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8日:第3届“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科学”学术研讨会
来源:会议讲座
作者:
时间:2013-12-04
第3届“北京大学与中国现代科学”学术研讨会将于2013年12月8月(周日)9:00-17:00,在北京大学英杰交流中心星光厅召开,敬请光临指教。
会议将发表如下报告
1. 王扬宗(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1950年代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的合作和竞争
2. 郭金海(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奥斯古德与函数论在中国的传播
3. 胡大年(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海外新近发现的燕大物理学家的档案及其启示
4. 张 丽(重庆大学行政管理系):记北大物理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丁绪宝
5. 胡宗刚(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北京大学曾召开两次中国植物学会会议
6. 刘 夙(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汪敬熙生平与学术经历评述
7. 潘云唐(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葛利普——中国地质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8. 王 骏(北京大学哲学系):地质大师翁文灏在1913-1931年
9. 孙承晟(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葛利普与中国地质学教育
10. 熊卫民(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1960年的超声波化运动
11. 尹晓冬(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张东荪父子与北京大学
12. 陈琦(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北大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简史
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2013年12月1日
中心主页: http://hps.pku.edu.cn
会议将发表如下报告
1. 王扬宗(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1950年代中国科学院与北京大学的合作和竞争
2. 郭金海(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奥斯古德与函数论在中国的传播
3. 胡大年(纽约市立大学城市学院):海外新近发现的燕大物理学家的档案及其启示
4. 张 丽(重庆大学行政管理系):记北大物理系第一届本科毕业生丁绪宝
5. 胡宗刚(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北京大学曾召开两次中国植物学会会议
6. 刘 夙(北京大学生命科学院):汪敬熙生平与学术经历评述
7. 潘云唐(中国科学院大学地球科学学院):葛利普——中国地质工作者的良师益友
8. 王 骏(北京大学哲学系):地质大师翁文灏在1913-1931年
9. 孙承晟(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葛利普与中国地质学教育
10. 熊卫民(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1960年的超声波化运动
11. 尹晓冬(首都师范大学物理系):张东荪父子与北京大学
12. 陈琦(北京大学医学部医学人文研究院):北大的针刺镇痛原理研究简史
北京大学科学史与科学哲学研究中心
2013年12月1日
中心主页: http://hps.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