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2015年6月26日,“历史唯物主义与中国道路”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人文学苑3号楼109会议室成功召开。本次学术研讨会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和北京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联合主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校、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的二十余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北京大学和北京其他高校的十余名博士生旁听会议。会议由北京大学丰子义教授主持,杨学功教授作了主题发言。与会专家学者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和学术专长,围绕会议主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北京大学杨学功教授在主题发言中提出,我国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越来越倾向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范式,这是对马克思哲学本来面目的回归。但是,固守历史唯物主义的传统解释不仅无法回应西方学者和历史学界的相关质疑和挑战,也不能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实践提供有效的理论说明。为此,必须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加以反思和重新阐释。他梳理了目前学界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热点问题,包含历史规律普遍性的解释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性质,社会结构理论和生产力首要性命题,社会形态理论(“三形态”和“五形态”)、东方社会理论与中国道路,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学说的正确理解和适用范围,以及阶级的观点与生产的观点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的兴起与争论,毛泽东和邓小平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解的差异等,认为必须坚持理论逻辑的彻底性,才能使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话语得到彰显,并发挥其对现实的解释、辩护和批判功能。
中共中央党校许全兴教授认为,忽视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漠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建国以后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的重要理论根源。他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最大的理论难题是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这也是一个世界性的历史难题。
北京大学赵家祥教授指出,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创新不仅取决于对社会实践的深度追问,同时也有赖于对经典文本的深度解读;不仅要回答当代问题,也要保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性质和总体精神。他强调要吸收新的学术资源、利用新的研究资料、采取新的研究方法。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景源研究员认为,历史唯物主义始终是毛泽东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取得革命胜利的理论支撑。但是毛泽东晚年错误地把历史唯物主义与阶级斗争学说等同起来,邓小平则恢复了生产的观点在历史唯物主义中的核心地位。
中国社会科学院李延明研究员也认为,生产的观点是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内容,不能将阶级斗争理论看作历史唯物主义的全部或主要内容。不过,他强调仅仅将历史唯物主义的重心转移到生产理论上是不够的,还必须进一步深入理解马克思关于“自然历史过程”的思想。
中国政法大学李德顺教授强调,应当对过去三十年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取得的成果进行系统的理论总结,要着重研究历史唯物主义的理论形态同中国道路的历史实践之间的互动关系,探寻理论嬗变的时代原因和理论对现实的作用方式。
中共中央党校董德刚教授提出,必须把坚持人民主体地位作为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首要原则。他对此作了全面系统的论证。
中共中央党校侯才教授认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应当具有国际视野。要以世界的眼光看中国,将中国的社会转型和现代化建设纳入现代性的全球展开这一视野之中,从哲学的角度把握中国的现代性建构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张文喜教授提出,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关键在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为中国道路提供理论支撑。如果从某种传统的、教条的观念出发,就会陷入理论和实践的双重误区。
北京大学席大民副教授从普遍性概念的反思入手,提出用生成普遍性取代预成普遍性和抽象普遍性,并依此为中国道路提供了一个解释和辩护。他认为,中国道路既不是一个先验的预成模式,也不是把某种社会主义的抽象原则或信条推广到中国的结果,而是普遍交往和世界历史时代的产物,是资本主义所开创的全球化时代一种历史生成性的实践活动。
本次学术研讨会从热点到问题,再到理论与现实的互动,深入研讨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当代诠释与中国道路的内在关系,气氛活跃,讨论热烈,展示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学者的理论水平和学术担当,也彰显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深厚底蕴和当代价值。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生 周巍卫 供稿)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