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信息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信息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12讲:科学主义与宗教观(6月9日)

北大科科论坛第12讲

时间:2006年6月9日下午2:00-4:00
地点:承泽园科社中心学术报告厅
主题:科学主义与宗教观
主讲:苏贤贵
评论:刘华杰

欢迎参加!

-----
附:历次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已进行12+1次)

地点:北京大学承泽园一楼报告厅
时间:下午2:00-4:00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1讲:科学传播模型的变迁(2006年3月3日)
主讲:刘华杰
题目:科学传播模型的变迁
评论:吴国盛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2讲:自然的发现——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2006年3月10日)
主讲:吴国盛
题目:自然的发现——希腊科学精神的起源
评论:孙永平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3讲:企业多元化战略中的弱相关型技术转型——新日铁与首钢“造芯”案例研究(2006年3月17日)
主讲:周程
题目:企业多元化战略中的弱相关型技术转型——新日铁与首钢“造芯”案例研究
评论:任元彪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4讲:被历史控制的话剧——《伽利略传》的科学传播研究(2006年3月24日)
主讲人:柯遵科(04级博士生)
主题:被历史控制的话剧——《伽利略传》的科学传播研究
评论人:刘华杰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5讲:论萨伽德的化学革命机制计算理论(2006年03月28日)
题目:论萨伽德的化学革命机制计算理论
主讲人:任定成
评论人:刘华杰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6讲:Technoscience and Postphenomenology(2006年4月7日)
主讲人:Don Ihde(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哲学教授)
题目:Technoscience and Postphenomenology
语言:英文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7讲:有限地球时代传统的价值(2006年4月28日)
主讲人:田松(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社会学学院)
题目:有限地球时代传统的价值
评论人:蒋劲松(清华大学人文学院)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8讲:威廉德国科学之兴起(2006年5月12日)
主讲人:迪特·霍夫曼(Dieter Hoffmann),马普学会科学史所研究员
主题:威廉德国科学之兴起(the Rise of Science in Wilhelmian Germany)
语言:英语
评论人:方在庆(中国科学院科学史所研究员)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9讲:近似及其测定(2006年5月19日)
时间:5月19日(周五)下午3:00(注意:比平时滞后一小时)
主讲人:刘闯,美国弗罗里达州立大学哲学系教授
主题:近似及其测定(Approximation and its measures)
评论人:孙永平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10讲:笛卡尔的数学纲领(2006年5月26日)
主讲人:张东林(科哲专业博士生)
主题:笛卡尔的数学纲领
评论人:柯遵科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特别讲座:五四思想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以科学主义的兴起为例(2006年5月31日)
时间:晚7点
地点:理教121
主讲人:林毓生(台湾中央研究院院士、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校区历史系教授、著名中国思想史家)
主题:五四思想意识形态化的过程:以科学主义的兴起为例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11讲:现代化国家的新地图(2006年6月2日)
主讲人:阿梅隆Iwo Amelung(德国图宾根大学博士,北大德国研究中心主任)
主题:现代化国家的新地图——西方绘图知识及其在19和20世纪中国的应用
语言:中文

北大科技史与科技哲学论坛第12讲:科学主义与宗教观(2006年06月07日)
主题:科学主义与宗教观
主讲:苏贤贵
评论:刘华杰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