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信息

《哲学论坛》第6讲:周五(9日)14:30将由刘华杰和曾志主讲

周五(9日)哲学论坛

1.
时间:14:30-15:30
题目:非线性动力学浑沌与操作性因果律
主讲:刘华杰
评论:吴国盛

2.
时间:15:30-15:40,休息。

3.
时间:15:40-16:40
题目:后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
主讲:曾志
评论:未定

地点:哲学系四院一层会议室。欢迎师生参加。
---

后形而上学与后现代主义
——世纪之交新世界观的沉思(提纲)

曾  志


提要:本文尝试对尼采以晚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哲学基础作一概要性分析。尼采一方面把对世界的理性沉思转变为艺术沉思,由此把传统形而上学连根拔起;另一方面他又运用远古的标准来审视审美经验,表明他从未尝试从根基上放弃哲学。这表明,尼采、海德格尔及其后继者力图建构的是一种新形态的形而上学。由这种形而上学支撑的社会思潮,就叫做后现代主义。本文力图在这两者之间建立起联系,并且将追溯的源头直击古希腊哲学家那些伟大的洞见。



所谓后现代,是一个相对于现代而言的概念,用利奥塔的话来说,就是“19世纪末以来在科学、文学和艺术诸多领域发生游戏规则变更的巨大转变以后我们文化的状况”(《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作为一种广泛深刻的社会思潮出现的后现代主义运动,并非肇始于哲学领域,最初并不具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的特性和哲学的特征。但这一思潮自身的发展,它在实践中不断寻求自身话语权和合法身份的努力,特别是它的主要代表人物对整个现代性观念的全面颠覆,每一处都暗示着,它远不是如它的那些不明究里的跟风者所标榜的那样,仅仅只是寻求一种标新立异的快感和宣泄上的满足。自始至终,它都是一个用新世界观的话语来替代业已显得过时的旧世界观的逻辑的哲学变革的历史过程。可以这样说,支持后现代主义取代现代主义的关键力量,实质上是作为这种思潮的哲学基础的后形而上学。

提到作为一个哲学概念的后现代,首先要提到的,是利奥塔于20世纪70年代首先发表的《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一书中对此的讨论。在这本书中,利奥塔开宗明义地指出,后现代并不意味着一个新的时代,而是为了对构成全部现代性基础的传统中的那些核心问题加以审视,并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进行具有后现代意义的理论重建。按照利奥塔的观点,现代性的最为典型的三个特征是:第一,元叙事,即所谓形而上学叙事。它通过形而上学的语言来描述历史事件、指示伟大目标,以及提供生活的世界观基础。第二,元话语,即所谓通约性话语。它通过把科学话语转化为哲学话语的方式,而使所谓现代性成为生活中的一种普遍模式。第三,同质语言,即由上述两个特征而带来的对叙述性语言的消解。叙述性语言元素消失于叙事性话语的一统天下之中。与利奥塔类似,福柯则把所谓“现代思想”概括为,“人的存在方式使得自身能够扮演两个角色:他既是所有实证知识的基础,又毫无例外地加入经验客体之列。这与人的一般本质无关,而是自19世纪以来几乎不证自明地充当我们思想基础的那种历史先验性所使然。”(《词与物》)

那么,什么是“构成全部现代性基础的传统中的那些核心问题”?什么是“19世纪以来几乎不证自明地充当我们思想基础的那种历史先验性”?这让我们首先想到的一个有关联的人物,就是十九世纪的黑格尔。“无论是黑格尔还是他的左翼或右翼信徒,都不曾怀疑过现代性的成就。正是现代性使时代引以为豪且形成了自我意识。”(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按照哈贝马斯的解释,现代性的最为典型的叙事,就是黑格尔哲学的叙事。黑格尔的叙事,提供了一种形而上学叙事可能达到的最为登峰造极的形式。“黑格尔把理性设想成为对一个绝对精神的自我认知的协调;黑格尔左派将它设想为对具有生产性的外在化但又有所隐蔽的本质力量的挪用的解放;黑格尔右翼则将它视作是对不可避免的分离(裂)痛苦的再记忆式的补偿”。黑格尔的观点被证明是太强大了:绝对精神被设想为兀自独立的,且超越了向未来敞开的历史进程,超越了现时不可调和的特性。”(《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然而,黑格尔的叙事不过是现代性的一个侧面。从黑格尔往前追溯200年,我们看到,从弗朗西斯.培根提出新科学和新工具概念的那一刻起,现代性就以它不同于古典形而上学的独特的知识论方式,即所谓“逻格斯”方式,把自己与理性这一后来注定要被后现代主义者消解的概念,紧紧捆绑在了一起。从培根提出科学的第一个重要工具是实验,到加利略补充数学是科学的第二个重要工具,再到牛顿创造出公理化的科学解释系统,“客观化假定”和“决定论假定”最终取代了此前的“目的论假定”,成为现代性的两个最重要的理论支柱。“客观化学假定”意味着,从物理学角度看的事物的原因是“在先的”,而不是像在目的论中那样是“在后的”。同时,这种“客观化假定”又是与“目的论假定”联系在一起的:科学始于这样一种假定,即对于所发生的一切来说,总是由这种或那种原因引起的。因此,人们总是能够找到充分的原因来对现?做出彻底的解释的。问题的戏剧性还不止于此。如果用笛卡儿的“我思”的观点来看它的话,这个机械论的理想宇宙画面中,显然缺失了至为重要的一环。这就是,必须用“主体机械论”来代替牛顿的“客体机械论”。主体与客体两极的对立就此形成。

对现代性的第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挑战,首先来自尼采。尼采对现代性的批判沿着两条线索来展开。一条线索是,通过人类学、心理学和历史学的方式,对长久以来被曲解了的权力意志、非理性的酒神本能极尽赞誉,并对全能性的主体理性意识大加挞伐;另外一条线索是,把对世界的理性沉思转变为艺术的沉思,并且将这种沉思的源头追溯至前苏格拉底的开端。就前一个方面看,尼采采取的,是“一种类似于青年黑格尔派对黑格尔历史哲学的客观主义进行反驳的方式”。他通过提出“现代时间意识”这一概念,对与行为无关,并且是被强行植入人的心灵空间内的文化传统的无效性进行了无情的批判。“知识,毫无恶意地被过量摄取,它甚至同需要相对,它不再充作某种转变动因去触发行动,而且藏匿于某个混乱世界的深处-------就此,全部现代文化从根本上而言都是内在性的-------是一部提供给外表上的蛮荒之徒的内在精神文化指南。”(尼采:《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就后一个方面看,尼采之所以借重历史理性这个概念,并不是要把它当作批判的原动力,而是为了在最终能够将它扬弃之前,用它来在作为理性的他者的神话中获得一个支点。“《历史的悲剧》是一次以历史——语言文学方式所实行的考察。这种考察使他超越了罗马——基督教世界而返回了开端,返回了‘伟大、自然且富于人性的古希腊’”。((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

接过尼采批判的武器而与现代性所作的另一个决裂,而且是更为重要的决裂,是在海德格尔那里进行的。尼采以一种既“野蛮”又“学术”的方式,通过对真理信念和禁欲理想的谱系考察,拨去了长久以来笼罩于现代思想上的神圣光圈。海德格尔则通过对西方形而上学的内在摧毁,将尼采审美理想实现的契机,成功地从神话学领域转移至哲学领域。在他的“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一方面继承了他的老师胡塞尔的一个极富创见的思想,也尝试去创建一种不从一切先决条件出发的哲学;另一方面,他又通过对西方理性史的叙事重构,建立起自己的存在理论。他既把理性解释为与主体哲学意旨相关的自我意识,又将虚无主义设想为以集权方式技术性地控制世界的表现。在他的分析中,形而上学思想的病态命运,被认为是通过这种表现而达到了它的顶点。“这种思想通过质疑存在而运转,但考虑到整体性
的物化,它也越来越多地丧失了根本的洞见。((哈贝马斯:《现代性的哲学话语》))”由于在现代性中,对存在的遗忘和对非法物的排斥是如此地广泛和深刻,以至于任何理性的他者、存在,或是自主性的反弹力量要想恢复它本来就有的那种本然的地位,都不能仅仅靠把自己看作是受理性压抑或被理性排斥而作为结果的片段而获得同情。于是,像尼采一样,海德格尔也超越了西方历史的起源而返回到那早已为我们陌生的远古时代,在前苏格拉底的思想中,或在围绕着神圣的献祭场所而产生的激动人心的氛围中,寻找和识别出那些早已被理性遗忘或埋葬了的非理性化的体验。由于这种体验是用“生命”来填充“存在”和“自主性”,所以,以之为根据的“存在”哲学,能够抵抗理性在它以往的历史中一再得逞的吸纳企图。

最基本的先决条件,就是设定了“存在是什么”?这无疑是一个伟大的思想。作为第一哲学的现象学的基本问题,应该设定于探寻“存在”的意义问题。在这里,探寻的不是“存在”的定义,而是对它的本质的直观。尽管存在主义者以“存在先于本质”这一信条而著称,但海德格尔在这里更关心的,却并不是存在着什么,而是任何东西所以能够存在的根据。至此,一种新的形而上学最终得以生成。在这里,海德格尔获得成功的关键,是在继承尼采酒神式的弥赛亚主义的基本哲学原则的同时,突破了以往各种自我封闭的理性考察的困境。而这种困境,我们在现代性滥觞的数百年间,早已在各种对理性的自觉的或不自觉的反叛预演中屡见不鲜。从历史上看,理性最初不过被设想为是对自我认知的某种协调;稍后,它又被看作是某种政治学或社会学的解放式概念;再到后来,它更演变为某种知识考古性的东西。现代性以它自身的历史,一再向我们证明了,它既能够作为宗教统合的抗衡力量而存在,也有办法通过自身的整合克服或消除现代性的分裂。但是,尼采和海德格尔都告诉我们,理性启蒙只能加剧现代性成就中不断扩大的分裂性,以文化宗教形式出现的理性已无力再培育出一种更具革命性的,具有自觉抗衡传统宗教统合力的力量的总体性。由于古代文明的宗教形而上学世界观本身就是启蒙的产物,所以,返回到现代性的一切道路已被堵死。除了向酒神式的弥赛亚主义来一个本体论的180度的转向,以这样一种彻底决裂的态度重建本体论的思想模式和推理模式,我们看不到还有什么更好的摆脱困境的出路。平心而论,我们应该接受他们昭示给我们的这个真理。


---

说明:草稿,请不要引用。

非线性动力学浑沌与?作性因果律

刘华杰?

一、休谟说推不出来

休谟在《人性论》和《人类理解研究》中分别从其怀疑论和其人性论讨论了因果性。

休谟在《人类理解研究》中又发问:类似的原因为何导致类以的结果?休谟对“原因”的定义为:“我们可把原因定义为,被另一事件所跟随的事件,其中所有与前件类似的事件,后面都跟随着类似的事件。” (Hume 1955, p.87)但是休谟又说,“I have found that such an object has always been attended with such an effect”与“I foresee that other objects which are in appearance similar will be attended with similar effects”(Hume 1955,p.48) 之间, 缺少必然联系,即

Hi:“我发现,此一对象总是被此一结果伴随着。”
Hii:“我预言,外表相似的对象,将会有相似的结果伴随着。” (Hume 1955,p.48)

这两个命题是根本不同的。虽然它们之间似乎可以互相推断,事实上,人们也正是这样做的,但是这种“推断”是有问题的。“如果你坚持此推断(inference)根据了一个推理链条,那么我希望你把这种推理过程写出来。这两个命题之间的连接并不是直觉的,需要一个媒介心智才能作出这样的推断。” (Hume 1955,p.48)  “这个媒介究竟是什么?我必须承认,我并不理解。”(Hume 1955,p.48)休谟并非无谓地谦虚,他说得很有道理。

Hi∧X→Hii

X是什么?以上两个命题换成现在的语言,暂时略去时间因素,初步看来,它们说的分别是因果律和操作性因果律(operational law of causation):

Hiii:同因同果,即此一原因必导致此一结果(A→B)。
Hiv:相似的原因导致相似的结果(A+δA→B+δB)。

我们能够察觉,Hiii不同于Hiv,前者说有A则必有B,后者说有A+δA必有B+δB,其中δ表示小量,即小偏差。姑且不论这两个命题本身是否正确,只看它们之间的关系。由Hiii能够确信无疑地推导出Hiv吗?

二、非线性动力学浑沌(背景知识要求很多,简略)

考虑一维非线性Logistic映射
KAM定理,阿诺德扩散,整体分析。
Lorenz系统。相空间几何与马蹄变换。
Dufing方程,上田吸引子。
决定论方程 + 某种稳定性条件→可预测的结论。

三、麦克斯韦等人的先见之明及对经典力学的再认识

从现在查到的资料看,麦克斯韦(1831-1879)于1873年达到了这样的认识,他说:“从同样的前件得出同样的后件,这是一个形而上学教条。没有人能否定这一点。但是,实质上它并无很大用处,在这个世界上,同样的前件从不再出现,任何事物也不发生两次,……物理学公设与此有类似之处:‘从类似的前提得出类似的结果。’然而,在这里我们从相同过渡到了相似,从绝对的精确性过渡到了多少有些粗糙的近似。对于某些类现象,数据中小的误差在结果中只引起小的误差。在这些情形中,事件的进程是稳定的。也可以出现不稳定性,随着变量数目的增加,这些情形的数量以极快速的方式增长。”(Maxwell 1873,此处根据Maxwell 1995,p.821)麦克斯韦所说的形而上学教条,相当于因果性,或者前面提到的Hi。他将动力学系统分作稳定的和不稳定的两类。事实上,现在已知,变量的数目无需很大,就能出现“指数发散”的运动不稳定性。

在1873年2月11日,麦克斯韦还讲过:“应当通过更多地考虑稳定与不稳定而探讨这些问题。若事物之状况使得当前状态(state)的无穷小的改变,对某个未来时间的状态将只改变一个无穷小量,那么,此系统的态势(condition),无论是静止还是处于运动中,都称作稳定的。若当前状态的一种无穷小的改变,在有穷时间内可以引起系统状态的一种有穷的差别,则系统的状态称作不稳定的。现已明确,不稳定态势的存在性,使得对未来事件的预测变得不可能,如果我们对目前状态的知识只是近似的而非精确的。”(Maxwell 1873, 此处根据Maxwell 1995,p.819)麦克斯韦所说的不稳定态势,就对应于后来非线性动力学所讲的浑沌运动(chaotic motion)。
在麦克斯韦之后庞加莱(1854-1912) 、迪昂(1861-1916) 、阿达马(1865-1963)、玻恩(1882-1956)、布里渊(1889-1969) 等一批科学巨人,均不同程度地认识到了后来科学家和数学家称之为“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sensitive dependence to initial conditions)的奇异特性。仅举一例,布里渊指出:“翻开一本纯数学书,看一个定理,总会见到这样的叙述:给定某些条件A、B、C,假定它们被确切地满足,则可以严格证明结论Q正确。物理学家不禁要问,我们怎么知道条件A、B、C已被确切地满足?”“我们所知道的唯一东西是,A、B、C可以在一定范围内被近似地满足。那么,定理证明了什么呢?或者A、B、C的很小的误差可以导致结果Q的很小的偏差;或者不然,可能完全破坏了Q。”(L.Brillouin 1964,p.33) 这段话意在说明,只知道一条定理是不够的,还要知道它的稳定性状况。数学上不稳定的定理所描述的过程,在物理上就很难实现,也很难观测到。在测度论以后,动力系统理论实际上已经大量讨论“通有”(generic)情况,即在大多数情况下、在测度为1的意义上讲,在“几乎所有”的意义上讲,等等。某系统的?性质如果在物理上是重要的,则它必须是“通有”的,即具有某种稳定性(如对初值的扰动表现的动态稳定性,以及对函数的扰动表现的结构稳定性、鲁棒性等)。20世纪经典科学在此方向的进展,已经越来越远离经典力学的世界图景,世界越来越表现出概率论与确定论相结合的倾向,以前的一帜独秀或者一统天下均显得不现实。

但是,无论是麦克斯韦、庞加莱还是布里渊,都远远走在时代的前列(约超前50-80年),他们的论述对当时的科学界没有影响,只是后来非线性动力学兴起后,人们向回追溯,才从历史中查到已有大科学家早就意识到了,并做了精采论述。

    现在人们可以看得清楚一点,经典力学本身也要应用概率论,仅有决定论是不够的。是经典力学首先提示了因果性的诸多问题,而不是像通常所认为的量子力学。当然后者使这件事得到了广泛宣传。北京大学力学系著名学者朱照宣在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于1687年发表300年时的1987年写了一篇高屋建瓴的文章“牛顿《原理》三百年祭”,其中评论说:“《原理》发表以来的三百年,牛顿力学经历了两个阶段。前280年是一阶段。那时认为由运动微分方程所确定的动态总是确定性的。……后20年则是另一个阶段。以卡姆定理(KAM)为代表的浑沌理论提示了决定论和随机论之间、牛顿力学和统计力学之间没有不可逾越的界线。浑沌理论宣告了玻尔兹曼在这方面比爱因斯坦高明些。它还对玻耳兹曼的论证作了补充。不仅大量粒子的系统要用统计力学,两个自由度的保守系统运动也得用统计力学,连掷骰子本身也既是决定论的又是概率论的。它从根本上为牛顿力学摘除了‘机械论’的帽子。”(朱照宣 1987, 第1-2页)

    其中KAM指三个人,KAM理论是保守系统中自牛顿以来最重大的突破(郝柏林等人语)。在20世纪60年代耗散系统中,则有洛仑兹的“确定性非周期流”的著名工作。两股力量合在一起,于70-80年代掀起了非线性科学热,极大地更新了人们的科学观(主要是针对经典力学)、自然观。而因果性问题本来应当是其中重要的一个部分,但维尼(J.A.Winnie)、斯东(M.A.Stone)、汉特(B.R.Hunt)、贝特曼(R.W.Batterman)、凯勒特(S.H.Kellert)等,虽然讨论了许多与浑沌有关的自然哲学、科学哲学问题,却都没有讨论过因果性这个问题,更没有与休谟联系起来。

四、费格尔的因果性定义

在20世纪,自称继承了休谟传统的逻辑经验主义哲学家之一费格尔(Herbert Feigl,1902-1988)说: “‘A引起B’或者‘A是B的原因’意味着,B总是跟随A。由于精确重复A不可能或者不可察觉,就要用到一种不太严格的类似数学极限过程的形式:实际条件A' 越趋近于给定理想条件A,实际的结果B' 就将越趋近于理想的结果B。”(Feigl 1953,pp.408-418)

费格尔的表述隐含了一种单调的极限关系,这有什么根据吗?


五、休谟之狡黠

休谟把学院派哲学或者怀疑哲学推向了极点,警告人们许多看似有理的推断实际上毫无根据,但他并不认为他造就了什么“危险”。“尽管我们应当得出结论,在根据经验所做的所有推理中,心灵所采取的一个步骤,是不能为任何论证或者知性过程所支持的,也不必担心这些几乎为一切知识所依赖的推理,会受到我们这个发现的危害。”(休谟1957,第40页,Hume 1955,p.55)休谟相信,大自然会最终克服抽象推理(abstract reasonging)惹出的麻烦。
休谟还有一个重要观点:理性是后来训练出来的,并且是可错的,关于因果性这样重大的问题,不能全交由理性来处理。他说:“使我们由相似原因推断相似结果,并由相似结果推断相似原因的那种心理作用,既是全人类生存所必不可缺的条件,则那种作用多半不能交给我们理性的错误演绎;因为理性的作用是迟缓的,在婴儿期的前几年内它丝毫不曾呈现出来,而且在人生中任何年纪,任何时期极易陷于错误的。”(休谟1957,第52页,另见Hume 1955,p.68)

假设有一个剧本等待人们评论。休谟的怀疑论哲学就好像对此剧本发表了一长串精采论评,一针见血地指出,剧情编得毫无道理,剧本写得很糟糕。当剧作家经过一番思索,最终无奈地承认,剧本的确编得漏洞百出时,休谟的人性论哲学却又说了起来:其实,天下的剧本差不多都是这个样子,既不更好也不更坏,自然的法则不必遵守抽象理性的看似合理的规定。如果说对于休谟,其哲学有内在张力的话,那么它们是怀疑论与人性论之间的张力。

六、讨论

本文至此关于因果性得到了什么结论?我们从休谟和非线性动力学得到了什么启示?谈两点。
(1) 关于因果性的地位
(2)关于自然科学的本性

参考文献:

Batterman R.W. 1991.Randomness and Probability in Dynamical Theories: On the Proposals of the Prigogine School. Philosophy of Science, 58. 241-263.

Brillouin L. 1964. Scientific Uncertainty, and Information. New York and London: Academic Press,33, 69-70,151.

Bunge M. 1989.因果关系的复活(吴晓江译).世界科学(上海). (4).56-58;1989.5.56-58转8.(英文原文刊于Contemporary Philosophy, A New Survey. vol.2.1982)

Feigl H. 1953. Notes on Causality. 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Science. Edited by H.Feigl and M.Brodbeck.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New York: Appleton-Century- Frofts,408-418.

Harman P.M. 1998. Physics and Metaphysics. In The Natural Philosophy of James Clerk Maxwell. Cambridge(UK)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88-208.

Hume D. 1955. An Inquiry Concerning Human Understanding. Indianapolis: Bobbs-Merrili, 40, 42, 48,50,57,86,87,97.

Hunt  B.R. and Yorke J.A. 1993. Maxwell on Chaos. Nonlinear Science Today.   3 (1):1-4.

Hunt G.M.K. 1987. Determinism, Predictability and Chaos. Analysis, 47 (3), 129-132.
Kellert S.H. 1994. In the Wake of Chaos: Unpredictable Order in Dynamical System.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Kostelich E.J.1993. Uncertain Determinism. Nature, 365. 106-107.

Li T.Y. and Yorke J.A. 1975. Period Three Implies Chaos. American Mathematical Monthly. 82. 985-992.

Max G. (ed.) 1987. Teaching Nonlinear Phenomena-I,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Teaching Nonlinear Phenomena at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Lake Balaton, Hungary, April 1987. 47. (其中的引文作为一部分包含在Maxwell 1873 Essay中)

Maxwell  J.C. 1995. Essay for the Eranus Club on Science and Free Will (11 February 1873). In The Scientific Letters and Papers of James Clerk Maxwell, Vol. II (1862-1873). edited by P.M. Harman. (共三大卷,分别于1990,1995,2002年出版,到2002年已出齐,这是从事麦克斯韦研究的最基础性材料)  Cambridge(UK)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5. 814-823.

Rosenberg A. 2000. Philosophy of Scienc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63

Stone M.A. 1989. Chaos, Prediction and Laplacean Determinism. American Philosophical Quarterly, 26 (2). 123-131.

Trefil J. 1996. Scientific Literacy. In Flight from Science and Reason, edited by Paul R.Gross, N.Levitt & M.W.Lewis, Annals of the New York Academy of Sciences, 543-550.

Ueda Y. 1992. Strange Attractors and the Origin of Chaos. Nonlinear Science Today, 2 (2).1-16.

Ueda Y. 1992. The Road to Chaos. Santa Cruz: Aerial Press.

Winnie J.A. 1992. Computable Chaos.  Philosophy of Science, 59. 263-275.

迪昂.1995. 物理理论的目的与结构(张来举译). 北京:中国书籍出版社. 此书另一个译本为:物理学理论的目的与结构(李醒民译). 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与本文有关的是第二编第三章。

休谟. 1957.人类理解研究(关文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25-38.

休谟. 1980.人性论(上册)(关文运译), 北京:商务印书馆, 99, 190-191.

徐向东. 2004. 对“休谟的经验论真的摆脱了矛盾吗”一文的评论,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座,
2004.03.05,未发表。

赵敦华. 2004. 休谟的经验论真的摆脱了矛盾吗? 北京大学哲学系讲座,2004-03-05,未发表。

朱照宣. 1987. 牛顿《原理》三百年祭. 力学与实践, 9 (5).1-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