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暑期研习班 | “当代哲学世界的趋势和前沿——2024年暑期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研习班(第四届)”成功举办



 2024年8月14至15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宗教学系与郑州大学哲学学院共同主办的“当代哲学世界的趋势和前沿——2024年暑期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研习班(第四届)”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此次研习班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兰州大学的专家学者围绕不同领域进行专题报告,来自国内各个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30余名本科生、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参加了研习班。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beecb626f81b58ece01c2d6f990b971.jpg

 

开幕式由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田丰老师主持,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孟庆楠老师致辞。孟老师在发言中指出,哲学有责任回应来自生活和时代的挑战;为此,我们需要在哲学的不同传统和领域之间形成内在的互动和交通,发现对根本问题的共同关切;本届研习班旨在鼓励学员打破思维定式,通过与不同学术背景的师生交流,拓宽思维视野。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04979a8602ef48a19478778fe739284.jpg

 

随后,研习班进入专题报告环节,首场报告由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孟庆楠老师主持。

 

清华大学哲学系教授唐文明老师进行第一场报告,题为《沃格林〈秩序与历史〉中的中国文明论述》。唐老师提出,以往学界对于雅斯贝尔斯的“轴心时代”说缺乏足够的反思,而沃格林的解构为我们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唐老师认为,沃格林一方面部分接受了“轴心时代”说,其核心是作为一种“超越的突破”的“精神突破”(或“存在的飞跃”),也就是从宇宙论秩序向心性论秩序转变的“秩序的历史”;另一方面批评雅斯贝尔斯以“精神突破”作为历史发展的唯一因素,将共同的起源强加于历史之上,罔顾西方文明的实情。唐老师指出,沃格林将“精神突破”、“普世帝国”和“历史编纂”共同作为解释历史的因素,并得出了多元普遍主义的结论,为我们理解中国文明提供了一个关键视角。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33a145ee12e5c328f4ea55b53f62f98.jpg

 

紧接着,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周程教授进行第二场报告,他报告的主题是《科技伦理视阈下的青蒿素获奖之争——屠呦呦获诺贝尔奖背后的艰辛》。周老师通过梳理青蒿素的成果认定与研究奖励过程中的问题,强调了科技现代化建设过程中科技评估与科技奖励的重要性。周老师指出,科研制度应当确保奖励分配的合理性与公平性,同时还要将科学与技术、发现与发明等区别开来,注重科技评价的针对性与有效性;青蒿素奖励分配的争议反映出我国科技成果认定与奖励制度建设的不足。周老师认为,公平有效的制度应贯穿研究、应用和奖励的全过程,从而更好地激发科研人员的研究热情,为我国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保驾护航。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1f78691ff1d6c11b645d5969edc366d.png

 

14日下午的报告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助理研究员王一鸣老师的主持下继续进行。

 

北京大学哲学系的干春松教授进行第三场报告,题为《如何从国家观念的转化理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干老师首先指出了“国家”观念的复杂性,有多种不同的“国家”观念在历史进程中发挥作用。干老师通过丰富的案例分析,反思了民族和国族、国家的合法性和公民权利、国家主权的边界等问题,并认为当今中国一方面表现出强劲的民族主义倾向,另一方面又不将国家作为最终的价值承载体。干老师对梁启超、章太炎、杨度等人的国家理论进行了深入探讨,澄清了国家和国际关系的本质,启发学员们深刻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49b938dd1f60e1c4a3a6efe195164ed.png

 

第四场报告由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的陈声柏教授主讲,题目是《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建构:以〈公孙龙子·坚白论〉的“性质”三义为例》。陈老师反思了“以西释中”的研究范式,特别是通过西方的哲学、逻辑学视角研究公孙龙所造成的问题;与之不同,陈老师希望在研究《坚白论》时不依傍后来的西学现存理论,而主要参考宋人谢希深的注解,回到战国时期“名实之辩”的语境中。陈老师认为,《坚白论》的主旨是:通过坚、白两种性质在“定”“兼”“藏”三种“位”中的“正名”分析,揭示事物“性质(实)”的三种不同涵义,即:石之坚、白特性;物之坚、白共性;离之坚、白自性。借此,陈老师提出体现中国哲学主体性的研究所应遵守的三条原则。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300ec23e26e9f0ef9948a785dfd87ae.png

 

8月15日上午,报告在郑州大学哲学学院教授田丰老师的主持下继续进行。

 

北京大学哲学系长聘副教授孟庆楠老师进行第五场报告,题为《个体与家庭:儒家伦理的结构特征》。孟老师将对秩序问题的关注作为理解儒家伦理的宏观背景,通过对两种秩序设计模型的比较,指出儒家的秩序建构是以家庭为核心的。孟老师经过对冠、婚、丧、祭之礼的考察,强调儒家是从代际的视角关注人伦秩序的生成与延续,而人伦代际的时间性展开正是通过家庭这一结构而发生的。孟老师既探讨了中国古代儒家伦理,也从中西比较的视野下表达了对时代问题的关切,为我们今天理解个体与家庭、理解现代生活提供了一个重要视角。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3dd520ea73a8adde8f3aa18e20e83b4.jpg

 

最后一场报告由武汉大学哲学系的李巍教授主讲,题为《AI时代的中国哲学:智能论证的理念与实操》。李老师认为,在AI时代,相比于对典籍文物数字化,对思想数字化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后者的核心在于对论证模式的数字化。李老师进一步指出,在中国哲学文献中,论证模式经常是以模拟物质元素分布的方式进行类比,而非以逻辑学的方法进行推理;AI技术为揭示中国哲学独特的论证方式提供了便利,通过以数字化、向量化的方式处理论证,机器能够学习和分析不同层次的论证模式。随后,李老师现场演示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以图神经网络的方式处理中国哲学文献——提供了对中国哲学思想数字化的新方法、新思路。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6e684f2c16c1659851513e00cd915d0.jpg

 

至此,六场专题报告全部结束。本届研习班的顺利举办,恰逢当代世界体系和文明关系重构的关键时期,在这一背景下,哲学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融合和深度对话显得尤为重要。研习班通过对当代哲学前沿问题的深入探讨,帮助学员们加深了对各个专题的理解,进一步认识到哲学在人类公共事务和个人生活中的重要性。在这次研讨与交流中,学员们通过多角度、多层次的讨论,拓宽了学术视野,激发了新的思考,同时也在互动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种多元化的学术互动不仅促进了不同哲学传统和领域的综合会通,也为未来的研究合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9bc63147fdeca1308dabcd5b6646cb6.jpg

C:\Users\115\Documents\WeChat Files\wxid_6663s1gimy3x\FileStorage\Temp\f6e3297564e4397ea51fbf051384029.jpg

 

供稿:瞿欣畅、王琰、宫婧溪、裴贾音、贾子菡、郑浩洋、冯莉

图片:周思燕、程鹏源、郑浩洋、吴雪梅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