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报道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 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
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传承与创新,既是时代发展和中国发展的客观要求,又是理论工作者所肩负的重要使命。6月25日,由北京大学哲学系、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联合主办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传承与创新’研讨会暨《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论丛》(以下简称《论丛》)出版座谈会”在京召开。来自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行政学院、国防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北京市委党校、首都师范大学等科研院所的50多名专家学者与会。

在开幕式上,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为会议的召开发来贺信,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哲学系系主任王博致辞,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丰子义教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教授分别介绍了会议的主题和《论丛》编辑出版的总体情况,资助方代表陕西帮建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良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


北京大学党委书记朱善璐贺信



北京大学校长助理、哲学系系主任王博教授致辞

会议期间,《论丛》作者代表介绍了自己创作的心路历程,老一辈理论工作者“退而不休”“笔耕不辍”的学术精神得到了参会学者的高度赞扬。会议还围绕“经典文献研究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理论研究与问题意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传统与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丰子义教授致辞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赵剑英致辞



陕西帮建置业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建良致辞

《论丛》包括11本专著,全部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科的离退休教师撰写完成,已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其中有:黄枬森教授的《多维视角的哲学探索》、施德福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论稿》、赵家祥教授的《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变革之路》、陈志尚教授的《哲学新探索》、赵光武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与复杂性探索》、李清崑教授的《唯物史观与哲学史》、张翼星教授《理论风云中的思索》、夏剑豸教授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专论》、杨伍栓教授的《哲学思维与科学管理》、冯国瑞教授的《思维科学与马克思主义哲学刍论》、彭燕韩教授的《辩证法比较研究》。


会议现场

北京大学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发源地,也是我国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科研、教学和宣传的重镇。“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李大钊、陈独秀发起成立“马克思学说研究会”,最早开设唯物史观课程,宣传马克思主义。新中国成立后,冯定教授等对马克思主义哲学学科的建设起了重要的组织、推动作用。改革开放以来,黄枬森教授等在原有的基础上,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拓展和完善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领域。经过几代人筚路蓝缕的思想开拓,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逐渐形成了重视经典文本、突出基础理论的特色,本学科也成为全国重点学科。《论丛》的出版发行,对于接续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学科传统,推动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会议代表合影

(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研究生 张茂钰、董彪供稿)
TOP