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第三期“‘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会议综述

 

20231015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主办,北京大学中国哲学暨文化研究所、冯友兰研究会协办的第三期“‘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在北京大学燕南园57号(冯友兰故居)顺利召开。本次工作坊主题为“中国哲学与中国道路”。来自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高校与科研机构的近二十位专家学者齐聚三松堂,进行了热烈而深入的交流与研讨。

本次工作坊的开幕式由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哲学教研室主任郑开教授主持,由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道家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陈鼓应先生和北京大学哲学系副主任孟庆楠长聘副教授致辞。郑开教授谈到,“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旨在纪念现代中国哲学学科的奠基人冯友兰先生,冯友兰先生特别关注“旧邦新命”,这也是中国哲学核心的研究旨趣。陈鼓应先生讲述了“三松堂”中国哲学工作坊和冯友兰学术讲座的缘起,表彰了冯友兰先生对两岸学术的深远影响,认为每期工作坊都能围绕一个主题汇集不同意见,并展开深入讨论,促进了思想交流。孟庆楠长聘副教授代表北京大学哲学系表达了对与会嘉宾的欢迎和对讨论主题的期待,指出“中国哲学与中国道路”的主题具有鲜明的时代意义,中国哲学需要一代又一代学者在回应时代问题中发展。

郑开教授主持开幕式

陈鼓应教授致辞

孟庆楠长聘副教授致辞

工作坊第一阶段由郑开教授主持。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乔清举教授对“中国哲学的时代使命”问题阐述了认识,指出“旧邦新命”体现了冯友兰先生的文化担当与治学精神;冯先生一生致力于探索中国哲学与中国哲学学科存在的意义,很多判断至今仍有重要意义。进而,他以《新事论》中的现代化问题和《新原人》境界论所涉生态问题的讨论为例,对冯先生的诸多重要论断进行了细致的阐发。

清华大学哲学系丁四新教授以“出土文献的新纪元”为主题,说明了郭店楚简发现和研究的意义。他指出,今年是郭店楚简出土三十周年,出版二十五周年,是反思、总结郭店楚简及其研究的价值与意义的重要契机。在他看来,郭店楚简开创了出土文献的新纪元,主要有七大意义,包括更新了对于原始儒学的理解,促进了对《老子》文本的认识和研究,进一步影响了人们对古书观念的理解等。

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刘成有教授以“冯友兰的佛学观”为主题展开发言。他指出,冯友兰先生对中国佛学的论说虽然较少,但他的佛学研究在他的中国哲学史研究架构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冯先生所强调的中国哲学的主体性和包容性在其佛学观上有突出的表现。进而,他从三个方面对《中国哲学史》中对佛教中国化问题的洞见做了细致论述。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文史部赵峰教授报告的题目是“中国哲学的目标与使命”。他认为,比起以理性、逻格斯为中心的西方哲学,中国哲学的目标是求道。“道”是从理性世界通往神圣世界的路,是理性所无法把握的。当今世界主要面临世俗文明的升级问题,中国哲学的时代使命是基于中国传统固有的神圣文明架构,通过科学打开世俗的物质世界,重建人的社会世界,最终促成中华文明在新时代的升级。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许家星教授报告的题目是“儒学普遍化之展望”。他指出,自己的问题意识是儒学的中心是否在中国。学界虽倾向于对这一问题给出肯定的答案,但事实上,现今儒学的发展情况并不能支持这一判断。随着现代东亚儒学、东南亚儒学乃至北美儒学的提出,儒学在呈现出普遍化的同时,也意味着去中心化。在这一情形下,汉语儒学应当何去何从,构成当今中国儒学需要回应的一个核心问题。

工作坊第二阶段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部乔清举教授主持。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研院盛珂教授以“旧邦何以新命:儒家思想现代转化的两条道路”为主题展开讨论。他指出,20世纪的主题就是“现代化”,冯友兰和熊十力两位先生给出了两套体系性的回应。冯先生准确把握了现代性对自我的理解,并在接受这一理解的基础上,从社会共同体的角度论证了传统道德的价值。熊先生则把良知现代化,尝试从传统哲学出发,在凸显现代主体性立场的基础上,处理客观世界的问题。两位先生为我们今天讨论在什么层面上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变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哲学系张斯珉副教授以“马克思主义哲学对《中国哲学史新编》的影响”为主题展开讨论。他指出,冯友兰先生晚年写《中国哲学史新编》时,实际上非常认同马克思主义对诠释中国哲学的意义,《新编》也有很多马列主义色彩。不过,冯先生运用的主要是恩格斯、列宁的理论,对马克思本人的思想的运用则较少。这或许是冯先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一个特点。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温海明教授以“新理学视域中的意本论如何以意为本?”为主题展开讨论。他首先指出,冯友兰先生的《贞元六书》是以中国哲学本身为主,展开与西方哲学的对话,回应时代问题。今天,我们依然要守中国哲学之正意,在此基础上展开中西对话。进而,他对照冯友兰先生的新理学体系,详细介绍了自己的意哲学理论。

工作坊第三阶段由首都师范大学政法学院陈鹏教授主持。 

安徽科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赵庆灿副教授围绕“生态哲学语境下冯友兰新理学”展开讨论。他指出,目前关于冯友兰先生哲学的生态维度已经有了很多的成果。这些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天地境界说的生态文明的意义,及其与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思想之间的关系,却未能给出系统性的讨论。由此,他从本体论、德性论、境界论三个方面对冯先生的新理学体现出的生态哲学基本架构予以了细致的阐述。

南阳师范学院发展战略研究院王仁宇副教授围绕“现代化与民族性”的主题对冯友兰先生《新事论》及其现代价值展开讨论。王老师特别强调了冯先生别共殊、辨体用的概念对中国现代化的深刻把握,其中涉及对工业化、道德问题、民主政治等的多维讨论。在他看来,冯先生的这些洞见在今天仍然具有重要的意义。

最后,著名导演许进安老师介绍了冯友兰先生相关影视资料和南阳冯友兰纪念馆的情况,指出冯先生是一代学人的楷模,在“旧邦新命”成为时代主题的今天,做好冯友兰先生哲学思想的宣传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与会学者合影

 

供稿:郝董凡、王一鸣、魏长祺

摄影:乔淏铎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