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少明教授:中国哲学讲座(10月11、13日)
来源:会议讲座
作者:
时间:2011-10-10
主讲人:中山大学哲学系 陈少明 教授
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 博 教授
讲座安排:
第一场 《儒家的历史形上学》
时间:10月11日晚七点
地点:哲学系二层会议室
第二场 《想象的逻辑——来自中国哲学的经典例证》
时间:10月13日晚七点
地点:理教202
主讲人陈少明教授:
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与人文科学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主要作品有《儒学的现代转折》、《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齐物论〉及其影响》、《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等待刺猬》等。近期学术取向,包括研究经典解释的传统,以及倡导、论证新的中国哲学创作的可能性。《被解释的传统》获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年)。《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获04-05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北京大学哲学系
2011年10月
主持人:北京大学哲学系 王 博 教授
讲座安排:
第一场 《儒家的历史形上学》
时间:10月11日晚七点
地点:哲学系二层会议室
第二场 《想象的逻辑——来自中国哲学的经典例证》
时间:10月13日晚七点
地点:理教202
主讲人陈少明教授:
中山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哲学系学术委员会主席,中山大学中国哲学学科带头人。长期从事中国哲学与人文科学方法论的教学与研究,主要作品有《儒学的现代转折》、《汉宋学术与现代思想》、《〈齐物论〉及其影响》、《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等待刺猬》等。近期学术取向,包括研究经典解释的传统,以及倡导、论证新的中国哲学创作的可能性。《被解释的传统》获全国普通高校第二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1998年)。《经典世界中的人、事、物——对中国哲学书写方式的一种思考》,获04-05年度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类一等奖。
北京大学哲学系
2011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