进行练习。我还借用齐白石“学我者生,似我者死”的名言告诫大家:如果你们学的动作越像我,则可能越被我的动作所限制,反而有可能会影响你们自己正确的动作感受。一方面“天下太极本一家”,另一方面又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这样的理念渐渐地大家也喜欢上了。
太极拳的感觉非常重要,如“内固精神,外示安逸”,但这显然难以有统一、客观的标准,而且某些感觉可能仅仅出现一次,很难重复,呈现出一种不断流动迁移、无时不变的形态,恰如王阳明所言:“流行为气,凝聚为精,妙用为神”。外国留学生经常会问太极师傅:“您说的意念从这里想一下到那里,具体的路线是什么?”师傅答:“没有固定路线,每次都不大一样”。一位新加坡学生就此感慨道:太极拳若进入奥运会的确面临着范式转换般的困境:对太极拳这种一人一太极的艺术如何进行判决打分?而且这种艺术追求的是个人的修养习练而非分出高下的表演比赛,她表示自己会继续关注这个问题,希望将来可以找到解决困境的办法。
其次,打太极拳的一个重要原则是要找舒服。吴式太极拳有位师傅教导徒弟:“打拳时每个细胞都是快乐的”,自己舒服了就说明动作做对了,不需要去和别人比较。不少传统师傅拒绝参与或评判今天的一些体操标准化、限定规定动作的太极拳比赛,他们认为:“太极拳本身不适合比赛”。曾有一太极名家带徒弟参加比赛,结果徒弟们纷纷获奖,该位名门之后、各方公认的大师却名落孙山,成为圈内的一则趣谈。曾是京城“太极五虎”之一的李经梧说过,太极功夫是练给自己的,不是练给别人看的。杨式太极名师汪永泉也提到,自己在没有人的时候打拳的状态是最好的——因为有人观看时就难免会起表演争胜的心思了。许多同学从小就有运动的习惯,如跑步、举重、游泳、跳舞、瑜伽、网球、拳击、空手道等,但这类运动常常是要求不断达到更高的标准,持续挑战身体的极限,也因此难以避免造成伤害。新加坡同学T从13岁起就学习舞蹈和中国戏曲,在舞台上扮演过双枪陆文龙。她说在学习舞蹈动作时,老师永远告诉她“如果觉得身体舒服,就说明你做错了”,因而她以前“从来没有关注过自己的感受,而是把关注点放在如何表演的更好方面”——但好或不好却总是别人说了算。很多同学坦言,以前运动时多是眼睛盯着外在的即定标准,想方设法尽量提高自己的成绩以便向更高的标准看齐,但太极拳让他们开始真正关注自己身体的切实感受。本自具足、自我圆成,无关他人的太极理念让大家感慨如同打开了一扇重新看待运动、认识自身的窗户。
萨尔瓦多、马来西亚、意大利的3位同学与功夫熊猫Poe一起练太极
再次,内气和气场更是大家念兹在兹、津津乐道的话题。郑曼青指出人体有3种气,即呼吸之气,血脉之气和元气,他认为太极内气应该是人的元气,但什么是元气,郑氏又有些语焉不详。传统太极拳的各个流派对此更是莫衷一是,有的推崇备至,有的模棱两可,有的神秘莫测,有的全盘否定。对于此类模糊不清甚至冲突对立的概念,我们建议大家搁置争议,共同参与,不必着急去进行所谓理性的、科学的明确定义和强行概括,“恍兮惚兮,其中有象”,不妨用无分别心去实际地体会和深入地感受,同时在习练过程中不将不迎,自然顺遂。当然我们也会给大家提供一些可以参照的前人经验,比如李雅轩、董英杰均提到练习太极拳时脚底发热、发烫才是对的,教动作时我们会引导大家去感受是否手掌或脚底发热,许多同学做动作时当场就有掌心发热的感觉,少数同学甚至还有脚底发热的情形(但对此我怀疑有心理暗示的影响,因为脚底发热相对是很不容易的)。不少同学在作业中提及自己练习时偶尔会有脚发热的时候,尽管只是偶尔感觉到,但这种太极拳带来的前所未有的身体内部感受已经令他们觉得非常新奇和意外的惊喜了。
有一太极习练者(顺便提一句,此人有北京名校的文科硕士学位)告诉我:他每天练拳发功后都会通过内气从“脚底板排出黑色物质”,现在自己满面红光,神采奕奕,就是因为体内的毒素都被排出去了。我听了将信将疑,特地就他所说的排毒现象询问了一大圈传统太极拳各门派的老师傅们,后者几乎都对其说辞不屑一顾,有的还挖苦:“这小子大概是忘了洗脚吧?”对于这些不同的个体现象、对立观点及其相关的各种反应,我们尽量全面、真实、充分地呈现给大家,组织课堂讨论,同时说明没有如科学般的统一标准答案,每个人学习太极拳后的身体反应可能都不太一样,他人的经验同学们可以参考讨论、各自体会和独立判断。太极拳中这类个性化的现象往往很容易引起大家的普遍兴趣和多角度的讨论。
关于气场,中国民间有4大仙儿一说,即狐狸、蛇、黄鼠狼和刺猬可以感受到人们练气功和内家拳时的气场,并会被吸引到练功者的身边。我把自己3次遇见刺猬的经历分享给大家,也引发不少同学的极大兴趣,有的表示希望自己以后在练拳时也能吸引到小动物。
第一次是在办公室附近的一个水塘边,我经常晚上在此处练拳,平时也能看到有刺猬在周围草丛中活动,有时甚至会离得比较近。某天晚上我在反复打云手的动作时,突然感到脚边有东西,低头一瞧一只刺猬的嘴巴已经碰着我的裤腿了,吓得我赶紧跺脚把它赶跑了。我并不讨厌刺猬,而是担心万一被咬了还要打防疫针之类的麻烦事。
第二次,疫情期间,我经常晚上骑车回家时在圆明园东门附近的围墙边练拳,当时围墙外还有铁丝网,曾经看见一只黄鼠狼直接爬上笔直的墙壁翻进公园。刺猬更是时常见到或听到,因为它们会沿着围墙根儿在灌木丛里来回走动。某日夜晚我沿着铁丝网在空无一人的人行道上练拳,有只刺猬跑到铁丝网旁边,离我只有大约30厘米,静静地待了足足5分钟之久(似乎它知道隔着铁丝网我们彼此相安无事),我特地取出手机拍了下来,可惜路灯昏暗,图像很不清晰。
第三次,我晚上在校园未名湖边一块空地上练拳,有只刺猬反复两次从一棵大树底下向我跑过来,每次离我还有20厘米时我就立刻跺脚把它吓回去了。
法国、德国、新加坡的3位同学逛公园时的太极造型
课堂讨论时,我特地强调此类情形几乎都是可遇不可求的。我练拳十几年了,基本上每天打拳,累计下来少说也有4000多次了,但却只有上述3次明显地吸引刺猬的经历,而且严格说起来,即使这3次也不能排除如下的诸多可能性:这几只刺猬或许在梦游,或者迷了路而误打误撞到我。从统计学上讲,3:4000似乎也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我们能就此否定这3次经历的真实性吗?可以完全否认气场的存在吗?
中国传统太极拳有很多这类难以重复、不可预测、也无法重复检验的独特情形和身体感受,如果我们仅仅从科学实证、定量、客观、可检验、可重复的角度去理解或解释的话,很可能我们始终进入不了太极拳的传统范式,也无法真实地把握它。对此大多数同学表示理解和认同,希望自己可以更好地按照传统太极拳的方式学习实践和领悟太极拳。
实践感悟:以身证道
“道必体认而后得”,开学伊始,我就明确告诉大家,学习太极拳除了文献阅读、课堂讨论外,必须要进行实践,一是要求每天至少练习20分钟,多多益善;二是鼓励大家到各个公园或外地出差时观察太极拳在中国社会的现实情形。应该说,大家对实践的热情非常高,对我们提倡的一分钟练太极,一平米练太极的理念十分赞赏。有位法国学生乘坐地铁时练习金鸡独立,并认为“中国地铁比她坐过的法国地铁要平稳太多了”,因而可以更方便地利用通勤时间练习太极动作。许多同学在课程微信群里分享自己的练功图片或观察到的各地太极拳的活动,并且意识到太极拳作为社会纽带增进习练者之间相互感情的作用。有的在爬长城的山路上顺便练几个太极拳的动作;有的在甘肃参访时,发回当地大学生表演太极拳的场景,并以著名景点为背景摆出太极拳的造型;有的在承德避暑山庄观察到当地老年人在习练太极拳;有几位同学到上海游玩时,看到艺术展区播放的太极动漫视频,发回来后还引起我们在课堂上的专门讨论,因为大家发现动漫里的太极拳动作基本都是肢体局部运动的广播体操,缺乏传统太极拳一动无有不动的流动、和谐、整体之韵味。
我有两次带外国学生到北京元大都公园杨式太极拳的练功场体验传统太极拳,我请其中一位功夫很深的老师傅向我带去的外国学生讲解一下太极拳,但两次他都一口拒绝,没有商量的余地。我只好向外国学生解释:有人称太极拳是一种“熟人文化”——通常情况下不轻易与陌生人搭话或推手,你们需要先与这些传统师傅交上朋友,然后他们才愿意和你们进行深入的交流。估计这类太极文化的特点也能更好地让外国学生感受认知当代中国社会中传统太极拳的生态状况,更具体地理解“传统往往保留在未受现代教育者那里”。
新加坡同学在南宁开会期间练习太极云手
西班牙女生L从小热爱游泳,经常代表学校参加游泳比赛,来到北京大学后仍然保持每周4次的游泳训练。但她对技术相对复杂的蝶泳一直掌握不好,要么拍水的动作让她上气不接下气,要么肌肉过早疲劳,要么技术始终做不完善,她甚至有点儿怀疑蝶泳是否 “超出了自己的能力范围”。练习太极拳后她发现自身的力量、灵活性、平衡感有了显著的提高。她清晰地记得,5月中旬的一个周四,也就是练习太极拳近3个月后,她在例行训练中不知不觉用蝶泳顺利游完了50米的标准泳道。她惊讶地意识到自己的拍水动作非常协调,蝶泳技术有了很大改进,而且耐力水平也有显著提升。她把这些进步归为自己每天练习的太极拳,认为后者“不但有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而且对自己游泳技术的提高亦有直接的帮助。”
荷兰学生F是个酷爱跑步的运动健将,曾登上7000米的山峰,经常参加各种跑步比赛,已有两次全马的经历。但在2021年的一次跑步训练中,他严重拉伤了大腿肌腱,导致有2个多月无法走路。治疗后,他的大腿肌腱仍然伤痛不断,时好时坏,有时候甚至不小心踩到一块小石子都会导致旧伤复发,这对他打击非常大,悲观地认为自己的跑步梦想彻底破灭了。本学期以来通过每天练习太极拳,他欣喜地发现,他的大腿肌腱旧伤再也没有复发过。他认为,坐在胯上做云手的动作可以非常好地舒展他的大腿肌腱,而且他还体会到了体内“和谐的流动感”,真正感受到了太极拳行云流水般“用意不用力”的美妙之处,在练习中他的手脚均有发热的感觉,这使他对太极拳可以激发内在的能量坚信不疑。2023年5月5日,F同学参加了北京大学五四青年节从燕园到圆明园5.4千米的长跑活动,又重新燃起了自己的长跑梦想。从自己的切身经历F深刻认知到了太极拳在预防和减少跑步运动伤害方面的实用价值,他郑重地提出建议:“每个马拉松跑者每天应该至少练习半小时的太极拳。”
荷兰与墨西哥的同学在未名湖畔练太极
当然,我们的实践也有教训需要总结。蹲墙功(面墙而立,两脚平行,脚尖触墙,蹲下起立)也被人戏称为中华武术第一功,强调全身协调、周身一家,对大家体验太极拳内外相合、整体发力的感觉非常好(一位德国学生说,蹲墙功让她首次体会到了意念对控制身体和动作的作用)。所以我们将其作为基本功,每次课都会练习,要求每人至少做3次。刚开始时,大多数同学都会感到异常困难,蹲不下去,而且状况百出。比如,动作要求面部正对墙面,双臂平展,鼻尖和双手皆不可触墙,但大家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把头拼命往后仰,有的把脸侧向一边然后将另一面紧贴墙壁(因为作为外国人,他们的鼻子高一些,所以有点儿抱怨自己比较吃亏),有的用十指使劲扣抓墙面。自感身体比较僵硬、对蹲墙功心存顾虑的F同学曾特地与我当面探讨:既然蹲墙功是中国武术家为中国人发明出来的,是不是不太适合他们连“亚洲蹲”都很困难的欧洲人?不过,一瘦小灵活的意大利男生一个月后就驾轻就熟了,每次实践课他都会各种花式炫酷般地连续做好几个,并在班级微信群里大言不惭地自诩为“蹲墙功之王”。估计这打消了不少F的顾虑,他终于在6月初——最后一次实践课上极富成就感与仪式感地完成了蹲墙功。
作者课堂教学实践之右分脚
班里有位身材高大,体型较胖的学生,刚开学时十分认真,蛮有激情。课上有一次他向我反映自己做蹲墙功时害怕跌倒,不敢往下蹲。我安慰他一开始可以脚尖不用触墙,慢慢做,多练几次应该就可以了。我记得他某次参加我们的圆明园徒步活动时,也提及不敢轻易爬山,怕摔倒,由此可见该生的平衡感与协调能力比较差。或许是我对他的困难及担心没有特别关注,这个学生后期似乎兴趣缺缺,也不怎么来上课了,在作业中他也再次叹息自己始终完成不了蹲墙功——这亦是我感到非常遗憾的地方。
我们组织课外的传统太极拳活动时类似情形同样不少见。有些人刚来参加活动时可说是对太极拳一见钟情,一见如故,兴趣极高,甚至一开始的身体感觉也十分到位,俗话说“优秀需要天赋,伟大需要激情”,我都有点儿怀疑是不是遇到了太极拳的“天选之人”。然而,这种学习者往往热情来的快,消失的也快,经常认认真真、充满激情地学个两三次后便音信皆无,不见踪影,有时不免令我陷入困惑和反思:to be or not to be ——这到底是我的问题,还是他/她的问题?
2023年8月,一位学生暑假回国,在家里教他的父母练蹲墙功,还特地发来了照片,并感叹老爸老妈比他做的还到位。照片里他的父母二人均面壁而立,双脚平行与肩宽,脚趾触墙,正以标准的动作往下蹲,但他的父亲身后地板上放着两个垫子,估计是防止蹲下去后跌倒在地。这也启发我们以后可以给班里那些柔韧性、协调性较差的外国学生(中国学生、以及其他亚洲学生往往在此方面有相对优势,因而我们有时候很难体会到欧美学生在做这个动作时所面临的身体及心理上的特殊困难)提供垫子,以减轻他们练习蹲墙功时怕跌倒的心理负担。这也可以算作一个中西交流,互惠互通的例子。
新加坡、马来西亚的两位女同学均从小学习舞蹈,也是班里仅有的可以做到肘尖碰脚尖的同学
文明互通:美美与共
印度诗人、亚洲首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明确反对比较文学(comparative literature)这一概念的提法及其背后划分高下优劣的观念,他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世界文学(world literature)的理念——各国文学首先都是世界文学大家庭丰富多彩的一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以包容的心态互相参照,共为一体。同样,太极拳的国际传播不是去比较和判定谁对谁错、谁高谁低、孰优孰劣,而是在多元开放、互动交流的现代世界中如何更好地展现自我,充分地表达出自己,以我为主地为世界提供多样化的选择。这其中,外国学生从其各自不同的文化背景也为我们不断揭示出太极拳的许多新的认知视角和传播途径,大大拓展和丰富了太极拳走向世界的广阔视野和美好前景。
英国学生Y是班上唯一用中文写作期末论文的,还特地请了中国朋友帮他润色文字。他擅长拉大提琴,来北大访问后也学习了中国的二胡等乐器。Y的论文题目是“太极与西方古典音乐”,他发现太极拳的自然、流动、和谐、整体等原理,同样也体现在西方古典音乐的个体创作和即兴演奏之中,二者有不少相似之处和彼此可以借鉴的地方,Y“很惊喜地意识到它们之间居然有这么多共同的特点”。然而,通过查找文献,他又不无惊讶的发现竟然还尚未有人注意到这一点,作为也许是首位讨论太极拳与西方古典音乐这一议题的人,Y同学最后呼吁“我希望这个领域将来有进⼀步的研究成果”。
圆明园徒步时在船上顺便练太极,体验“如水负舟行”
加拿大学生R家里7年前抱养了一只狗,以备看家护院。如今昔日的小奶狗已经变成了体重120磅(超过54千克)的威猛犬,R现在的新烦恼是她已经很难控制自家力气比她还大的狗了,尤其是当狗热情地向她扑过来或者冷不丁地拖拽她的时候,她更是觉得束手无策甚至有失去平衡而摔倒受伤的危险。为此,她特地查阅了相关文献,得知这是许多家有大型犬的人们普遍头疼的问题。这学期的太极课无疑给她提供了豁然开朗的新思路,因而她的论文标题是“太极拳与狗”。R认为,太极拳的一些原理,特别是太极推手练习带给她的灵感,完全可以运用于控制引导自家的狗身上了,如武氏太极拳的倒卷肱,身体犹如一扇旋转之门,随时可以卸掉对方任何方向的来力。另外通过气沉丹田、以静制动,“狗不动,己不动;狗欲动,己先动”,“顺狗之势,借狗之力”,从而达到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对此R信心大增,她已经有点迫不及待地想趁暑假回家时与狗狗切磋一番了。
德国学生课程总结汇报时展示自己在甘肃景区的金鸡独立动作,其汇报提纲显示她对太极拳的理解很到位
法国女生J有长期的背疼问题,她先后采用过理疗、针灸等多种医疗手段,但疗效并不令人满意,她还长期坚持举重以增加背部的肌肉力量。在太极课上,她意外地发现蹲墙功对舒缓她的背部疼痛有异常好的效果,这也立刻成为她最喜欢的太极动作,并进一步激发了她练太极拳的兴趣。现在J非常高兴地认为自己已经找到了解决背疼的办法,那就是把举重的肌肉力量训练与蹲墙功的整体统一协调相互结合起来练习,中西汇通,阴阳相济,为之道也。
几位练过瑜伽、打坐、冥想的同学,学习太极拳后均认为这些东方的健身理念之间有许多相似共通之处。她们不约而同地提出,太极拳可以视为一种“移动的冥想”——通过动静结合,松而不懈,内外相通,紧而不僵,从而给自己带来前所未有的新体会。显然,她们意识到许多健身方式和不同理念,实际上彼此之间都可以和而不同,互相借鉴,共同受益的。
在推手教学中还有一件趣事,按照国内学生推手的以往经验,在双推掌(两人面对面站立,只有手掌接触,互相推按,脚动为输)练习时,我们最初要求男生单腿站立与女生推手。但我自己单腿站立与几位外国女生推手时却发现很难找到她们身体的僵点,自己反而感到有点儿左支右绌,后来才得知国外女生大多从小就有长期练习瑜伽、舞蹈、体操、或者芭蕾等经历,因而身体的柔韧性、协调性普遍比较好,真可谓是“不打不相识”也。很快我们就取消了男生单腿站立推手的规定,但即便如此,不时也有体型娇小的女生通过引进落空合即出推动了一些身材高大的男生的情况(外国男生虽然个高力强,但大多身体比较僵硬,有时候稍加引动便易失去平衡),这让女生们更是兴奋不已、情绪高涨,成为课上的小高潮。在实践课上,当我要求每个人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动作大家集体习练时,令人意外的是很多次女生主动提出与男生进行推手。太极拳以小博大,以柔克刚,以弱胜强——被许多同学认为“不可思议的”、“奇妙的”原理,及其实际可行的操作练习在这里得到了体用一致的亲身实践和生动具体的完美呈现。
曾有人言,十字架是西方基督教的标志,新月是中东伊斯兰教的标志,而太极阴阳图正越来越被认可是中华文明的一个标志性符号。太极思想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绵延数千年而不绝,至今仍焕发出无穷的魅力和旺盛的生命力,其独树一帜的理念在当今时代依然具有范式转换的重大参考意义和具体有效的实践价值,并且对不同文化背景的各国学生都有着强烈的吸引力。德国学生H以前学习过12年的空手道,他在习练太极拳时亦发现二者有许多相似之处,他认为自己在太极课上的最大收获是“太极拳教会你如何保持身体的柔软以及通过动作的流动性将各种技法联结起来”。下面我们就以他的期末作业最后一段作为本文的结尾:
“停止练习空手道很长一段时间之后,学习太极拳重新点燃了我最初的兴趣,我觉得自己仿佛回到了大约6岁的时候,在一所武术学校里被老师展现出来的各种技艺深深地迷住了。”
本文发表:
朱效民,太极拳国际传播的三个思路一一以全球课堂太极拳课为例,少林与太极,2023年第9期,第7-17页。
Xiaomin Zhu, Three Strategies for the International Spread of Tai Chi:Using Global Open Course Tai Chi Class as an Example, Shaolin and Tai Chi, 2023:09, pp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