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界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学界动态

“文本学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新理解”学术研讨会暨《批判与建构》出版座谈会综述

“文本学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新理解”学术研讨会暨《批判与建构》出版座谈会综述

2012年6月15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暨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人民出版社、“马克思学”论坛、青年哲学论坛共同主办的“文本学研究与对马克思思想的新理解”学术研讨会暨《批判与建构》出版座谈会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召开。来自首都部分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相关研究的30余位专家与会,大家高度肯定了《批判与建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 文本学研究》一书的重要价值,并就当代马克思主义研究视域中的文本学研究和作为文本个案的《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等相关理论问题进行了集中研讨。

一、关于《批判与建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 文本学研究》

聂锦芳教授所著的《批判与建构—— <德意志意识形态> 文本学研究》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评审,被纳入《2012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聂锦芳教授首先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该书的写作过程与基本内容,人民出版社马列编辑室主任郇中建向与会的专家学者介绍了该书的审稿情况和编辑过程。人民出版社副总编陈亚明指出,《批判与建构》是我国近年来少有的具有原创精神的哲学社科类著作。这本著作不仅在思想内容上极富原创性,而且在编写体例和学术规范方面显得科学严谨,尤其是参考文献、人名索引、刊名索引、主题索引等方面十分完备,为我国哲学社科类图书走向世界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中国人民大学庄福龄教授认为,对每一个马恩经典文本的重新解读,都将导向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该书的出版是马恩经典著作版本研究的典范,必将引发有关马恩哲学思想的讨论热潮。与会专家学者一致认为,《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恩创立新世界观的重要文本,迄今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部全面解读这本经典的专著问世。此书的出版具有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空白的重要意义。与会专家学者从思想内容、学风态度、研究方法等各个角度高度肯定该书的出版,认为该书作为聂锦芳教授数年来殚精竭虑、潜心研究的结晶,该书从版本考证、文本解读和思想阐释三个方面对《德意志意识形态》展开全面研究,超越了目前国内外一般的文本学研究,是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学研究路径的典范,反映了我国青年一代学人在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研究方面所取得的最新进展和当代成果。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本学研究

由于该书是作者多年来力倡的“文本学研究”的个案结晶,体现了“文本学研究”的一般范型,因此引发了与会学者对马哲文本学研究的讨论和热议。北京大学赵家祥教授指出,文本学研究对于专业理论研究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基础作用和参考价值。赵家祥教授以马克思的《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 导言》文本为例,强调了文本研究对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意义。中国人民大学安启念教授认为,由于受制于意识形态的主观解读和文本出版的客观限制上,长期以来我国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读具有较大局限性,因此文本学研究路径的开辟,尤其是个案研究和具体研究的不断展开,标志着我国真正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刚刚起步。中国人民大学梁树发教授指出,文本学研究应当将文本研究与思想阐释、方法论阐释相结合,学理分析与人格评价相结合,其中,在文本研究的基础上进行思想阐释正是中国学者的长处和优势。北京师范大学张曙光教授指出,国内正在兴起的文本学研究恰恰是以往研究中所缺乏的应有环节,文本学研究必须遵循从考据到辞章再到义理的逐步深入的一般规律。中央编译局李惠斌研究员指出,文本学研究应当得到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中国社会科学》孙麾指出,在呼唤理性主义现代性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文本学研究不仅要返回到原初文本,同时也要返回到当代中国现实,力争实现马克思思想在当代中国语境中重新激活是我国当代学人的历史使命。《哲学研究》鉴传今区分了原始文献和文本两个概念后指出,在文本学研究中当解读者面对经过转译和编辑的文本时,应当以思想填充文本。《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冯雷指出,文本学研究应当回应中国现实问题。北京大学杨学功教授通过对“文本学”概念的梳理后指出,在进行文本学研究的过程中必须明确是何种意义上的“文本学”。清华大学韩立新教授认为,文本学研究仅仅是学者个人的治学方式和学术自由,无意排斥其他研究方法,从原始文献中无法直接推导出思想结论,因此文本学研究不能替代思想研究,思想研究也不能替代文本学研究。北京师范大学鲁克俭教授指出,文本学研究与思想史研究并不是相互割裂的关系,而是具有内在的统一性。

三、关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

与会专家学者还结合《批判与建构》的出版,围绕《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献、思想以及当代价值等问题展开了充分的研讨。中国社会科学院孙伟平研究员指出,对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研究必须要充分观照当年马克思所面对的论敌的思想,只有重新澄清《德意志意识形态》的论战性,才能完整理解《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原初思想。中国人民大学张新教授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表明马恩之间的关系既不是“同一论”,更不是“对立论”,而是“同质基础上的差异论”,在充分注意到马恩之间思想差异的同时,也要注意马恩思想的统一性。中国人民大学张云飞教授指出,解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过程中必须要充分关注“历史科学”概念,尤其是要梳理人类史与自然史的关系,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重大哲学命题。清华大学王峰明教授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研究中的难点就是如何打通各个章节的内在关联,从而从总体上呈现《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整体结构。中国政法大学张秀琴教授指出,在讨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概念时,无法绕过《德意志意识形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中可以看出,当时马克思对“意识形态”概念的使用充满了复杂性。北京大学王东教授指出,《德意志意识形态》的个案研究表明中国马克思学已经初具规模,期待文本研究能够涌现更多的个案成果。

重视文本、文献和思想史的研究是北京大学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传统,哲学系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也秉承了这一传统,并做了纵深的开拓和发展,使其成为国内马克思主义研究的重镇,在国外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北京大学哲学系 张梧  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