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信息

9月7日:佛学工作坊讨论中日佛教互动

北京大学“佛教文献、历史与哲学工作坊”第26-27讲

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北京大学佛学教育研究中心  联合主办

第26讲:
回归释迦:近代中日佛教对印度原典的探寻及其互动

主讲人:陈继东教授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
主持人:陈 明(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

地点:北京大学人文学苑2号楼106室
时间:2016年9月7日(周三)上午 9:30-11:30

内容提要:
       18世纪后期至19世纪前期,随着西方对亚洲支配的进展,佛教也作为亚洲大多地区共同信仰的宗教,而为西方人所“发现”。 这一发现,是由于梵文、巴利文的佛教文献,在印度、斯里兰卡、尼泊尔等地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掘和收集,从而使有关佛教的知识得以系统化,对于佛教的理解有了飞跃的进展。上述欧洲的佛 教研究动向,也影响到了东亚佛教自身。日本派出留学生到英国牛津学习梵文,而中国也意欲在欧洲收集印度佛教原典。从上述中日佛教界的新动向可看出,西方佛 教研究的新趋向,不是孤立而起的,日本、中国都以不同方式做出了反应,而且相互之间有着错综复杂的联系和互动,表明以汉译为中心的东亚佛教研究开始把目光 转向印度原典,呈现了一幅黎明时期的东亚佛教研究转型的图景。
        本讲将通过中日佛教者的两封尚不为人知的书信,从一个侧面来揭示这一动向,考察中日佛教者之间的交叉关系,从而说明中日佛教者是如何加入到了这一历史性转换的潮流中的。


第27讲:
逆转的历史是如何开始的:小栗栖香顶《中国开宗前景》之考察

主讲人:陈继东教授
(日本青山学院大学国际政治经济学院)
主持人:李四龙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

地点:北京大学人文学苑2号楼106室
时间:2016年9月7日(周三)下午 1:30-3:30

内容提要:
       當日本天台僧圓仁(794-864)遊歷中國近十年的旅行記被定名為《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時,這恰恰顯示了中日佛教關係的方向性。即渡海前往中國,其目的在於求法與巡禮。到中國巡禮佛教聖地,學習佛法,吸收新知識,獲取信仰體驗,再將之傳回日本,流傳發展。這對日本僧來說,無疑是一生的夢想。然而,1873年10月,來中國才不過兩個月、進北京尚不足一個月的净土真宗僧小栗栖香顶(1831-1905)撰写了《中国开宗前景》,陈述了中国佛教衰落的具体状况,明确提出了在中国传教的基本构想,试图用近代日本佛教的经验来改造中国佛教,使中国佛教真宗化。三年之后便付诸实践,由构想变为现实,从而揭开了中日佛教关系逆转历史的序幕。
       因《支那开開宗前景》至今尚未公开刊行,故本讲将具体介绍其内容,对其思考做批判性的分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