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讲座:跨文化交流的形式化问题(李小五教授,5月17日)
来源:会议讲座
作者:
时间:2011-05-16
主讲人: 李小五,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教授
时 间: 5月17日(周二)15:10-18:00
地 点: 三教101
主 办: 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内容简介:
首先分析文化的种种定义,通过归约的方法,找出构成文化的要素及其联系。其次给出跨文化交流的三种交流模式。最后,从不同侧面,试图用逻辑的方法来刻画构成文化的要素及其联系,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演化的模式。
主讲人简介:
李小五,北京大学哲学系80级本科生,198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硕士学位,后任解放军国防大学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现为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逻辑,近年来关注人工智能逻辑,动态认知逻辑。
详情请见:
http://www.phil.pku.edu.cn/cllct/
时 间: 5月17日(周二)15:10-18:00
地 点: 三教101
主 办: 逻辑、语言与认知研究中心
内容简介:
首先分析文化的种种定义,通过归约的方法,找出构成文化的要素及其联系。其次给出跨文化交流的三种交流模式。最后,从不同侧面,试图用逻辑的方法来刻画构成文化的要素及其联系,以及在跨文化交流中文化演化的模式。
主讲人简介:
李小五,北京大学哲学系80级本科生,1989年获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专业硕士学位,后任解放军国防大学教师、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现为中山大学逻辑与认知研究所教授。研究方向为现代逻辑,近年来关注人工智能逻辑,动态认知逻辑。
详情请见:
http://www.phil.pku.edu.cn/cll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